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译本看对话体翻译的前景化

2012-08-15任晓霏

关键词:雅各辜鸿铭文体学

李 杨 任晓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从《论语》译本看对话体翻译的前景化

李 杨 任晓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借助一定的语料分析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见出各译文文体突出方式的相似处和不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见出两译文的语言特色、文体前景化特征以及两译者翻译理念与风格的异同。

论语;对话体;翻译;前景化

功能文体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和论辩学,韩礼德的《语言功能和文学文体学》给功能文体学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后来韩礼德的高徒张德禄把功能文体学的理论放入系统语言学理论的大框架中去理解和分析文体。功能文体学的基本框架包括文体产生的动因——语境与文化因素,语言的基本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以及文体产生的方式——失衡、失协突出和相关标准的建立。笔者从文体产生方式的角度考察《论语》的英译。

一、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是功能文体学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为研究文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方法。前景化中的前景是与背景相对的。这一词最初源于绘画,意为让需要突出刻画的人或物处于画面突出的位置即前景,其他的人或物则构成背景。后来这一概念被用于文学语言和文体分析,“它指一种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东西的前景化,或从背景中突出的技巧。被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上的偏离,而背景是人们一直接受的语言系统。语言可看作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而‘突出’是违反这套规则,是出于艺术目的的偏离”[1]。这种突出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子以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上。

“所谓‘潜在的文体特征’都是突出的特征,但突出的方式并不同。”[2]韩礼德从功能的角度对突出的方式做了系统的归纳,并把突出特征分成两类:失衡和失协。失衡是数量上的突出,强调数量的偏离,是肯定的,建立常规,强化常规;失协是质量上的突出,强调质量上的偏离,是否定性的,违反常规的。然而并非所有的突出在文学作品中都具有文体的前景化特征。韩礼德认为,突出是“指语言的显耀现象,是语篇的某些语言特征以某种形式凸露出来”,前景化是“有动因的突出”。由此他提出了相关性准则,用来区分那些他称之为前景化的语言结构和那些不是前景化的语言结构。对此,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相似的见解。申丹认为,前景化“涉及两种互为关联的文体技巧:一是作者为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主题意义而有意违背或偏离标准语言或语法(这属于性质上的前景化),二是作者出于同样的目的而频繁采用某种语言结构(这属于数量上的前景化)”[3](P91)。张德禄则归纳为:“是否适合情景语境,是否在情景语境中有一定功能,或者在文学作品中是否与表达作品的整体意义相关,是鉴别突出特征是否是文体特征和在多大程度上是文体特征的标准,称为‘相关性标准’。”[4](P12)

二、对话体译文的前景化

(一)对话体译文的失协

通过考察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译文,可以发现,在辜鸿铭的译文中,性质上比较突出的前景化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形式上,辜鸿铭常常以章节合并和拆分的方法对原章节进行调整,即将《论语》中原本的两个章节利用过渡词连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单元,或将原本的一个章节拆分成两个单元。例如,对《论语·为政》弟子及时人向孔子问孝,辜鸿铭将其翻译成:“A noble of the Court in Confucius’native State asked him what constituted the duty of a good son”,“A son of the noble mentioned above put the same question to Confucius as his father did”,“A disciple of Confucius asked him the same question as the above”。[5](P8~9)即用“the same question”的代指手段,将原本几个章节重新构成一个篇章,而理雅各则采用异化手法直译其内容:“Mang Wu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Tsze-yu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Tsze-hsia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6](P157)同时在形式上,辜鸿铭还采用了诗化的翻译手段,即将原本的日常行文译成了诗体,如在翻译《论语·学而》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时,辜鸿铭翻译成:“A disciple asked Confucius for th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verse:‘Her coquettish smiles,How dimpling they are;Her beautiful eyes,How beaming they are;O fairest is she,Who is simple and plain.’”[5](P16)理雅各则译为:“Tsze-hsia asked,saying,‘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passage-’The pretty dimples of her artful smile!The well-defined black and white of her eye!The plain ground for the colors?’”[6](P157)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辜鸿铭大量删除了对西方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地名人名,或者用西方人比较熟悉的地名人名等相关内容进行替换或解说。如上例中,辜鸿铭省去了孟武伯、子游、子夏的人名,而用“A noble of the Court in Confucius’native State”、“A son of the noble mentioned above”和“A disciple of Confucius”的短语归化了它们,并把“《诗》云”也省略掉,这在理雅各的译文中则直接体现出来了:“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正如辜鸿铭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英语读者的陌生和古怪感,只要可行,我们都尽量去掉所有那些中国的专有名词。”[5](P16)

(二)对话体译文的失衡

我们从理雅各和辜鸿铭各自译文中随机抽出十组译文,利用软件Antconc3.2.1对其词类数、词符数和前20个高频词及比例情况做了相关研究。

以下是两译本的词类数、词符数和前20个高频词及比例情况。在理雅各的译本中,词类数401个,词符数997个,词类/词符=0.4022;the:71,to:54,of:36,and:29,said:22,be:18,in:18,he:15,his:14,master:14,i:13,is:13,him:12,not:11,a:10,them:10,by:8,my:8,they:8,tsze:8。在辜鸿铭的译本中,词类数446个,词符数1257个,词类/词符=0.3548;the:99,to:54,of:51,and:39,in:30,a:21,be:19,i:15,people:15,Confucius:14,for:14,is:13,he:12,great:10,my:10,that:10,them:10,it:9,said:9,was:9。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在同样原语言文本的情况下,辜鸿铭在选用词类和词符上都远远超过了理雅各,这说明理雅各用词比较精炼,句法结构比较紧凑;通过词类和词符的比例又可以知道,在单位词符内,理雅各的词类要比辜鸿铭的多,这说明理雅各在选词上较灵活,语言较书面正式,辜鸿铭所选词则比较单一,口语性较强一些;通过人名“tsze”——“子”(如子路)的翻译可以发现,理雅各采用了异化和直译,而辜鸿铭译文中则很少有原文的名字,大多采用归化和意译,用其他形式替代了;从“and”的使用中可以看到,辜鸿铭比理雅各多用了十个,这说明辜鸿铭译文更强调篇章的概念,及篇章的内部联系与结构;在选词偏好上,对“(孔)夫子”或“子曰”中“子”一词,辜鸿铭常用“Confucius”,而理雅各则常用“master”,这体现出不同译者的个人翻译习惯。

总之,韩礼德的文体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文体学分析框架,为文体学和翻译文体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

[1]崔海光.前景化概念与文学文体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6.

[2]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

[3]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Ku Hungming.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M].Shang Hai:Kelly and Walsh,Limited,and at Hong Kong-Yaokohama-Singapore,1898.

[6]James Legge.The Chinese Classics:Volume I[M].Taipei:Smc Publishing Inc,1991.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H315.9

A

1673-1395(2012)08-0077-02

2012-06-2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07)

李杨(1987-),男,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雅各辜鸿铭文体学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最尊贵的中国人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清末辽阳李雅各教案始末
论马修·阿诺德对辜鸿铭文化思想的影响
佛典譬喻经语篇衔接方式的文体学考察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