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与防范

2012-08-15韩琼慧

关键词:坏账账款投标

韩琼慧

浅论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与防范

韩琼慧

应收账款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联系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分析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投标;计提坏账;清收责任;清收方式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放缓,再加上2010年以来国家逐步开始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施工生产具有单件性、长期性、流动性等特性,并且会受到自然气候的直接影响,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复杂多变。广义上,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包括“三金”和“两款”,即施工企业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保金与应收工程款和应收劳务款。狭义的应收账款,仅指“应收账款”科目。本文要讨论的指广义上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施工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生产运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施工企业正常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一)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情况

盲目投标导致应收账款风险。首先,是对投标的目的不明确。有的施工企业甚至只是为了进入某一市场或某一领域而投标。其次,施工企业不了解招标企业就进行投标,将投标保证金打入对方账户,造成应收账款管理混乱,增大了应收账款的风险。投标保证金是为了保护买方免遭因投标人的行为而蒙受损失,买方在因投标人的行为受到损害时可根据“投标人须知”的有关规定没收投标人的保证金。再次,在报价前,施工企业对投标项目可承受的最高成本测算不认真,导致投标不准确。最后,对投标合同条款的确定不完全,当双方发生冲突时,对方只认证据,不认所谓的“君子协定”。这些都加大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二)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事中情况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导致应收账款风险。首先,施工企业基础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该签合同而不签,信用机制构建不合理,过于看重领导者的口头协议。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时,却没有书面证据。其次,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申报不严格,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有的企业还在盲目地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在业绩考核当中,只注重收入,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额利润,从而使员工绩效的考核和约束依据不合理。

计提坏账准备及工程质保金折现不够规范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坏账准备是为了提前预防应收账款的呆坏账而提取的资金,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一般情况,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是按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施工企业有些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者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坏账准备。另外,由于施工工期长,企业对于业主扣留的工程质保金应该计提折现,否则,由于货币资金存在资金时间价值而导致施工企业当期的利润不准确,虚增利润,从而影响其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三)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后情况

应收账款清收责任不明确和催收不及时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某一工程项目发生应收工程款,首先需要明确应当由该项目的直接领导和项目的财务人员负责。如果发生的应收工程款的责任不明确,无章可行,则会对应收工程款催收带来困难。企业内部管理中,权、责、利是不可分离的。当发生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时,内部人员就会为了权或利而相互推委,从而影响应收账款的顺利收回。对应收账款收回的时间长短或金额控制不严格,财务人员或领导者的素质不高,又将导致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不及时。

收回应收账款的方式单一而导致应收账款风险。大多数施工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方式主要是现金收取和银行保函,这就使得对方有意或无意地拖延付款时间。另外,施工企业如果不针对自身企业特点结合项目规模,制定合理施工方案,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就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施工工期延长,进而加大应收账款的风险。施工企业项目完成质量的好坏及各种规格是否达标均会影响业主的付款愿望,还有可能使业主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业主延期付款,甚至拒付等风险。收款时间越长,应收账款风险就越大。

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

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是施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从而降低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扩大盈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防范

1.规范项目投标行为

首先应明确项目投标的目的。施工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换句话说,项目投标应以赢利为目的。当然,如果是为了进入或占领某一个市场领域,减少利润或付出一定代价是可以的,但从长远来看,营利才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其次,要加强投标事务准备和管理工作。在对投标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的前提下,精确预算建设所需资金,并合理安排使用。同时,全面了解业主资信状况,确定是否需要缴纳高额的投标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再次,应根据项目的施工方案测算投标项目的最高成本,然后才进行项目报价。最后,应对投标合同进行确定。对合同的条款逐一推敲,为应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打好基础。

2.增强风险意识

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书后,在决定投标与否、以何种方式、何种标价投标之前,应当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的角度,对标的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全面考虑投标的风险成本,确定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投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招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偿债能力、施工现场的材料价格、劳动力费用及施工管理水平等。只有在对招标企业和自身实力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才能有效降低自身的应收账款风险。施工企业应多方搜集业主的信用资料,在认真分析业主信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评价信用的高低,进而科学划分业主的信用等级,了解业主可信度。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事中控制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规范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金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和收回时间的长短,因此企业的日常管理很重要。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统计业主的赊账金额、增减变动、坏账率以及应收账款回收周期等,并及时汇报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业主的信用等级,全面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等提供资料支持。另外施工企业财务部门还应定期向业主寄送对账单,为今后业主能否得到赊账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合作。首先应建立严格的申报制度,当超出应收账款数额规定的上限时必须进行报批,对产生应收账款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没有报批且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应单独列账,并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的责任。同时,将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纳入绩效考核。其次应注重合同管理。除企业有特殊规定外,相关业务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款未全部付清前,所属权仍归我公司所有”等条款。

2.加强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管理

工程质保金是应收款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落实维修责任,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在合同中的约定,从工程款中预留,以保证责任期内对项目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施工企业一般是按工程款的5%计提工程质保金。由于施工工期一般比较长,企业对应收的工程质保金必须计提折现,这就需要规范质保金折现方式和冲销情况。由于工程质保金折现会影响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在计提坏账准备金时,除了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计提外,施工企业还要根据企业的特征规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不得随意计提坏账准备。对某一项目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计提比例及坏账损失时间等,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得更改,但企业特别规定的除外。企业如果为了调节当期利润,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就会改变企业的管理费用,提高应收账款的风险。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规范质保金折现和坏账准备的管理。

(三)落实清收责任,改变清收方式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清收责任制度。为了规范应收账款相关责任人的行为,企业应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明确下来,将全部业主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划分清楚责任。在账款回收之前,责任人不能调离企业。对于擅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人员决不能姑息,要追究到底。为了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快货款的回收,应制定严格的资金回笼考核制度,将应收账款的清收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目标明确,奖罚有据。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收回资金时间较长的,要单独列表反映,并根据业主的具体情况及时催收。

施工企业既要与其他企业合作,又要确保该赊账能够收回,则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应收账款清收形式。

首先,可以将应收账款转为应收票据。

当业主到期不能偿还工程款及工程质保金时,施工企业可以要求业主开出承兑汇票,以抵销应收账款。然后施工企业可以将应收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从而降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减少坏账损失。

其次,可以将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或让售。

应收账款质押是指企业以应收账款的所有权作为担保,从相关机构预先融取资金,等收到业主的款项时再进行偿还的一种行为。当然,如果业主拒绝付款,施工企业必须全数清偿借款。应收账款让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出售给代理商可信贷机构,由它直接向业主收取款项的交易行为。这样,一旦发生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施工企业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另外,可将应收账款的资金折合为债务方的股票。这样施工企业不仅能转移应收账款风险,还能成为债务方的股东,从而为企业今后扩大再生产打下基础。在应收账款的债权转变成股权之前,施工企业应该对对方企业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其财务状况,研究该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市场情况,然后进行慎重决策。否则,就可能不仅不能转移应收账款风险,反而进一步增加了风险。

[1]金花玉,胡文楠.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08(11).

[2]董文静.小议如何在管理中处理应收账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刘慧立.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科技财富[J],2010(14).

[4]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J].税收与企业,2002(5).

[5]王强.如何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2(2).

F275.1

A

1673-1999(2012)07-0096-02

韩琼慧(1982-),女,四川邛崃人,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从事区域经济与企业管理的教学和研究。

2012-02-29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投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