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源生态养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以安吉县杭垓镇为例

2012-08-15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安吉旅游资源

傅 昭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浙江湖州 313000)

以放松身心、保养生命、延年益寿为目的的保健养生旅游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宠。养生旅游属于专项旅游,具体指离开原住地前往具有养生资源的旅游地,进行以健康为主题的养生旅游活动[1]141。张跃西教授认为,“养生旅游是养生文化(Y)、科学(S)与自然(N)的一体化旅游”[2],“养生旅游的定义是,发掘利用中国养生文化和养生产业的旅游资源,整合地方文化特色,围绕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与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养生目标,根据生态旅游方式设计开发养生活动系列化旅游产品,实现养生产业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切现象与关系的总和”[3]8。生态养生旅游将生态、养生、旅游结合起来,是生态旅游的二次升级。国家首个生态县安吉,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天目山北麓,三面环山,是太湖水系之一西苕溪的发源地,其上游有南溪、西溪两个源头,正源西溪流经的杭垓镇自然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具有发展养生旅游的生态优势,故本研究选取太湖源头杭垓镇,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太湖源发展生态养生旅游的战略选择依据。

一、优势(Strength)

(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杭长高速、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安高速构成了安吉与周边大城市的快捷交通网络。杭垓镇位于安吉县西南部,北面、西面和西南与安徽宁国、广德交界,属天目山北麓,位于赋石水库、老石坎水库上游,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面积26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人口3.67万,是安吉县地域面积第二、人口第四的大镇。与11省道鹿唐线、S306省道、X053线、X034线道相接,距安吉县城34公里、宁国县城60公里,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城市构成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具备开拓周围都市群养生旅游市场的区位优势。

(二)自然养生旅游资源生态优势突出

安吉位于东经 119°68′,北纬 30°6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范例奖、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户外运动基地、国家园林县城、生态影视基地、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中国竹地板之都等称号[4]64。杭垓全镇植被覆盖率居安吉之首,超过80%,是天然的绿色氧吧,全镇山林资源达33.5万亩,其中有国家级公益林19.2万亩,毛竹林 15.4万亩,小竹林 3.3万亩,灌木林4.26万亩,境内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多达600多株,占到安吉全县古树总数的1/3[5]9,发展养生旅游的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山林养生旅游资源。杭垓境内林木繁茂,山峰秀美,飞瀑奇特,峡谷幽深。环境监测表明空气质量达到一级,负氧离子浓度中部丘陵地区和西部山区分别达到400和600以上,岭西村的小竹山、高村小沿坑溪边超过1 000,高村、文岱村的山区空气清洁度更是达到最清洁标准[5]16。岩石资源有文岱村马鞍山陡石崖、垭子岭人头岩、唐舍水车岩;岩洞资源有吴村仙人洞、高村南车石门洞、南车高崖山洞、桐坑村狮子山老虎洞;林木资源有国家级生态保护林、姚村高山林场、姚村橡树与枫树混杂古树群、姚村皂荚树王、汤坑坞古银杏树群、南坑古松、对山村古柳树、梅村千亩梅林、吴村花卉苗木基地等。

水体养生旅游资源。水边富含阴离子,有较大的热容量,有益于养生怡情,群山环抱中的杭垓,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湖泊溪流、峡谷瀑布,构成了其独特的水体养生旅游资源。湖泊资源主要有“浙北第一库”赋石水库(库容2.18亿立方米,蓄水量相当于15个杭州西湖);河流资源有太湖源头西苕溪之源流西溪;峡谷资源有高村小沿坑峡谷龙潭;瀑布资源有“天目山第一悬瀑”姚村南车悬瀑、南车三叠瀑、南车第一瀑、高村小沿坑龙潭瀑布、文岱村吊石坎瀑布。

生物养生旅游资源。天目山北麓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杭垓丰富的动植物类型。国家保护动物有云豹、黑鹿、穿山甲、大灵猫、金猫、白鹇、苍鹰、豪猪、白鹭等;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金钱松、杉、青冈、麻栎、苦槠、木荷、米槠、枫香、山核桃、檫树、杜鹃、盐肤木、乌饭、毛栗等;农作物方面盛产竹、笋、板栗、茶叶、水稻、高山蔬菜等[5]9-10。动物养生在于其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脂蛋白,可预防高血压等血管疾病。杭垓农家用原生态的方法饲养动物,土鸡、土鸭、土猪、野猪、野兔等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如著名的福寿鸡、福寿蛋、棘胸蛙、野猪等。植物养生依赖于植物释放的精气及它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如生长于山间的茶树、桑树、竹笋、板栗、高山蔬菜、食用菌和山果等,它们富含各类维生素和氨基酸。据初步研究调查表明:天目山共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 107种,约占浙江省药用植物154科的84.4%,770属的74.2%和1630余种的67.9%[6]。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疏肝理气、清火解毒、预防癌症、降低血脂、抗衰延寿等方面具有药用保健价值,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

