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2-08-15顾海燕
顾海燕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21世纪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就业者,而且还要培养更多有创造力的创业者。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当前就业形势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局面日益明显。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工人,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却并不愿意选择这样的工作环境,加上一些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坚持唯学历观,导致这些学生不能如愿就业。因此,引导高职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之路,解决就业问题,实现自身价值,不失为一项可行的选择。
1.2 创业教育是实现高职生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渠道
对于高职生而言,要想进入自己渴望的工作环境,就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和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有能力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或者在求职不成,或者为了寻求自我发展机会时,能够顺利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知识,如创业所需的人员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法律、税收等知识。通过创业教育,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1.3 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岗位的转换,使得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就要求生产环节中某个单一工种的单一操作者,还应该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1]。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技能外,还应该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滞后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但在课程开发、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还处在引进、吸收和探索阶段。理论体系的滞后,致使现阶段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彻底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而只是进行课本知识的教授,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之间也未形成有机的、紧密的联系,使得高职学生在现实创业中脱离专业优势依托,缺乏创业竞争优势。
2.2 师资结构不够完善
创业教育强调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从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其成员主要来源于从事过学生管理的行政干部或思想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专职学生工作者。他们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基本是停留在技巧、政策、形势分析等浅层面的理论分析上,很少有专业或专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最大问题。
2.3 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术应用型高职生就业形势较好,只要肯放下身段,找准定位,谋求一份工作并不困难。因此,很多高职学生并不愿意走创业这条辛苦的路,产生了贪图安稳的思想。另外,当前的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他们对长辈十分依赖,多数人都会等待家人替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很少有人会去考虑自主创业。
2.4 未形成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
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面临的主要是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因此工作重点多是放在招生和就业两个方面,较少顾及创业教育,导致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不能实现有机联系。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相应的课程、教材、评估体系、教学计划和时间都缺乏保障机制,缺乏教育教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3 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教改,将创业意识教育渗透于学科课堂教学
3.1.1 大胆尝试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如《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课程,不少学校也编写了相关创业技能系列教材,对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真正达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必须要将创业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对课程进行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2]。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创业教育。比如在《法律》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讲授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启蒙;《计算机基础》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创业知识;在专业实训课程中,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因为这些技能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而准备的,也是将来创业的基础;财会专业应当结合财务分析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创业计划书中的成本运算、现金运算,做好资产负债表;市场营销专业应当要求学生掌握创业计划书中的市场分析、营销计划等等。
3.1.2 联系实际,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去,让学生自己做“老板”。在授课形式上,不局限于教室,可以把学生带到实习基地,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企业选址;可以把学生带到人才市场去了解招聘方法和程序等,进行求职与招聘的实际体验。这样的授课效果远比在课堂好得多。学校可邀请部分社会成功人士和自主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代表来校举办讲座与交流,用他们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和业绩教育广大学生,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内在潜能、付诸创业行动。
3.2 强化培训,夯实师资队伍,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一方面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如举办专题讨论、组织经验交流会、教学方法学术交流研讨会、技能培训班、创业模拟实践训练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3 创造机会,注重劳动实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3.1 重视实习,将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实践手段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创业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可以全面检阅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教学成果,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通过实习,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上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走好创业之路奠基。教师要抓住实习这个大好时机,善于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机会、把握创业机遇、涌动创业激情、确立创业目标,将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实践手段。
3.3.2 组织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大赛,让校内学生“创业园”名副其实
许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园”,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多数“创业园”并不是长期经营的,多是为了应付评估而存在。所以,要想真正地开展好创业教育,就必须为学生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提供一切机会。把盈利机会让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对于创业的流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3]。比如:学校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运动会、技能大赛、歌唱比赛等,以项目公开招标的方式让学生去投标承办。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做商业计划书;在与企业谈冠名融资的时候,可以锻炼他们的融资和策划能力;又比如让商贸、财经类专业学生经营承包校内的商铺,或定期召开小型的商品交易会和拍卖会等。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系利用专业优势成立了系部创业中心,包括汽车美容服务站和机加工实训中心,创业中心的运作全部都由学生来负责。汽车美容服务站为广大爱车人士提供洗车、抛光、打蜡、美容等服务,机加工实训中心为外来材料加工提供服务,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
4 结语
开展创业教育,既是高职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不断尝试和实践,让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才能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开创出职业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1]王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9-91.
[2]孙丽华,周山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35):84-85.
[3]卢士华,冯克江.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J].经济师,2010,(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