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2012-08-15

关键词:文化

马 璇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和”字为中心的庞大词群,随着时间变迁,“和”字字形虽有变化,但意义所指却都是和善、和睦与和谐等。“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社会以“和”为中心形成的“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其他文化的最本质的标记。“和”的精神植根于中国人的深层潜意识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血脉一般的精神信仰,它构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在当今时代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经历着剧烈转型,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挖掘、吸收和借鉴传统“和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课题。

一、“和文化”探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和文化”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三大哲学派别儒、道、释分别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之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

(一)“和文化”的流变

“和”意同“合”,最早出现于甲骨文,本意是乐器,后引申为五音和谐,声音相应和。《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西周太史史伯给“和”做了界定,《国语·郑语》有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在这里,“和”和“同”显然是反义词,不同的事物谐和,就能使生生不息的万物不断产生、演化、发展,反之,相同的事物就不能持续出现这样的现象。齐相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关于“和”的观点,将“和”的理念引入到国家政治层面,提出了“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朴素辩证的观点,至此,“和”的理念由自然哲学的层面上升到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层面。

中国哲学三大派别儒、道、释也从不同侧面对“和文化”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实现人际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把“和”从自然法则进一步推展成社会法则,使之达到教化人心和治理邦国的目的。道家则更重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庄子则欲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境界。禅宗倡导内外无著、修行解脱,追求人的内心世界的谐和与平衡。至宋明理学,儒、道、释三大和谐论实现了辩证综合,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人我和谐为手段,自我和谐为基础,儒、道、释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了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了对“和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和文化”的精神内涵

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整体观,是“和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中突出的亮点。《易经》“乾道变化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出万国咸宁。”指的是依据天道的变化,冲突最终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非常重视“天人统一”、“天人相应”,以至由此引申出的整体、大局意识以及系统的思维方法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在“和文化”对后人的影响中体现最为明显。所以,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整体观,是中华“和文化”突出的精神内涵。

2.相成相济的辩证法

“和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相成相继、仇必和而解的辩证哲学。“和”是多样性的存在,是多元统一的整体。宋代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指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可见,只有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使这一整体呈现和谐、稳定和有序的状态,万事万物“相成相济”才是社会稳定的秩序。

3.中和有度的方法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又可以表述为“中”、“中庸”等词语,中和有度是实现“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径。“中和”“中庸”的内涵是“度”,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遵循“度”,只有“无过无不及”,才能实现原有的目的。这一方法论最典型的应用是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在建立融洽的人际交往、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方面“和文化”影响深远。

二、中华“和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从人我的关系层面看

“和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健全心态——心莫若和,安顿精神家园。目前,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了“全民焦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元价值观冲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头脑,个体在“物化”的洪流中被边缘异化。在个人心与身的关系层面,儒家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在这一点上,道家则主张应当谦下不争、清静无为。老子认为人应该达到形体与精神的合一,提出“行莫若就,心莫若和”的思想,主张人应该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在外在上随遇而安,不与世争,从而达到一个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生命境界;而佛家讲修来世,主张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总之,“和文化”主张的是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从而实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

安顿精神家园,保持心灵的宁静是个体和社会平衡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这不但关乎社会成员个体身心健康,更关乎社会平稳运行。“和文化”中以平和提升个人身心和谐的思想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寻找自我的“心灵法则”。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敬畏德行。常怀博爱之心。每个社会成员从“家庭”进入“陌生人社会”,必然面对许多新的状况和挑战,对别人多一份宽恕的爱,去关爱身边的人。常怀感恩之心。平静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问题,保持善于发现并欣赏生活之美的积极态度。只有理性平和地将内心的欲望表现为一种合理均衡的诉求,使内心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由此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人的内心和谐的最高境界体验。

(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看

“和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中国大陆型农业文明靠天吃饭使得“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主张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礼记》从持续发展,长远利用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的生态伦理思想,《齐民要术》提出“顺天时,量地理,则少用力而成功多”的观点。在资源匮乏、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日益困扰我们的今天,“和文化”中朴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人口、能源枯竭等6大基本挑战,其中,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迫切需要发展理念的彻底转变来消解,这就需要我们再一次发掘“和文化”中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首先,遵循“物的尺度”。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处理好人类的消耗力与自然的养育力的关系、人类的破坏力与自然的修复力以及人类的发展力与自然的支持力的关系。其次,把握“人的尺度”。全面地看待自然的价值,超越自己,超越功利,在理念上发生彻底转变,使单纯的“经济人”、充满物欲的人扩展为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平衡发展的人。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看

“和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社会理想——以人际和谐引领社会风尚。近年来,我国家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征,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曾撰文分析称,在当下中国,有8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和化解,分别是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可见,现在社会道德滑坡正处于爆发期,所以,全社会迫切需要建立健康的社会氛围。2012新年伊始,《求是》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的道德状况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但是社会的道德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社会的道德问题是发展前进中的问题。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和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创造一种“人和”的社会氛围,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作为个人修身克己的道德准则;老子则给人们勾画出了人人“无欲”、“无为”,彼此和睦相处的美好社会;佛家素来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净化人生。在当今社会,“和文化”中这些理念无疑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首先,“百善孝为先”,建设和乐家庭。家庭和谐,万事兴。孝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根本体现。在中国,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历史上,中国人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家庭的观念一直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延伸到宏观层面,整体观念、大局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的精神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社会的剧烈转型,社会成员更应该回归这一精神信仰,建设和乐、和谐家庭。其次,“贵和执中”,化解社会矛盾。“和”既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特点和突出表现是利益矛盾。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利益来源凸现多样化、利益冲突呈现尖锐化,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引导社会风气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就要吸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顾全大局、互相协商、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从国与国的关系层面看

“和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展战略——以包容促进世界多元对话与和平发展。“和文化”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在内外关系上中华民族历来喜好和平,不尚征伐,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这一理念在当今也影响深远,这在价值多元化凸显,文明危机依然存在的全球化背景下,越发显现出它的时代价值。美国著名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曾用“淡色中国”来形容中国的形象。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淡”的意味,“淡”同时包含了“火”和“水”,这种化矛盾为和谐的理念正是中华“和文化”的精髓。

当今国际社会进入了后冷战时代,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存在着不同的文明和社会制度,因此差异和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任何国家文明的发展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既冲突又相互交流。中华“和文化”自身对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文明的包容将在多边外交中极大促进世界和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义桅非常有洞见地提出了“包容性崛起”的理念,他指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的使命必须以“无欲则刚”抵消西方公共外交的“急功近利”,以“上善若水”超越西方外交手段的“潜移默化”,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超越西方的“民主输出”,以“大同世界”化解“世界之中国”与“中国之世界”之间的矛盾,达到“中国即世界、世界即中国”的境界。

总之,中华“和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对社会个体成员心灵的塑造作用,已被泱泱千年史册铭记。南怀瑾先生曾经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新的形势下,立足现实,正确对待“和文化”中的精华思想,从传统得到启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和谐世界的构建。

[1]郭建宁.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前线,2005(2).

[2]管向群.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潘岳.对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今日浙江,2006(16).

[4]王扬.中华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院学报,2009(2).

[5]祁迪.传统和合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借鉴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0(5).

[6]王义栀.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8).

[7]张立文.和合学及其现实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