(三)人文养生资源内容丰富

人文养生旅游资源,主要是人们对健体、延年益寿等养生的经验、方法、技能的总结,包括古代养生术、武术、文化、医学四类资源[1]142。其中养生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在文化资源。

宗教文化养生旅游资源。养生重在养心,宗教让人心归宁静,精神有所皈依。杭垓境内始建于五代吴越王时期的佛教寺院——净慧禅寺,是当地人寄托精神信仰的地方,可利用其开发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农历七月十五西溪上举行的松坑灯会,是生者与逝者亡灵交流的盛会。此外,散布于各村中的小基督教堂,为杭垓增添了几许西方文化的韵味。佛教信仰、中国传统信仰、西方基督信仰,三者交相辉映,丰富了养生旅游的宗教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养生旅游资源。杭垓的清丽山水间留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建筑方面有高村特色民居“石片屋”、杭河村百年徽派民居、吴村长丰古桥;历史遗迹有桐坑石壁溪盘寺遗址、太平遗迹、徽浙古道,以及与岳飞抗金有关的缫舍借粮村遗址和岳寨、梅将军墓、跑马场、苦岭关等遗迹;文学艺术遗存有南朝诗人吴均描绘杭垓山水的《山中杂诗》、近现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的杭垓写生画作《溪山烟雨》《长风白水图》等。

民俗及美食文化养生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杭垓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如乡土气息浓郁的竹乐,杭河村、大坑村颇具特色的舞狮子、玩旱船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原生态的食材调配出各色养生美食,如油焖春笋、毛笋烧肉、干锅蕨菜、糖醋鸡块、脆皮炸豆腐、菠萝虾球、神龙豆腐、“炒二冬”、农家白切鸡、野味山珍等。

二、劣势(Weakness)

(一)当地村民缺乏养生旅游的观念

养生旅游与一般的生态度假型旅游产品不同,其开发起点高,故在国内许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对文化素质不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相对落后的村民而言,更是缺乏发展养生旅游的意识和兴趣。他们只顾眼前利益,盲目跟风,认为照搬别人已经开发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可以无风险,见效快,没有看到利用青山绿水开发养生旅游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

(二)杭垓知名度不高

安吉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的美丽乡村,在长三角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杭垓镇虽然有其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但是其周边的乡镇已率先发展了生态型乡村旅游项目,抢占了长三角主要客源市场,加之安吉全县生态资源的相似性,使得杭垓旅游资源缺乏竞争性,又由于杭垓旅游尚处在未开发状态,没有完整的旅游体系,知名度无从谈起。

(三)养生旅游设施缺乏

养生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它具有漫游性,只有在景区住宿一段时间,旅游者才能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养生目的,故养生旅游者更看重个性化服务,对吃、住等方面均有较特殊的要求。目前杭垓旅游接待设施缺乏,全镇的农家乐经营户只有三家,且规模极小。全镇既无优质的住宿条件,也无可容纳旅游车辆停放的场地,更无以养生食疗为主题的餐馆、饭店。此外,还缺乏相应的医疗保健中心和运动、健身设施,无法满足游客康复、健身、疗养的需求。

(四)兼具养生和旅游服务知识的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而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密不可分。养生旅游人才不仅要有相关的旅游服务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养生方面的知识,如医疗护理保健常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知识、食品营养搭配常识、保健食品烹制技术等。专业养生旅游人才属奇缺人才,能符合上述条件的人才在杭垓几乎为零。

三、机遇(Opportunity)

(一)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已进入转型期

一般认为人均GDP进入3 000~5 000美元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会相继呈现休闲化的特点。2011年中国人均 GDP达到5 449.71美元[7],已经步入休闲时代。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据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上海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达到12 784美元,江苏9 448美元,浙江9 115美元[7],旅游消费已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方向转变,休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规律,主动调养身心,以期延年益寿的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往往把养生体验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休闲”方式加以追捧,故以养生为目的的休闲旅游需求日趋兴旺,这为安吉杭垓发展养生旅游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二)安吉生态旅游已结出丰硕的成果

