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夫熊猫2》的配音翻译策略

2012-08-15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阿宝归化熊猫

李 黎

(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52)

引 言

引进电影的翻译包括字幕和配音两种形式,虽然现在的大环境对配音并不像以前那样有旺盛的要求,很多观众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更倾向看字幕版,但是从配音角度讲,配音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影片的剧情。尤其是在针对儿童、家庭观众的引进动画片市场,配音版仍然是炙手可热的。

配音电影也被称作译制片。译制就是把一种语言的影片,经过剧本翻译、字幕、配音、录音等加工手段,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麻争旗2005)。根据麻争旗的理解,影视剧本翻译,尤其是配音为目的的翻译应主要包括如下特征:口语会话原则,声画对位原则,通俗化原则,人物性格化原则和情感化原则(丁朝霞2010)。译者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可以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便于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欣赏。译制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产生的影响会是深远的,除了具有推进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外,对大众的影响也绝不亚于文学作品,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人们的谈吐和思维方式等,而一部好的影片甚至可以激励人生。

从配音的本质来看,配音可以看成是归化的范畴,配音是一种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手段,它总是让原文本尽可能地符合目的语文化的标准。鉴于此,本文拟从归化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好莱坞动画卖座大片《功夫熊猫2》的配音翻译手段,解读其语言特点,以期对目前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电影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1.归化法与配音翻译

作为译制工作的第一环,剧本翻译是翻译范畴里最为特殊的形式。译者翻译的文本是初步的,是一系列冗长、复杂阶段的出发点。翻译文本要在之后的阶段中经过多次或多或少的修饰和调整。好的译本为成功的电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译本要流畅、简洁,符合剧中情节安排和人物个性,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而好的配音要让观众产生这样的感觉,仿佛外国人说的话就是我们自己的话,没有丝毫做作和别扭的感觉,帮助观众轻松自如的获取电影中的所有信息。有时影片中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观众对部分情节的不解,为了让目的语观众对其理解和接受,不会产生陌生感,归化就成为必要而且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

归化翻译的概念最早由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在他的专著《译者的隐身》中他就提出归化翻译是指“尽可能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谭载喜2005)。同时,归化翻译“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张美芳2005)。韦努蒂将“归化”法定义为一种透明、流利的翻译技巧,尽量为目的语读者减少陌生感和异国情调感。说的具体些,当一篇译作通顺易读,没有晦涩难懂、矫揉造作之态时,这篇译文很有可能采用了归化译法,这种译法最大限度地使用目的语文化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王东风2002)。

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会使译文通顺易懂,文中句法连贯,语义准确,有译者自我的风格,使用了归化法的配音译本通常准确、自然而流畅。配音语言符合目的语国家说话习惯,仿佛不是翻译而成。上世纪许多译制片令人拍案叫绝的对白,还有精彩绝伦的配音表演都曾经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如经典影片《叶塞尼亚》里吉普赛女郎脆生生地一句“当兵的,你不等我了?你不守信用。”一句“当兵的”,让许多人动心呢!《虎口脱险》里的鞋匠恬不知耻的问着指挥家“你看我还漂亮吗?”,这话好像就是那大鼻秃头法国人自己的声音。我们从没有质疑过大师们的表演,不会生出外国人怎么说中国话的疑问来。所以说好的配音必定配有好的翻译剧本,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以《功夫熊猫2》这部电影来讲,它的配音翻译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这部影片的背景完全中国化,凤凰城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大街上各类小吃店的中文招牌,配合着中国的民乐演奏,无一不彰显着浓厚的中国气息。因此,动画角色的一言一行也应该符合电影格调,采用归化译法,说中国观众熟悉亲切的语言。配音翻译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首先,译本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中国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要,并且采用了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法和语言结构。其次,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以中国文化精髓为素材,而主人公阿宝就是一只“具有美国文化内涵的中国熊猫”(李新新2011)。电影中的中美文化高明的糅合在一起,对中国观众而言,并没有太多的异国情调。因为电影中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的部分较多,译者几乎无需考虑中美文化的复杂转换,而归化法就是最佳选择。

2.《功夫熊猫2》的归化处理

一别3年,又憨又萌的胖熊猫“阿宝”再度回归大银幕。在续集中,神龙大侠阿宝和盖世五侠迎来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孔雀王。受师父之命,他们一起踏上征途,承担拯救武林的重任。寻找并摧毁那个终极武器。与此同时,阿宝也要解开自己身世之谜。

