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中青年价值观变迁的源与流

2012-08-15姜国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思潮变迁价值观

姜国峰,李 敏

(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云南保山 678000)

耗散结构理论①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比利时的科学家普利高津通过对远离平衡的物理现象研究而创立的普适性理论。普利高津因此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奖。是指在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状态下,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使各子系统发生非线性作用,产生变化,导致整个系统从原来的无序变成新的有序。这个概念里涉及四个信息,即形成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基本条件[1]:系统是开放的、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内各子系统形成非线性作用、涨落导致有序。本文所讲的“源”就是指引起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原因,“流”就是指青年价值观变迁的走向。

一、青年价值观变迁的源

(一)社会变迁的拐点:价值观系统开放

开放系统对事物形成新的有序架构只是产生耗散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必须的条件。因为如果一个系统内部的熵(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无限趋于极大,随着熵的增加,非平衡总是趋于平衡态,有序状态会逐步变为无序状态。这里有个基本前提就是从外界流入的是负熵流而不是正熵流,由于负熵的流入,会消减系统自身所产生的熵,使整个系统的熵总量不断减少,迫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新的有序。如果从外界流入正熵流,只能导致系统无序化,不能形成并维持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最终也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据此,青年价值观变迁是必然需要来自国家制度、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伦理道德等整个社会系统的开放。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急需发生一场天翻地覆的改革,来实现社会的继续发展和变迁,但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影响的的,中国在短时期内还不足以改变粉碎四人帮后左倾思想仍然继续存在的现实、还不足以立即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的束缚、还不足以摆脱“无我”②主要是指集体主义意识是主流,青年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从人生理想到职业选择,甚至从兴趣爱好到恋爱婚姻都呈现出服从集体、社会尺度的趋向。的价值衡量尺度。青年的价值观仍然停留在集体氛围中,在无私的奉献里,在集体的光环下,个人的价值常常被忽略、被回避。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刊发与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历史性文献的发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毅然被抛弃、改革开放总方针的确定,这些重大的对社会逆流修正的策略,体现了社会变迁的正态分布。当“潘晓”于1980年在《中国青年》发表了一封题为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来信之后,广大青年的心灵开始被激活,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并就价值观问题开始了大讨论。人们开始搭乘“思想大讨论”和改革开放的航船进行着跳出“高度同质的、没有个性的、单一的、政治化和道德化的价值观”的传统思维模式之外的多项思考,从此表现出了更多的兼顾个人与集体、多元与一元、理想与现实的多元价值观倾向,初步形成了“社会——集体——自我”的多重价值逻辑起点,青年价值观呈现自我价值观、集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并存和交织的局面。

应该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社会系统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社会变迁的拐点因改革开放而变得愈加有意义和有价值,青年价值观系统也因改革开放而变得更具有接纳性,青年价值观系统在开放的状态下将伴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不过这时的青年价值观系统的开放程度是受社会变迁的速度、范围、质量等因素制约的,仍有青年慨叹“我们的精神是痛苦的,因为我们的灵魂没有适得其所;我们的灵魂是空虚的,因为我们的信仰是虚无的。”[2]这些慨叹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悖论,即关心与冷漠同在,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3]。这些社会变迁中的矛盾心态在短时期内还不足以跳出惯性思维而独立发展,也就不可能促成新的价值观系统的形成。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远离平衡态

如果说价值观变迁是源于价值观系统开放的话,那么,远离平衡态无疑是在延续和丰富着已经开放了的价值观系统。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政策的调整:农业“包产到户”从独木桥走上了阳关道、经济模式由步调一致到先后有序、开放程度由“对苏一边倒”到面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模式有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文化从否定到被动接受再到主动研究,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使得从外界流入的熵将越来越多,来自外界熵流的增加必然会唤醒青年对自我需求、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迫切追求,呼唤着青年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期待着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勇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能人的出现。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外界熵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在熵的成分中必然存在着消极的熵流,这些消极的熵流实际上不能形成新的有序,而是逐步趋于平衡态,这导致青年价值观有序系统的破坏。所以,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大量负熵(积极信息)的流入,才能使价值观系统朝着有序、有组织、多功能方向进化。

