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2-08-15徐晓东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新建应用型

徐晓东

(大庆师范学院组织部,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在国家全面推进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大背景下,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对于高等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建本科院校,建设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新生事物,更是一个新课题、新考验。因此,作为有效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干部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是我们整个党组织的核心部分,是党执政政策的制定者、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因此,干部思想、理念的高低,思路、视野的宽窄,素质、能力的强弱,从全局上讲,直接决定着我们党能力的高低;从局部上讲,决定着一个单位科学发展的快慢。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一贯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新时期我党干部队伍建设也指出:“改革发展要上新台阶,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上新水平,各级党委都要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此,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新建本科院校在确定了创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后,干部队伍决定一切。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潘懋元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有一个共同点,大多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专升本的产物,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没有一所是真正新建的,基本都是高职高专转过来的。[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又有着不可回避的“先天不足”,其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要在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就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就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作风优良、适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干部队伍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观念更新慢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多数新建院校经过几年的本科教育实践,探索出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目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慢和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掣肘因素。部分干部缺乏对学校建设“应用型”的准确认识,缺乏大局意识、行业眼光和国际视野,目光短浅、思路狭隘、固步自封,对于如何建?怎么建?切入点在哪里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缺少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举措。以“应用型”为发展战略的本科院校,多数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干部对本科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的还不够透彻。在专科向普通本科转型、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思想观念转变慢,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还有专科学校时期的痕迹,凭个人经验和习惯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高度认识、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

2.结构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没有达到合理梯次配备的要求,懂管理、精专业人才缺乏。从年龄结构看,干部队伍尚未形成以35~45岁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从学历结构看,干部中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低;从专业结构上看,精通管理,熟悉高等教育的人员比较少,各类专业人员的比例不尽合理,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素质、掌握业务工作规律和积累丰富的实际领导工作经验的知识化、专业化管理人员较少。

3.管理机制不健全

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监督构成了我党的干部管理机制。面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干部的培养、选任、考核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重配备、轻管理、轻建设等问题,缺少适合干部能力提升、拓宽视野的培养培训体系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干部的日常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不到位,存在着有岗位没目标,有要求没方向,有考核没标准的现象,个人的收入、晋职提拔与个人能力素质、现实表现没有紧密地结合,“硬兑现”措施缺失,只能“上”,不能“下”或者考核结果趋同,好坏差距不明显,导致干部动力不足。特别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小,效果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建设。

4.缺少中长期规划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因升本时间短,领导班子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没有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研究。事实上,把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懂得高等教育规律、能够履行大学管理职责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应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加快事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科学规划干部队伍总体规模、整体结构、能力素质、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和制度建设等,稳步推进干部职数与学校机构设置、办学规模发展相适应,干部结构与学校事业长远发展相适应,干部能力和素质与办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相适应。这些都需要周密的、科学的规划,并分步抓好推进落实。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各级党政领导都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应把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3~5年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年年抓、抓年年;重点抓,抓重点。每学年至少研究一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每年确定1~2个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工作,解决1~2个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更要亲自抓干部队伍建设,带头执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政策、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水平,真正使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均”、“用当其长”、“用当其愿”、“用当其育”。组织部门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纳入日程,组织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把好政策关、程序关,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2.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培养提升体系

(1)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发展需要出发,实现干部培训制度化。“高校管理干部尤其是中层干部,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管理手段、管理艺术,具有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宏观管理能力和驾驭全局、控制全局的能力,这主要靠组织培养,途径就是多渠道的培训”[2]。新建本科院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梯队培养规划,在经费投入等方面,通过制度建立确保干部学习、培训落到实处。干部培训可以通过在岗培训、脱产进修,以及到国内外先进院校挂职交流、参观考察等办法,拓宽干部的视野,提高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能力。特别是各级行政一把手,更应深入到先进大学进修学习,真正领会本科大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办学治校的真本领,摒弃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经验主义,形成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治校理念和办法。与此同时,要通过统筹和整合校内外有关干部教育的资源,在培训理念、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增强干部培训的政治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2)新建本科院校应从发展需要出发,探索干部交流多样化。“长期以来,……多数干部一直在单一岗位上从事着管理工作,或一直从事着单一专业职能的管理工作,显得思路狭隘,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足,主要原因就是交流不够。”[3]新建本科院校更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各类干部轮岗交流,使干部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要有计划地安排本校中层干部到校内其他岗位、校外其他高校、单位等挂职锻炼,通过交流,锻炼干部的才干,促进干部的快速成长。

3.积极探索实施分类管理的考评体系

“管理是在既定的目标下,依靠维护组织内部的秩序,保持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与协调,使组织能够高效地实现目标;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4]“高等学校的管理系统是由党务管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学生管理等组成的管理体系。只有处理好各子系统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使各种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5]。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对干部的管理,要根据干部岗位特点,探索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及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制定不同类型干部任职及管理考评程序,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培养。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明确干部的责任目标;有利于激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有利于科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

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及年度目标考核制度,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不同类别的干部考察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简便规范的操作规程,对年度目标和届中、届末目标完成情况实施严格的考评。把定期与不定期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和日常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多维度地评价一个干部。要围绕健全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等机制,探索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体系。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也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实现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引领的作用。

[1]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7).

[2]付章丽.浅议高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7).

[3]王福春.论高等学校干部队伍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04).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和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78.

[5]薛家宝.试论高等学校学术管理[J].江苏高教,2003,(04).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新建应用型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