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计与实践

2012-08-15刘昌明张光明

关键词:土建类工学应用型

刘昌明 张光明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

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计与实践

刘昌明 张光明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

为适应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土建类人才,高校应据土建行业特点和地方需求,探索应用以“合作教育-工学交替”、“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自由创作-学生工作室”等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创新实验区,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基本技能、较高素质的土建类应用型人才。

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承担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编号20092770]和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教学研究项目“土建类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208]项目,项目组根据建设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认真研究并实践了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的与意义

(一)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的

一是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适应性。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研究如何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

二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增强应用性。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三是改革教学内容以增强实践性。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推进教学内容、手段的现代化。

四是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以增强竞争性。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攻关能力。

五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以增强科学性。切实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意识,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更新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培养土建类应用型人才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研究,正是要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培养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思想先导性作用。

二是有利于明确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金融危机的冲击,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为尖锐的课题,就是如何提高人才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面对这一难题,建筑高等教育如何进行改革?理性的做法就是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设计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客观需求,要求土建类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转换人才培养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和培养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三是有利于提高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与原则

(一)基本理念

土建类各专业,应当坚持全面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开发相结合,按照“工学交替为途径、全面发展为宗旨、实践应用为基础、设计创新为灵魂”的办学思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土建类应用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应用至上、科学发展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总要求,通过合作教育等途径,努力培养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土建类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原则

培养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以往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弊端,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路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增长经验和见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和本领,在实践中成长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试验

(一)设计并实践“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

“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是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是具有“知识+能力+品格”的三维人才[1]。这种人才的特点可以表述为:

W人才(X.Y.Z.V…)=∑(X知识+Y能力+Z品格+…)·∑V社会环境

X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Y能力学习能力+设计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

Z品格科学精神+协作精神+开拓精神+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挫折意识

“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即“7+4工学交替”模式,包括7个理论学习学期,4个工作学期(其中3个暑期工作学期,1个毕业设计综合实践学期)。四个工作学期分别用“工学交替Ⅰ-Ⅳ”表示。每一个工作学期都有明确的实践侧重点:工学交替Ⅰ-见习工人;工学交替Ⅱ-见习工长;工学交替Ⅲ-见习项目经理;工学交替Ⅳ-综合设计。

“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的操作要领:(1)成立“合作教育-工学交替”领导小组,实现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分专业、分年级组建“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指导小组,每组6~12名以上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同时与合作单位和校外工程实践导师沟通。(2)改进工学交替工作流程:前期联系—动员布置—学生自己联系或集中安排—落实校外导师—中期巡查—收集成果—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总结表彰。(3)采取固定合作教育基地与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的资源利用模式。在保持与油田合作关系的前提下,与更多的地方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规划院所、施工企业、监理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改革试验,保证工学交替生产实践环节的落实。

“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试验后,效果明显。15年来共有6261人次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实践,获得工程实践经验。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逐年提高,目前达到82%以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人数逐年提高,仅2010年就有17名同学获奖;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由2005年的5%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19%;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反映,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工学交替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进步快”,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设计并实践“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

在总结推广“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利用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的有利条件,把设计研究院作为实践基地,构建了“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实训。这一模式的主要思想是适应“工程教育回归”趋势,培养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增强学校为地方建设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工程运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工程咨询能力等。基地实训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主要依托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及合作教育研究单位。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勘察设计乙级资质、规划设计丙级资质,拥有22名具有国家注册证书的教师和一大批外聘的兼职实践教师。

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运作机制是:院院一体,双师指导,现场教学,工程实训。基地实训的基本要件:确立一个理念:育人为本;具备一个平台:设计研究院;遴选一批导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一套制度:实行支持、规范与奖惩制度[1]。

基地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勘察、测量、基坑支护;规划、建筑设计;结构、水电设计;招标投标、工程造价;施工监理。

基地实训的能力目标,侧重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工程沟通说服能力、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基地实训的运行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采取师生自由组合,构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团队,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受到实训。二是按照项目进行人员竞聘,形成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团队,使学生感受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实际运作,包括建筑方案制作、施工图设计、结构设计、概预算编制、投标技巧的运用、以及解读方案谈判说服能力的训练等;也让学生能够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直接参与操作,感受工程勘察和施工监理对主体工程技术能力、业务素质、工作态度以及协作配合等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团队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品格。三是把实际工程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与学生组成“毕业设计-生产”合作组,学生从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合作,既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又完成工程项目设计,把实践教学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导师和项目组,配合导师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不仅学到设计理念和技能,还能获得适当的经济收益。

试行这一模式以来,各项目组按照设计方案,创造条件吸纳学生参与工程测量、勘察、规划、设计、监理等实践,先后有一百多个项目,吸纳200多人次学生参加了新农村规划测量、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工程监理等工作。这一模式,不仅在学校设计院可以实行,而且在校外社会上的设计院也可进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实习勘察、设计院所或监理公司,参与实际工程运作,获得实际锻炼,学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三)研究并实践“自由创作-学生工作室”模式

为了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寻找到适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项目组又研究和试验了“自由创作-学生工作室”模式。学院专门装修了一个96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学生工作室,供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使用,让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与有科研、设计项目的导师结合,从事实际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建筑方案、规划方案创作,为他们创设一个固定的创作讨论空间,一个自由组合、自由发挥的环境。

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师生自愿组合、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我开发,重在能力培养。

操作要领是突出一个宗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创造一个空间:构建学生工作室;遴选一批导师:有研究课题、有指导热情的教师队伍;制定一套办法:管理办法、资助奖惩办法等。

能力开发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科研选题设计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研究成果表述能力、团队协作攻关能力。

具体运行方式,主要有参与式: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申报式: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自由式: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竞赛式: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同学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开展自由创作,获得锻炼与提高,取得可喜成果。

上述三种模式相互协调,各有侧重。模式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模式二重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模式三重在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种模式同时运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造就“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进步快”的高素质土建类工程建设人才。

[1]刘昌明,曾磊.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5).

责任编辑 袁丽华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TU-4

A

1673-1395(2012)08-0121-03

2012-05-20

刘昌明(1955-),男,湖北天门人,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人才学研究。

猜你喜欢

土建类工学应用型
“新基建”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盐工学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学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诉求的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