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流行语的分类与兴衰机制
2012-08-15林巧英
林巧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 350300)
日语流行语的分类与兴衰机制
林巧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福建福清 350300)
从语言经济原则、模因论及语言的美学功能等角度,对日语流行语的兴衰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日语爱好者了解日语流行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语流行语,并应用于跨文化交际。
日语流行语;美学功能;兴衰机制
国内学者对日语流行语的探讨更多聚焦于日语流行语的种类、产生原因及功能分析上,还有个别学者从语言美学功能的角度分析日语流行语的语言功能。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图对日语流行语的分类进行剖析,重点关注日语流行语的兴衰机制。
一、日语流行语的分类
日语流行语的分类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流行语的分类不像自然科学对物种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分类那样,需要对其本质特征或复杂表象做严格的甄别和深入的分析;也不像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现象和概念,存在边界的模糊性和不可穷尽性问题。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其分类标准常因学者们各自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而异。如按流行语的词形特征来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缩略语、片假名化语、字母化语、混合语、数字化语等;有的学者根据流行语的表现形式、传播时间、空间及范围等,将其分为口头流行语和媒体流行语,泛流行语和行业流行语,大众流行语和群体流行语,广域流行语和局域流行语,季度、年度流行语和时代、世纪流行语,历史流行语和现实流行语等。从美学特征看,日语流行语具有三美:激扬美、风趣美、修辞美,那么相应的,我们似乎也可以将日语流行语分为激扬型流行语、风趣型流行语、修辞型流行语。[1]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原因、产生的背景等因素来分类。其实,哪种分类标准更具科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分类能为我们探讨流行语的兴衰机制带来什么启发。
二、日语流行语的兴衰机制
(一)从语言经济原则看日语流行语的兴衰
语言经济原则也称省力原则,最早是由Zipf提出来的。他做了一项关于木匠与斧子的实验。观察发现,如果木匠的工作台上同时摆放几把斧子的话,距离木匠最近的那把斧子肯定是木匠最常用的,即木匠总是把那把最常用的斧子放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来回取斧子的力气。他将这一发现推广至人类的所有行为,并据此解释人类语言所固有的经济性。语言经济原则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人类总是倾向于用尽可能少的词素、单词、短语或句子来尽可能多地传递信息。体现在日语流行语中,大量缩略词为年轻人所青睐就是很好的例证。现代日本社会,年轻人用语中甚至出现过度省略的倾向,如大量使用字母缩略语。
人类都有省力倾向,语言经济原则对于日语流行语中大量的缩略词有很强的解释力,对于缩略词的出现和流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分经济却可能导致一些流行语注定只能昙花一现,因为有些流行语由于过分省略而导致过于抽象或一词多义。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经验出发,预测到这些词语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消亡或慢慢淡出流行语的舞台。总之,语言经济原则既是流行语生成与传播的主动力,又是流行语消亡的潜在因素。
(二)从模因论看日语流行语的兴衰
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则通过模仿而传播。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就可称为模因。语言作为模因,其生命力取决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否得到认同,从而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的模因一般是强势模因;反之,就是弱势模因。模因要被人们普遍地模仿,必须具有下述特性或其中的一种: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及权威性。
模因论对日语流行语的兴衰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1]有些日语流行语因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长久流传,而且因其具有普遍的指导性甚至于成为谚语、格言,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日语中的谚语除了本身表达较为形象、生动外,更因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而长久流传。作为流行语,时尚性显然是其显著特征之一。有些词语由于新颖别致、新奇刺激而极富时尚性,这是它们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然而,具有时尚性也就意味着具有时效性,这是大部分流行语在昙花一现后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时尚性通常还意味着流行范围较为狭窄。权威性是语言模因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信息如果具有权威效应,就会得到人们的复制、传播,从而形成模因现象。”[2]越具权威性的人或物,其模因就越显强势。领导人、名人所使用的一些新用语或权威工具书所收录的新词汇、短语等,大都具有极为强势的模因,这是流行语得以迅速传播、持久流行的重要因素。
(三)从语言的美学功能看日语流行语的兴衰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由其特定社区所共享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所构成的,这些符号是语言得以实现其交际与认知功能的物质形态,更是语言实现其美学功能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语言的美学功能是建立在语言的物质形态之上的。一些特定的语音、文字及这些语音、文字的组合与重构所产生的修辞效果常常赋予语言极强的美感。朗朗上口、幽默诙谐、切中时弊的具有美学特征的新语汇,都可能成为迅速得到传播并长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流行语[2]。
语言的美学功能是语言生命力的要素之一。具有很强美感的流行语常常可以长久传播或以变异形式传播;相反,那些美学价值相对较低的流行语则可能渐渐消亡,如发音比较拗口、词汇或语义内涵不丰富、缺乏修辞学价值的流行语等。
三、结语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日语假名的表音性使其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较具灵活性,更由于日本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剧烈变化和发展,日语流行语正以空前规模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日语流行语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全方位、系统性地描述或预测日语流行语的兴衰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从流行语自身的特点,结合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我们还是可以略窥端倪的。从语言经济原则、模因论及语言的美学功能等角度,探讨日语流行语的兴衰机制,有助于日语爱好者了解日语流行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语流行语,并应用于跨文化交际。
[1]李娜.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日语教学方法[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1).
[2]叶雪英.论日语格助词的感情色彩——以格助词「に」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2(1).
责任编辑 强 琛E-mail:qiangchen42@163.com
H36
A
1673-1395(2012)08-0083-02
2012-05-17
林巧英(1977-),女,福建福清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