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中的词汇短语教学

2012-08-15刘微微

关键词:语块母语短语

刘微微

大学英语中的词汇短语教学

刘微微

目前的语言教学愈发重视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而非简单的语言规则教学,在缺乏外界真实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词汇法教学的优势明显。词汇短语具有经济性、流利性、可接受性、可靠性和分析潜力等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作为传统语法翻译法和广为流行、但不乏争议的交际法的平衡点。

词汇教学法;词汇短语;语言教学;交流

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有很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更多地强调有效利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的能力,而非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真实语境的“交际法”概念被提出,并在很多西方国家广泛实践。以交际法组织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能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但对词汇意思的过分强调和对词汇本身及语言形式的忽略,不利于学习者利用结构意义和词汇意义的互动进行成功交流(Swan:1990)。

中国的英语学习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二语习得,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要在课堂中进行而非自然发生在真实语境中,此外还面临着缺乏大量合格师资的现实困难等问题。同时,绝大部分进入大学的同学至少已经有六年的语言学习经历,并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不能算作完全的初学者。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是有效利用语言进行交流和用于今后的工作,而非在英语国家生活和工作,因此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中照搬交际法教学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践也证明,教师可能无法控制完全以交际法教学的课堂,学生们却抱怨学的东西很少,看不到实际的进步。

词汇法教学则是适用于中高级学习者的有效替代方式。事实上,由于词汇法教学可以作为传统语法翻译法和广为流行、但不乏争议的交际法的平衡点,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词汇法最基本的概念,是将词汇短语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或“语块”理解并运用的能力,而“语块”是学习者感知语言形式的原始素材(Lewis, 1993:95)。利用词汇短语教学似乎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以避免过于依赖结构模式或交际模式。

一、词汇短语

从早期人类发出的原始语中的语块,到最新的语料库统计,预制语块、现成表达方式或词组学单位占了语言的很大一部分,使用时无需进行新的组合或创造是它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无论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景中,本族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不是根据特定环境创造或特有的,而是已经存在的预制语块。Sinclair(1991)和同事利用计算机对大量文本资料(如过去三年英国发行的报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语言都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一个以上的单词构成。

事实上,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研究中,由多个单词构成、约定俗成的词汇单元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文献中相关的表述方式多达几十种,如语块、搭配、固定表达方式、整体短语、词汇短语、预制习惯用法、现成表达方式、公式语言、未经分析的话语语块,等等。总体而言,词汇短语指被学习者视为“预制”,并作为整体存储在记忆中的语块。这些语块可以是连续的,如“by and large”,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如“no sooner had…than…”。Pawley和Syder(1983:205)相信,“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掌握的分句和句子数量可能成千上万。”实际上,正是这些常用表达方式构成了日常交流的基本用语,如“Can I come in?”,“What’s for dinner?”和“Speak for yourself”。

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知道,随着英语的逐渐流利,我们并不会总是创造全新的句子,即用语法规则创造从未出现的句子。事实上,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于整个句子都可能由记忆中的语块组成,如“May I have a…”“Is it necessary that I…?”“Nice to have met you.”“Have a good day.”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口语及写作中大量使用这些语块。利用语法规则,我们可能生成无限多的单词组合,但这些语法正确的组合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使用。因此,能够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正确的词组是区别母语者和外语学习者的一个明显标志。

就分类而言,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如语言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教学法等层面,提出了划分词汇短语的不同方式。其中,Lewis(1993)提出的分类法得到了广泛认同:

1.单词:单独的词汇,学习时应注意其出现频率和文本类型范围;

2.多词词汇或短语(固定搭配):只能整体记忆学习,如“by the way”和“bus stop,taxi rank,train station”等固定单词组成;

3.搭配:与其它单词同时出现的单独词汇,即自由搭配,使用时根据上下文需要,并可以创新,如“community service”“absolutely convinced”;

4.惯用话语,可细分为短小但不符合语法的习惯用语,如“Certainly not”和“just a minute”;适用于特定语用场合的句首用语或短语,如“Sorry to interrupt, but can I just say…?”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掌握的整句或分句。

与单独词汇相同,学习者不需要进行创造便能从记忆中调出多词词汇和短语。使用这些短语,能使学习者的语言看起来更为地道和符合习惯。不过,对语言学习者而言,自由搭配和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最基本,学习起来也最困难。自由搭配的词语用起来很自然,但不能直接套用。比如,人们常说“somebody rises to the occasion”,我们却很少听到“somebody falls to the occasion”。不过,学习者接触更多此类输入,可以首先学会观察,之后开始对其中涉及的词汇短语进行假设,最后用这些词汇进行练习,直到变为自己掌握的词汇知识。

当这类词汇输入成为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中收获很多,比如,在说、写的时候更加流利,在读、听的时候理解更快,特别是接触语速较快的内容时,理解更好。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内大学进行的很多研究和调查显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词汇学习是其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一些学生总是担心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因此花了大量时间在笔记本上抄录脱离上下文的词汇,甚至于将英文字典当作生词表记忆。然而,尽管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结果并不乐观,英语应用能力与期望相去甚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事实上,只有一部分初级词汇可以独立学习,而更多高级别的词汇习得必须依赖上下文。因此,笔者拟就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提出了一些供参考的建议。

首先,教师的课堂授课是帮助学生识别词汇短语的关键环节,这听起来与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观点相悖。但Lewis(2000)认为,学习者虽然应对自己的学习承担主要责任,但不需要自己甄别挑选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最实用的语言。词汇学习不是单纯地记忆列出的生词。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只有将合适的材料挑选融入到课堂材料和活动中去,才有助于学生学习最有用的词汇短语。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这些常用、实用的语言素材。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形成习惯,有意识留意、记忆并练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词汇短语。为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介绍大量合适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此外,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日后的工作做准备,将运用于相应的工作领域,因此,就职业发展来看,专业词汇的学习必不可少。养成良好的观察、学习词汇短语的习惯在特殊用途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将十分有用。

不断重复是词汇短语习得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随时为学生创造能将语言学以致用的条件。人类遗忘的速度很快,有关调查显示,人类在24小时之内会遗忘新接收信息的80%。这听起来有些夸张,而且也因人而异,但的确有道理。因此,我们的教师有必要设计合适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机会,重复巩固已经学习的内容。

三、结语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教师资源匮乏、课堂人数过多、授课时间有限,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特定目的等,让中国的大学课堂完全照搬交际法教学的模式非常困难。相反,更加强调词汇短语的词汇教学法更适应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因为词汇短语是现成、作为整体储存在记忆中的,学生一旦掌握,就很容易活学活用。因此,学习词汇短语,并自由、自主地进行运用,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对词汇短语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将其充分运用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对语言教学和研究将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1]Lewis,M.1993.The lexicalapproach:The state ofELT and the wayforward.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2]Lewis,M.2000.Teaching Collocation: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LexicalApproach.CommercialColourPressplc,London.

[3]Pawley,A.&F.H.Syder.1983.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 in J. Richards and R.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91-227.London:Longman.

[4]Sinclair,J.1991.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Swan,M.1990.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Currents of Chang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ok=198,ebook=19

H319.1

A

1673-1999(2012)10-0198-02

刘微微(1981-),女,四川广汉人,硕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0)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

2012-02-26

猜你喜欢

语块母语短语
母语
母语
《健民短语》一则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