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与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012-08-15

大庆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馆藏我院

张 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其主要包括地方高校、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和政府设置的政策研究机构。近年来,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加强了培植特色学科发展的相应机制,并在开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图书馆的特色信息资源服务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目前,随着社会科学特色研究的脚步加速,这些机构图书馆原有特色信息服务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强化现有功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按需求对特色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充分开发利用,为研究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服务。

一、网络环境下地方机构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1.建设合理的馆藏结构

地方机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包括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工作,这两种馆藏的建设都是很重要的。其中,现实馆藏文献资源是以印刷型纸质文献为核心的藏书体系,也包括微缩文献与音像资料等,目前以纸质文献为主的现实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仍是文献与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因为,现实馆藏文献有统一的标准,在印刷、发行过程中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具备收藏价值;另外,现实馆藏文献有可视性、舒适性、阅览环境的人文文化及其保存的永久性,这是其他文献所不能比的。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印刷型、光盘型、网络型三种信息资源并存方式是合理的馆藏布局,这种布局也可为科研、教学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2]

2.突出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和“地方性”

为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工作重点。一般来说,各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的社科研究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这也是各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发展的方向和“专业性”、“地方性”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要加强特色化馆藏体系建设就是要使其自身的“专业性”、“地方性”的特点更加突出,就是要结合本机构社科研究中的这些“特色”和“优势”进行“谋篇布局”。如何“谋篇布局”?就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全”的原则,这就要求建设特色化馆藏体系应具有鲜明的特色,即能体现出馆藏特色、专业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

3.建设特色数据库,深化特色信息服务内容

当今网络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快捷方式。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现代化手段和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建设有自己馆藏特色的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3]在建立馆藏数据库时必须要考虑:

(1)分批分次地进行数字化建设,首先将本馆有特色系列专业学科的文献数字化。建设多种类型的(包括专题索引型、文摘型、全文型、主题型等)特色数据库,在开展局域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有特色的数据库网站,研究者可通过馆内终端查询各类资料及优长学科的研究状况。

(2)了解已有的数字化文献,不再重复建设。

(3)开展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图书馆界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分散建库、集中联库、分散服务、资源共享”的联合建设数据库模式的优势。这样既可节省人力、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实践证明,建立特色数据库,深化了特色信息服务内容,不仅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也可以体现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图书馆存在的价值。[4]

4.建设虚拟图书馆,扩大特色信息服务范围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图书馆必须打破“大而全”的传统藏书模式,积极开发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加快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满足科研需求。

以我院文献信息中心为例,20世纪90年代,我院基本具备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雏形。在图书馆向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发展的信息时代,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文献资源,建设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1)以服务于我院已经形成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为核心,自建了《1970—2007年以色列经济、贸易专题数据库》、《犹太人、以色列问题专题目录索引》、《2009年东北亚及以色列六国农业统计数据库》、《黑龙江农业数据库》、《满铁资料数据库》和正在筹建中的《黑龙江历史文化工程数据库》、《伊玛堪研究数据库》(该项研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扩大了特色信息服务范围,为促进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利用馆藏资源自建了《中、外图书目录数据库》、《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专题索引数据库》、《读者信息数据库》等。

(3)引进了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电子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五个包库服务和建立了镜像站点,购买了10余万册电子图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黑龙江省统计月报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年鉴、报纸、工具书等多种文献类型,覆盖了全院学科领域。

(4)设立电子阅览室,满足了科研、教学网上查询信息的需求。

(5)加强了对网络免费电子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免费的文献信息资源,院文献信息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精力,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以补充馆藏资源。

我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弥补了由于经费不足纸质图书购置有限的缺憾,扩大了馆藏信息资源,加快了检索的传输速度,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优势。

二、加强馆际合作,实现特色资源共建共享

馆际合作与共享是指各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共享各自的各类资源。通过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协调、协作实现特色资源共享,既能满足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要,又能解决知识信息的剧增与馆藏不足这一矛盾,还能满足地方特色信息服务的需求,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特色信息服务保障。[5]

1.馆际协作是补充自身特色文献资源的有效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迅速增值,文献出版数量剧增,面对众多的文献信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力收齐藏全。而且书刊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的短缺、同类型文献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购置,导致文献资源入藏量、质量以及利用率都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协调引进和分工收藏的基础上,借助馆际协作,利用有限资金补充自身特色文献资源。

2.走共建共享之路加强地方机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馆际合作与共享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必行之路。各馆将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目前,全国馆际合作与共享的基本状况:

(1)我国较早建立的本省(市、区)范围内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成功典范,有“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994年成立)和河南省数字图书馆工程(1999年开始实施),实行了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已基本形成了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三足鼎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2)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已正式启动,并制定了数字资源建设五年规划,首批与15个省市党校确定了15个共建共享数据库的共建任务。

(3)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于2011年1月在黑龙江分馆启动,整个工程覆盖黑龙江省13个地市、128个县区级公共图书馆。

我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加强馆际合作,实现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起步较早,1988年进入了我省哈尔滨地区馆际互借协作网,实现了与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馆际协作与互借业务。2008年又相继与哈尔滨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市委党校图书馆签订了互借协议并开通馆际互借业务。目前,我院学者可借阅馆外纸质图书数量达600多万册,这项业务的开展弥补了我院文献信息中心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借靠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加强我院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近年来,我院在特色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坚持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主攻方向,深入挖掘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在渤海国史、黑龙江流域文明、东北地方文化史、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东北亚区域经济、中俄关系史、俄国史等特色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有的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并且通过举办和承办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使学术交流范围扩大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龙江特色学科建设和与东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另外,“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对于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牵动意义。

借助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中心的全省各地网络系统之势,加强我院特色、优势资源信息建设,首先要转变管理部门缺乏数据共享的意识,要制定相关规定,实现数据信息的最终价值。其次应借助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联合共建特色资源专题数据库群,如渤海国史、黑龙江流域文明、东北地方文化史、东北亚区域经济、中俄关系史、俄国史等专题数据库,以达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目的。另外,要加强特色资源信息共建共享保障,在加强数据库管理中,既要确保各类数据库信息准确,也要及时做好各类数据库信息更新,更要重视各类数据库信息安全工作。

[1]陈锋.E-learnin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教育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05).

[2]韩月萍.网络开放存取的学术资源及其获取策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05).

[3]艾书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史(1960-2010)[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4]潘丽屏.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1(01).

[5]陈雅.知识图书馆:理论与模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馆藏我院
馆藏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