APP下载

“金美人”英红九号

2012-08-15通州古琴堂

茶博览 2012年1期
关键词:叶底杯盖茶汤

■ 通州古琴堂

对于红茶,我有愧对它的情结。其实在茶圈里,友人们已达到谈红茶便心生诸多感受的境界,而我很迟钝,之前一味追求观音的淡远清幽,这样热烈的形象于我似乎有些抵触。

那日有幸与“无味”及友人相约泰元坊。听到了那一席关于红茶的感慨后,我决定以诚相待它。无味老师滔滔不绝的茶知识,让人钦佩之致。如果我早一些时日看这本“叶怡兰”著的《寻味·红茶》,我就会早一些受到震撼,产生共鸣,更能体会红茶予以人的是对生活的浪漫情怀与包容之心。“英红九号”算是我正视红茶的一个开端吧。

关于英红九号的出处,着实有些孤陋寡闻。在这里只描述它的外形。英红即红茶中的一类,曾有形容其外形用一芽一叶初展(或单芽)原料创制,品质表现为外形秀丽、匀亮、汤色红艳、香气持久有花香、滋味嫩鲜醇浓甜爽,被誉为“金美人”。

携带回家多日,一直闲置于茶罐中,今日见阳光明媚,心中渴望一种浓郁的香,便想到了它。喝下的每一泡,心中荡漾着特殊情节,急切地想用粗拙的文字,留住心中这一刻的美。

为了欣赏茶汤,我挑了一套玻璃茶具,净具后请出这位异国朋友,在见到它之前,我在脑海中反复瑕想。但不管我有多么大的想像空间,我还是被它的外形震撼了——

干茶:长长的、紧结的条索状,足足有两公分,这是我喝红茶以来看到最长的叶。每一根粗细匀整,摆出不同的姿态,有的如弯月,有的成S形,但是那样的弯曲却没有带着一丝东方的柔滑与圆润,每一个姿态充满着野性与阳刚。

茶叶呈深褐色,我想到了那双总闪着神采的褐色眼睛与飘逸在风中的褐色长发。可它那阳刚的气魄又好似挺拔却温和的绅士,有礼节却不失威严。

香气:干茶香气很淡,淡得只有一丝干草香。与川红、滇红相比,真的是质朴得只剩下牛仔与T恤了。

第一泡:(快速出汤)

茶汤:刚一冲入杯中,那一抹红便很快溢出,来势凶猛,汤色暗红。

闻香:揭开杯盖,一股热烈的红糖香沁入我的神经,可能是儿时的记忆太深刻,掩盖了众人所描述的花香,想起了儿时总含在嘴里吮吸着的那块红糖。那是人生最满足的时刻,充满着快乐与享受,高傲得可以让同伴只能吮吸手指的无奈与羡慕的眼神,还有母亲那爱抚着赏给糖的情境……再闻一下冷香,感觉更浓郁。

叶底:茶叶渐褪去了褐色的外表,露出了它的樱红。通身的红,似乎看到它另一面,笑得挚热但安静,是一种表情,一个眼神,让你有些情不自禁,不会拒绝。

汤味:通透的茗杯载入这火红的液体,仿佛一杯红酒,让人陶醉了。待温度降了些,浅啜一口,浓浓的甘苦立即充斥了舌根,当你吞下后那种滋味便消失了。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无味老师说过的那个词——霸气!一丝淡香,一口浓汤,来去匆匆,但绝不会讨厌它,只会让人觉得一种味觉的冲击,很过瘾,仿佛你诵读了多年的孔孟之学,拘束久了便想完全的释放。

第二泡:(15秒)

茶汤:没有了黑色素的干扰,这泡茶汤更加红艳,汤净得看不到一点的杂渍。透过阳光,汤面铺着一层金黄。“希望”便是它最贴切的形容吧。一种丰收的高贵的色彩。喝出了希望,这不正是我们品茶的乐趣吗。品出一种哲学那就是极致了吧。

汤味:入口后,那种甘苦仍然很霸道,但在略感粗涩的舌根中延伸出来一种苦后的淡甜。吸口空气,淡香持续一会儿便消逝了。它就是这样顽皮,让你捉不住它却又思念它。

叶底:芽叶完全舒展开来,完整的叶片呈椭圆,叶梗明显地突出在叶面中。叶缘细密的锯齿斜向上。通红的叶片儿让人留连。

闻香:英红的香气一直就不高扬,甚至开始走下坡路了,杯盖中只有一丝淡淡的糖香,红糖快吃完了,只剩下一些唾液留下的余香。其实我更喜欢闻冷香,那除去了狂燥的香气是一种过滤的纯甜的花香。也许很单调,但是需要调动全身的知觉与味觉来体味的香气,感受的过程是判断的过程,你的记忆都努力在筛选,选着最能贴切比喻的词语。这就是一种愉悦的感觉。思考,是人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汤味在这一泡中是最明显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气宇轩昂,来势汹汹,退之迅速,带给你却是永久的震撼。仿佛战火硝烟已去,耳旁仍听彻战鼓雷雷,兵马纷踏的声音,让心久久不得平静。

我想这就是它们与国人不同的人生哲学吧。比起如滇红般悠长连绵的甜香,英红更追求转瞬间即逝的美。

或许,儿时的记忆就如这杯红茶,随着甘苦与火气,逐渐归于平淡,甚至有些遥远、模糊。释放的青春到最后,便释然为一杯甘苦的茶汤一起升华。

第三泡:(30秒)

闻香:杯盖的较之前几泡,甜香逾加明显。

叶底:叶底中看到了长长的,肥嫩的叶与茶梗,有单独的梗,也有叶梗相连。想想无味老师曾经提到的,国外红茶不追求外形,只追求汤味。茶梗自然与茶汤的涩苦有一些联系了。

茶汤:汤味一直很薄,没有绵稠感。入口也很直,直来直去,没有“知乎者也”。缺点出来了却觉得不那么讨厌,反而是美的升华。甘苦与火气都减退了些,亦或许我已适应了这种口味了。舌头与口腔充斥着干涩,让人忍不住再想来一口。

第四泡:(1分钟)

茶汤:汤味中的苦变得有些平淡,冷却后滋味稍明显。倒是比先前,品出一丝润与滑来。汤略厚了些。少了锐气,多了一些圆滑。

叶底:叶非常优雅地舒展开来,完成那些坚持久未展开的身姿的过程。完整的叶片后面拖着一条微卷的长长的叶梗,是逐渐的尖下去的。与叶片的尖端相呼应,流线优美。勾勒出了恰好的弧形。这种完整,不用人工刻意的修剪与整形,不用辛苦地剪去有着诸多精华的茶梗。什么都是自然的,自然得你觉得一味去追寻过的高香与净茶是多么地虚荣。

我想再泡下去的话,也就剩下淡定了。既然人生意义已释然,何必追求得太明了,以后的世事,就以后再品味吧。

总之,我对这款美不胜收的红茶——英红九号总的感受是:高贵、热烈却不失优雅。

猜你喜欢

叶底杯盖茶汤
浸种时间对不同贮藏年份叶底珠种子发芽的影响
杯盖上的酸奶更浓稠
设计保温杯
何鹤
热饮杯盖上的秘密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基质与穗龄对叶底珠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
玫瑰的荫下
茶汤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