《功夫熊猫2》除了明星云集的原声配音相当“强大”外,上海译制片厂的中文版(以下简称上译版)配音也十分出彩,观众对此赞不绝口。可以说的是,上译版虽然在细节方面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整体而言,上译版毫不逊色于英文版,甚至在不少地方更加贴近中国现实生活,结合了目前流行趋势,将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引发了不少中国观众心领意会的笑声。《功夫熊猫2》原本就是一部娱乐消遣的喜剧作品,我们的配音版,在忠实原版的基础上,诙谐的语言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影片中的动物角色形象鲜明,它们不仅上演了中国功夫片的各路桥段,让观众大呼过瘾,而且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中国气息,因此采用归化译法可以使中国观众备感亲切。以下从两个角度分析归化法在配音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剧本同时展现了传统和流行的中国元素。

2.1 使用传统和习惯表达法

传统和习惯表达是指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味道的语句和结构,不管是其中的武术招式,还是片中主要角色的姓名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字格,都能令观众产生熟悉的感觉,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

2.1.1 名词的翻译

影片中归化法运用最多的,是词语的翻译。剧中的主要角色名字仍然承袭上集,采用归化译法,使用中国人熟悉又极具有武侠特色,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和身份的名字,如片中的盖世五侠名称分别为Tigress,Monkey,Viper,Mantis 和 Crane,译成汉语则是“悍娇虎”,“猴王”,“俏小龙”,“快螳螂”,“灵鹤”,前面都添加了修饰语,体现了它们的性别和形象特征。而其他人物如Master Thundering Rhino雷霆犀利侠,The ferocious master Croc流星鳄大侠 和Master Storming Ox风暴铁牛侠,名字押韵,朗朗上口。

武功招式也全部采用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名称,颇具有武侠风采。如wings of justice正义之翼;double death strike双剑合璧;Feet of fury佛山无影脚;Sparrow kick回旋踢。

2.1.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了解词语的特定涵义和特有的民族文化色彩,有助于准确理解,恰当表达。如果一些词语所引起的联想是负面的或非目的语观众所熟悉的,可采用文化替换的方式。

例1:You monster! 你是食神!

在这个场景中,阿宝往嘴里塞了38个豆包,猴王惊叹 “you monster!”。monster有“怪物,妖怪,和巨大、巨无霸”的含义,如果直译成“你这个怪物”,在中文中会让人联想到长相丑陋凶恶的妖怪,与阿宝的形象和他搞怪的表情不太匹配。而“你是食神”就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猴王的惊异和阿宝的食量。

例 2:Thank you,thank you for coming to Dragon Warrior Noodles and Tofu.More tea,lemon sauce,if you need anything,just ask.

谢谢,欢迎再次光临,神龙大侠面条豆腐馆。加点汤?来点醋?需要什么喊我一声就行了,别客气。

这里用“汤和醋”分别替代了原剧本中的“茶和柠檬汁”,符合当时的语境,是合适的表达方式。

2.1.3 四字格的应用

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影片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等应与台词一致,在声画同步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发挥创造性,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原剧作者意图,用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角度,使译本更具中国韵味。比如配音版中出现频率颇高的四字格结构,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以浣熊师傅教导阿宝武术至高境界“静心”时两人的对话为例。

例 1:— Some find it through pain and suffering as I did.Po,the day you were chosen as Dragon Warrior wa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By far,nothing else came close.It was the worst,most painful,mind-destroying,horrible moment...

—OK.

—...I have ever experienced.But once I realized the problem was not you,but within me,I found inner peace and was able to harness the flow of the universe.

——有人通过痛苦和折磨,就像我,你被选为神龙大侠的那一天,是我最痛苦的一天。再没有比那更痛苦的了。我忐忑不安,心如刀割,伤心欲绝……

——打住。

——……简直是痛不欲生。后来我悟到问题并不在你,而在我,心就静下来了,就能汲取天地之精华了。这里师傅表情沉重、严肃,连用多个形容词描述自己痛苦郁闷的心情,上译版利用排比四字成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师傅此时此刻悲愤的心情,可谓妙笔。

例 2:They loved you.They loved you so much that having to send you away killed them.

他们爱你,他们当时把你送走是迫不得已,这让他们痛不欲生。

例 3:They must be in that jail gathering intelligence,hatching a plot to use their awesomeness to defeat the weapon!

