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向职业英语转身的思考
2012-08-15赵娜
赵 娜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吉林省 吉林市 132013)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依据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强调能力本位,反映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差甚远,学习与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所获取的知识及专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形成较大的差距。这一现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要改变这一现状,使课程更富于活力和生机,培养出合格人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联系工作岗位,注入职业要素与实践要素,实现向职业英语的转身。职业英语,顾名思义,是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是为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准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工作中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职业素质。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未能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效结合,很难满足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课程设置单一,基本上是两个学期基础阶段的必修课,课时120节左右。课程设置不足,又缺乏与基础英语的合理过渡与衔接,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相关职业英语学习的需要,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刘黛琳等2007年底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1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调查报告表明: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依次是37%,41%,45%)至今都没有开设行业英语课程;有些院校即便开设了,也往往存在着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合理过渡与衔接问题。
常见的还是课本、粉笔、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中心,以应用能力考试为目标。培养的学生听说写译能力较差。除了每周4学时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外时间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更谈不上网络课堂和自主学习。没有很好的体现多媒体、网络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1]
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毕业于师范院校,没有行业实践背景,实践经历、经验与技能,离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教材不能适应职业英语教学的要求。体现为:仍然按照话题或语言知识组织教材,与工作实际、与未来职业有一定的差距,使教学中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这些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不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影响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不符合实践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不与专业挂钩,不能有效服务于专业教育和职业应用,那么就不能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找出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有着不可言喻的意义。
2 职业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
职业英语教学的初衷是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和未来职业所需的语言技能。要顺利开展职业英语教学,可以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队伍和教材配置等方面入手。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方面,在保证学习者获得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与行业英语有机结合,要体现与职业所需的结合。分为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阶段。对于学期与学时设置,选择2学期基础英语加1学期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第4学期以选修的形式展开,连续4个学期的递进课程体系,环环相扣,确保学生不间断地学习英语。
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和简单涉外活动的英语交际能力,听说读写译根据学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为行业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学习行业英语相关的内容,以培养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语言应用能力。
行业英语不是专业英语,而是搭建基础与专业的桥梁。通过行业阶段帮助学生熟悉各行业典型场景与工作流程,训练职场环境的英语交际技能,以实现进入专业英语学习的自然过渡。专业英语不是英语学习和专业方面常用词汇的简单叠加,而是依据各专业涉外业务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特定专业领域的语言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2)教学模式的优化。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上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以学生亲身实践为主,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网络资源与教学软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互为补充,通过课外实践和网络学习拓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应用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方面,通过英语角、校报英文专栏、学生英语社团、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歌曲大奖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英语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空间。指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听说训练、角色扮演和职场实训等各项活动。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提供自主学习系统、语言学习系统、视听说多媒体资源库等学习软件和学习资源,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发展。
(3)专业化教师团队。我们知道,职业英语教学会对师资配置提出全新和更高的要求。纯学科型的教师显然不能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思想和心理上要做好准备,提高与此适应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一部分教师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
多参加学术会议、短期培训,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然后鼓励自己在教学中积极践行和应用交际、任务、项目法、分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并适当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在教学方法上提高和改进,适合学生潜在的职业可能,才能从实质上实现公共英语向职业英语的有效过渡。
提升“双师”素质,适应职业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职业英语的职业性、实践性,要求教师应有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专业教师合作,相互帮助,丰富专业知识;尝试做一些例如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实践性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增加实践经验。
(4)教材的配置。职业英语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现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持。职业英语教材应职业、实用性相辅相成,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学会职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获取职业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体现职业英语理念的教材要有以下特点:
紧扣学生的职业方向,选出实际应用的工作素材,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有更大的相关性。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场景设计教学内容,完整呈现工作流程。配有PPT助教课件、学习光盘,辅助教学与学习,提供更多资源。语言技能、行业知识相得益彰,书中涉及的行业知识深浅适度,语言知识要言不烦。
此外,教材应尽可能让行业专家和有关各方面如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职教专家共商方案,合作编写,为高职学生量身打造,做到专业学习、语言训练与职业活动有机融合。不仅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更为学生达成职业目标提供支持,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与职业结合、与行业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
3 结语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以及学生都对我们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含义:关注与学习者将来职业的相关性,关注未来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需要,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的特色。
与之相适应,课程设置上基础、行业、专业英语层层递进;教学模式上构建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模式,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促进教师发展,培养双师结构团队;编写满足职业能力需求的英语教材,使语言与职业相结合,真正实现学生“课堂学的”变成“工作用的”。让英语教学真正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插上一对翅膀,迎来高职英语教学的满园春色!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6):77-83.
[2]凌来芳.基于职业需求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4-96.
[3]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7(4):4-7.
[4]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