就在一部分人还在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担忧时,改革开放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理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定性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丰富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抵御来自西方错误思潮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渗透的同时,价值观主体(青年)意识方面虽然也出现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为本位”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拜金主义价值观,但更多的是诸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探寻自我的价值和存在、善于“发展”和“创新”、善于“自我肯定、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自觉思考。这些都促使社会集合中潜在的精英层随着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显示出更理性地契合着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更清晰地辨别好坏、是非,主动从外界吸收积极的信息和能量(负熵),抵消自身价值观系统中的正熵,使个体价值观系统逐步从无序向新的有序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青年群体比一般社会群体更前瞻、更敏锐、更成型、更具有时代感和代表性的特质。

(三)多元思潮的互动:系统各要素非线性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的第三个特征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各个要素之间产生了有序协调和多向互动关系。由于这种协调和互动是非线性的,其结果也必然是多样化的。如果没有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下的整个系统,在多元思潮背景下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非线性作用,即多元思潮中的负熵流动,耗散结构理论是不成立的。

因为在线性平衡状态下产生的自组织是不可能有新的有序结构的出现,只有非线性远离平衡态的子系统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4]。因此,非线性是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内在动力。而这种系统内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需要通过青年价值观与西方多元思潮的互动实现的。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通过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媒介等多种途径,在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加快相互流动时,促使价值观超越国界,成为世界范围内随意流动的漂浮物。在各种思潮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博弈也在此消彼长地进行着,强者在这场博弈中显得越发有生命力,给有着中庸传统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另外,价值观等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路领跑的今天,其价值观念和多元思潮必然会像经济元素一样逐步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似乎全世界都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观作为标榜。西方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使青年价值观发生变迁。但西方思潮中的本位主义、享乐主义、物欲观念和消费主义等所宣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所宣扬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鲜明比对,在这种比对中,青年的人文精神有些失落、理想信念有些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所缺失。这导致有些青年最终因贪图享乐而忘记应与他人同甘共苦,因缺乏意志和刚毅精神而弱化勇于担当的信心和信念;因自私自利而没有了自我牺牲、团结互助,甚至愿为他人而战、而死的集体情感[5]。但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国家价值观领域必然会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西方价值观更注重对个人和自我的强调,这种宣扬自我价值观的理念对本位意识缺乏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促进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帮助青年从自我的主体选择出发,树立自觉、自信、自主、自强的价值观,学会用理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和评价世界,用正当的手段追求正当的私利,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为形成个性张扬、个性独立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以促进适合时代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从1986年的中央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到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建设问题的决议,再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决定一方面体现着我国在文化层面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西方思潮对我国公民的影响越来越大。跨越两个世纪的思潮较量从未停止过,有人权观的斗争、有科学与迷信的辨别、有分配方式的争辩、有知识经济是机遇还是挑战的博弈……这一切似乎都在使青年的思想发生激烈碰撞,使青年面临思想抉择和定位,最终形成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态势,我国青年在吸收西方思潮有益成分的同时抵制各种腐朽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多元思潮的渗透与中西方思潮的互动,使得青年在选择与舍弃的过程中发生价值观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实现外在与内在的融合、整合、和合,最终形成了与改革开放前“同质程度高、没有个性、单一的、政治化和道德化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系统。这种价值观系统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推动事物发展、变化功能的。

(四)认知异化的驱动力:涨落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变量和行为因受到外界干扰后发生偏离,导致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使系统从无序到新的有序。本文中主要是指青年个体在多元文化和思潮的接受和被接受之后,在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价值观可能发展改变或转向,形成与原来不一样的价值观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重大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3月,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下发后,青年人更多的是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等9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后,“五讲四美”成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价值选择和追求;1981—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五连冠”的殊荣后,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成了那个年代青年人奋斗的标杆和成长的动力;党中央号召青年向张华(1982年11月)、张海迪(1983年5月)、赖宁(1990年10月)学习后,为他、利他成为很多青年人的价值标准;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又成为许多青年人的行为准则[6];2005年6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①“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参见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06-21)。的概念后,青年一代开始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在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7]中永葆党的先进性,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高度肯定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和未来重要性之后,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陡然增强;孔繁森、焦裕禄、方永刚、任长霞、杨善洲等一代代领导干部先进事迹出现以后,更多的普通人把他们当作自己效仿的对象……这一切与青年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都在时刻影响和改变着青年的思想、行为、认知和理念,引起价值观系统的涨落。