被誉为“中国竹乡”和“白茶之乡”的安吉一直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强县之路,是长三角极具魅力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集聚地。近五年来,全县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兴起,成为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2011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门票收入分别达774万人次、51.3 亿元、1.39 亿元,五年分别增长 1.1 倍、3.1倍和1.8倍[8]。开展养生旅游不可或缺的本底资源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杭垓发展养生旅游不仅契合了安吉全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而且可使安吉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档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依托山岳资源发展生态养生旅游的趋势看好

徜徉青山绿水间,可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山岳养生旅游带给人原始、纯真的体验,成为现代都市人青睐的休闲方式。目前国内以山岳养生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在四川、广西、安徽、浙江等地均有开展,如“中华养生文化第一山”四川彭祖山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的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四川峨眉山推出的“休闲养生游”,以及泸州推出的“方山休闲养生之旅”、“养神强身休闲之旅”、“夏日休闲养生之旅”等,广西南宁于2008至2010年间先后成功举办三届“养生旅游节”,其中2009年的“大明山夏至养生旅游节”和2011年“中国南宁大明山国际山地养生旅游节”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此外,安徽徽州、浙江武义和丽水在利用山岳资源开展生态养生旅游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四、威胁(Threats)

(一)周边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倾向增加了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

安吉全县处于天目山区,旅游资源具备同质化特点,各村镇都拥有“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环境资源,安吉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产品已打造为长三角知名的旅游品牌。杭垓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可开发的资源与周边村镇相比差异性小,单体资源等级不高,且比较分散,缺乏竞争性。如何找准定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设计开发出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养生旅游产品,是摆在杭垓发展养生旅游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同类养生旅游产品的相互竞争日趋激烈

养生旅游热潮的兴起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体现,以山岳为主要资源开发养生旅游产品必将成为今后竞争的热点之一。从浙江省内来看,武义县和丽水市养生旅游开发较为成功。武义县立足温泉,结合茶叶、中草药、莲花莲子、书画、印石、宗教、民间民俗和汉文化等内容,开发出一系列养生旅游产品。丽水市开发的山岳型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山林、田园、民居、物产、美食,并融合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民俗、红色旅游等人文类休闲养生旅游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养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发展养生旅游在浙江省内已有了先行者,这无疑对杭垓发展养生旅游构成了威胁。

五、战略建议

面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安吉县杭垓镇应立足SWOT分析结果,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机遇,化解威胁,扬长避短,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原则,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胆识,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推出特色鲜明、受市场欢迎的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一)合理规划,建立养生旅游设施

为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合理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以避免无序经营带来的环境损害。杭垓现有的道路崎岖狭窄,当务之急应改善道路状况,解决交通的可进入性问题,加强通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配置与运动养生、医疗养生、美食养生、民宿养生等有关的专门养生旅游设施,为旅游经济的深度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宣传,打造养生旅游新名片

与安吉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捆绑在一起,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旅游博览会、广告等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开展营销宣传,也可有针对性地举办高端养生旅游节庆及全国性的赛事活动,来提高杭垓的知名度,使杭垓生态养生旅游成为安吉乃至长三角地区又一旅游新名片。

(三)立足本土,设计养生旅游产品

杭垓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优势资源,合理划分养生旅游功能区,围绕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森林氧吧、美食养生、传统民居、农家民俗、花卉园艺、宗教文化等内容,设计有动有静的养生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比如开发漂流、攀岩、森林探险、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车等适合运动的养生项目;开发森林浴、垂钓、民宿度假、花卉园艺观赏、宗教养生、美食养生、中医保健等适宜安静怡神的养生项目。

(四)重视培养,建设养生旅游人才队伍

目前既懂旅游知识又懂养生保健知识的专门人才奇缺,建议可采用“培养+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委托中医药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大专院校,共同培养既有养生医疗保健知识,又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对现有的从业人员加强旅游知识、养生文化、医疗保健、医护常识和养生膳食制作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1]周作明.中国内地养生旅游初论[J].林业经济问题,2010(2):141.

[2]张跃西.养生旅游的概念及开发[N].中国旅游报,2010-01-12(10).

[3]张跃西.产业生态旅游理论及养生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

[4]朱张树根,吴春平.走进中国生态县:浙江安吉[J].法律与生活,2006(24):64.

[5]浙江省安吉县杭垓镇生态建设规划(修改稿)[EB/OL].[2012-11-16].http://www.docin.com/p-438016784.html:4-97.

[6]袁小凤,丁志山,周云凯.天目山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的初步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756.

[7]新华日报.2011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数据出炉[N].新华日报,2012-02-07.

[8]王树.安吉政府工作报告(摘要)[EB/OL].[2012-03-31].http://www.huzhou.gov.cn/art/2012/3/31/art_4795_109575.html.

猜你喜欢

安吉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