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实践路径探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2012-08-15关雪芹
关雪芹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实践活动。”[2]社会实践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一环,对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普及中国化和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就要在大学生中大众化”[3]。首先,通过在高等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当代大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然而,他们所欠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但是通过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就会增强,就会自觉成为宣传和普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领军者。但是由于未能形成一种规模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征。由此,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功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走“大众实践”发展道路,更是从深度和广度上延伸和拓展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这样一项综合活动,即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现实,参与具体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和处理社会关系,观察、体验、分析、服务社会,以实践的方式让当代青年学生具有崇高理想、优良品德、丰富知识、强健体魄和完整人格的教育过程。然而,在较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简单化了,在事实上形成了大学生骨干等“精英”才能参与的课外活动,演变成“精英实践”的组织模式,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面较为狭窄,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实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效用。那么,究竟该如何改进高校社会实践运行模式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
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大社会实践观,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之中,使其过程规范化,从而推进大众化工作的进行。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人才培养需求持续扩大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是集中在某些特定时间,比如寒暑假,而更应该与各种课外及社会活动良好的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常态化。要根据具体的国情、省情、市情,并结合学校实际,在现有的教学、科研、实习、传统教育、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类型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模式和功能的创新,不断拓宽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锻炼人、培养人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必须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而既然是一种教育行为,就应该遵循其相关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实践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在学校教学计划和管理之中,就应该为社会实践提供健全的师资、合理的时间、充足的经费,并且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评定。要把这种看似短期的活动变为能够对大学生进行长效教育的手段。此外,注重组织和引导,使社会实践的内容实际化、多样化,充分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并且能够服务地方,建设地方。而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完善也应该建立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之上。把实践能力、个人利益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大学生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其次在载体上,要建立实践基地,实现社会实践的阵地化,使大众化的推进实体化。要想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并且结合校内外、统一知识与实践,阵地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树立大社会实践观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就是要整合已有资源,构建和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按照合作建设、共同受益的原则,在企业、部队、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施优惠政策,从大学生成长锻炼的需要和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一批长效稳定、类型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更多大学生得到锻炼,为当地带来效益。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社会实践基地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载体,有利于建立长效的巩固的大众化工作机制,有利于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在组织引导上,要强化指导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大众化的引导科学化。要想把社会实践做得更深入、更扎实,就必须建立起一支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指导队伍,还需具备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等素质。面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满足时代要求,把活动的简单组织转变为专门的工作研究,使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组织完善、督导认真、总结全面。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使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占领学术制高点,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身的行动。只有在指导教师队伍能够专业科学的掌握、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下,才能使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化。
最后在机制构建上,要完善活动机制,使社会实践持续化、大众化工作长效化。要达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期有效的目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的契合性,遵循高校与社会合作共赢的原则。一是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三下乡”和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时有目标,发现问题能深入研究,学校和社会信息互通,研究成果回馈地方,把短期实践行为和长期合作联系相结合,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回馈社会的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之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转变以往的“精英实践”模式为参与度更广的“大众实践”模式,让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世情,对于他们理解、接受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应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的高度,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理论认识和政治素养;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2]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光明日报,2010-03-16.
[3]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N].新清华,2008-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