什么,他们还活着。他们一定在那儿搜集情报,制定计划,准备偷袭,一举摧毁那个武器。

对于以上两句话的翻译,译者对原句结构稍微调整,将原句拆分为短句,使用四字结构,译文一气呵成,既保持了原文的意义,风趣幽默,又避免了译文的平淡无味。

2.2 使用流行语言

动画片的娱乐性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可以说娱乐性是动画片的首要特点。上译版的译者创造了不少原来影片中不存在的属于中国特色的笑料,具有强烈译者风格,亦有浓厚的中国流行气息,为原影片增色不少。以下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2.2.1 网络潮语,令人捧腹

在《功夫熊猫2》的上译版中,有不少现行的流行词汇。“神马都是浮云”、“给力”、“你怎么好这口儿呢”、“你这丝绸控”等流行语,都令不少年轻观众大呼过瘾。其实原剧本里很少使用网络语言,但是这些中国的网络潮语的使用,为整部电影增加更多笑料。流行语出现在了台词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迎合了大众的情趣。从娱乐性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原版。比如以下的例子:

例 1:So all I need to do is just get this thing going.Inner peace,you’re going down.

这招太好学了,只要把神马都当成浮云,静下心来,易如反掌。

例2:Show-off! 得瑟吧。

例 3:That’s severely cool.大姐,你真牛。

例 4:Ah,it’s cute.噢,好萌啊。

例5:Nice!/Yeah! 给力。

例6:Your friend there is very persuasive.你的朋友还挺会忽悠的。

2.2.2 流行语创造幽默

《功夫熊猫2》是喜剧、娱乐类影片,其整体基调是轻松愉快的。影片中译者有时根据剧情进行再创造,发挥其主体性,改变原剧本含义,在电影中加入了具有个人风格和国内流行的语句,使得电影取得了很好的喜剧效果。以下是盖世五侠和阿宝被恶狼群抓住,押送至高塔路上,悍娇虎和阿宝的一段对话。

例 1:— I hope this turns out better than your plan to cook rice in your stomach by eating it raw and then drinking boiling water.

—This plan is nothing like that plan.

——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办?阿宝,我说,你能不能想一个靠谱点儿的计划。

——这个计划绝对靠谱。你等着瞧吧。

在鹅爸爸的小吃店,顾客带着崇拜的眼光试图摸摸阿宝用过的拖把,鹅爸爸适时制止。

例 2:— The Dragon Warrior’s mop.He mopped these very floors.

— No touching,you’ll get the mop dirty.

——神龙大侠的拖把,他以前用这个来拖地板。

——别乱摸,这可是镇店之宝。

阿宝临行前,鹅爸爸背着大包小包前来送行,并带来了阿宝心爱的悍娇虎公仔。在朋友面前,阿宝甚为脸红,意图遮掩,找借口糊弄。

例 3:I don’t know what those are,never seen them before in my life.Dad,you got scratches on my Tigress.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一定是搞错了,爸爸,这可是限量版的。

上面三个例子中,例2可以直译为“别摸,你会弄脏它的”;例3则可以译为“爸爸,你把它划花了”。但是上译版的译法改写了原剧本,却充满了中国式的幽默,使这里的笑料更加大众化和通俗化。而例1笔者认为如果直译为 “希望这次你能成功,好过那个吃生米饭,喝开水在肚里把它煮熟的计划。”相信这样的译法观众也能理解接受。不过上译版的“靠谱”的笑话别致独特,亦值得回味。

3.总 结

《功夫熊猫2》创造了良好的票房纪录,幽默风趣的配音译本也赢得一片叫好声。中文版制造的笑料绝不亚于英文版,甚至某些地方更胜一筹。归化法在配音剧本中的有效应用,既能吸引观众,又使得译本充满戏剧效果。同时,归化翻译强调交流效果,提高了电影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并以此作为前提和准则,其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丁朝霞(2010).电影《功夫熊猫》两个中文配音译本之解读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李新新(2011).借鸡下蛋式《功夫熊猫》译介中的归化法 [J].电影文学(1)。

麻争旗(2005).影视译制概论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谭载喜(2005).翻译研究词典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东风(2002).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5)。

张美芳(2005).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阿宝归化熊猫
开心堡垒
阿宝向前跳
我爱“熊猫”
English Clause Syntax
萌萌哒熊猫等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熊猫阿宝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