与此相伴随的还有非理性主义思潮(包括以“欲”为特征的弗洛伊德主义和以个人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相对主义思潮(包括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思潮(主要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给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等“属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全球主义思潮(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并探讨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多元的西方社会思潮,使广大青年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熏陶的同时,对洛克、卢梭、尼采、弗洛伊德、叔本华等西方思想家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青年在探寻生存和发展真谛的同时,接受了西方思潮中的积极成分,抵减青年价值观系统中的消极成分引起青年价值观系统内部的大震荡(巨涨落),促使其趋向于新的平衡态和有序结构,②这一过程就是耗散结构理论的第四个特征——涨落。实现价值观的阶段性变迁,成为青年认知异化的驱动力。

二、青年价值观变迁的流

在分析社会变迁、主体意识觉醒、多元思潮互动、认知异化等导致价值观变迁的因素之后,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特征对青年价值观变迁的走向作大胆的预测,可以得出:

(一)青年价值观变迁必然是更加开放的

青年价值观变迁必然与社会变迁形成互动关系,与社会发展一样将变得是更加趋于开放、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接纳性的。因为信息时代的能量和信息是相互流动的,青年价值观系统将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摄入而变得更加有接受的能力,整个价值观系统都将是“开放的体系”。

(二)青年价值观变迁必然是更加复杂的

因为在价值观这个庞大的复杂体系中,当外界的能量和信息越过一段时间以来处于某种稳定状态的区域之后,价值观内部的一些子系统(例如认知、行为、感觉等)开始变得不稳定,出现了价值观系统分支(多样化)现象。随着价值观系统开放度的进一步增加,系统还会出现高级分支现象,导致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伴随着林林种种的思想、主义的不断涌入,青年价值观系统中必然出现价值观的多项选择,一段时间内都将困扰着青年人自身,使其难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分析。

(三)青年价值观变迁必然是更加有序的

青年价值观变迁必然随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激烈碰撞而发生涨落,某些事件可能会导致青年价值观系统发生内部系统的调整,从而表现出外部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价值观变迁在开放的系统和远离平衡态的状态下,形成“涨落有序”的价值观系统,代替了原来的价值观系统。这个涨落有序”的新价值观系统是比原来的价值观系统系统更复杂,但更有序的高级系统(在价值观的层次、水平上都将比原有系统更高)即耗散结构。

(四)青年价值变迁必然是无限演化的

当涨落达到有序状态后,并不代表这种有序是永恒不变的,它将接受更大的来自外界信息和能量的挑战。随着系统开放度进一步增大,青年价值观系统必将进入一个耗散更大的混沌状态,并在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系统再度出现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然后“通过涨落的有序”,并经历更长的、开放度更加增大的无限演化过程,最终形成耗散结构。这种耗散结构仍需要更多的来自外界的负熵(物质、信息和能量)才能形成新的有序系统,即增加耗散。但是,这个新增加的耗散仍是一个无限演化的、没有最终定式的系统,这个系统又在新形成的有序结构基础上确定了更高的目标来引起所需负熵的增加。这种依次逐步的演化,使价值观系统不断的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从低级状态到高级状态。

三、结论

用耗散结构理论考量青年价值观变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社会的变迁,外界信息和能量以不可阻挡之势大量涌入,导致价值观变迁呈现开放的状态。对此,不能靠简单的堵截。既然价值观变迁是与社会变迁形成互动的,那就要以历史的、发展的、客观的、平常心视度看待价值观的变迁,看到已然出现的代际价值观的变迁[8]。青年主体正是在这种熵流处于活跃的远离平衡态的状态下开始觉醒,西方思潮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促使价值观各子系统呈现出非线性作用,当这种互动和非线性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产生振荡及涨落,最终形成新的有序的价值观系统,完成价值观的阶段性变迁。而这种变迁无疑是开放的、复杂的、有序的、无限演化以至无穷的。青年价值观系统的构建必然要在充分尊重和关注个体需求基础上,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回答个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的哲学之思。在耗散结构理论的指引下,人类的思维更加活跃和扩展,青年价值观也必将朝着更开放、更复杂、更有序和无限演化的方面发展。

[1] 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参考资料:“第五代人独白”[J].中国青年研究,2002(3):21-24.

[3] 于俊如,史佳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2-38.

[4] 梁继峰,吕莉媛.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122-124.

[5]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6] 荆惠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1978年11月—2006年12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胡建成,改变中国命运的船——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M].杭州:浙江省人民出版社,2011.

[8] 廖小平.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代际价值观变迁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思潮变迁价值观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清潩河的变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