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2012-08-15王翼
王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王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灵魂,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同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做个简要的梳理,认为阶级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被称为国家的灵魂,它不仅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众所周知,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一直没有改变,因此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走进越来越多学者的视野,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如同意识形态一样,对于什么是意识形态安全,学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在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中学者们也没有对其形成一致性的界定和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牢固地位,它能够抵御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一些威胁,使其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有的学者则从意识形态安全包含的具体内容来进行解释。笔者较为赞同第三种观点,即通过意识形态自身合理化或合法化的角度来解释意识形态安全。虽然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但合法化的提法更多的是立足于社会成员角度,即群众对意识形态合理性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这更加符合意识形态自身的属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功能就是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根本途径就是统治阶级不断宣扬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以求取得最大多数民众对其统治的支持。在封建社会,“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等级制度思想就常被统治阶级强化宣传,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语境下,我们说“意识形态”遇到安全问题,无疑是指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的图谋,而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争夺群众基础;而国内由于处于社会剧烈转型期,导致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一些阶级的地位下降等社会问题,从而产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不足。因此,将“意识形态安全”和合法化联系在一起进行解释和界定在一定程度是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环境的。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同视阈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总体说来,学者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大致来自三个方面:国家安全、制度安全和民族凝聚力。上述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并在以下几点学者们构成了阐述的重点。其一,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后盾,是社会其它各个方面安全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遭到蛀蚀,那么国家安全则无从提及;其二,认为敌对阶级之间往往从意识形态入手来达到改变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目的,任何政府都把维护既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当作自己的首要的职责,都不允许外部势力或国内被统治阶级破坏或改变由统治阶级制订的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国家制度,否则国家性质将有改变的危险;其三,认为民族意识形态的安全高于民族肌体的安全,没有统一、安全的意识形态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容易土崩瓦解的民族。
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虽然它属于“没有硝烟”的领域,属于维护国家稳定的“隐蔽手段”,如今却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花大力气去建设和维护的重要领域,因为它同时也是攻击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苏联解体正是因为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所导致的恶果,这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政治经济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意识形态在维护国家安全时,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学者也相应从不同的视阈对我国目前意识形态安全状况做了审视。
一是社会思潮、理论与意识形态安全。在社会思潮方面,学界一致认为,目前日益增多的社会思潮,特别是一些错误的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例如,一些别具用心的西方思想家鼓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对此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终结论”实质是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其本质是要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以此来“淡化意识形态”或“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西方价值观的统治地位[1];而在涉及一些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时,有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其根本立场是主张产权私有化和西方式民主,反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意识形态通过向其他国家布道所谓的“普世价值”,使得他国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都受到损伤,甚至消弭,以达到服从于西方大国摆布的目的,这显现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的图谋,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
二是市场经济与意识形态安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最终目标,在这一时期,我国从经济结构到阶层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经验不足,由此所造成的经济与道德的对立、整体与个体价值的冲突,这些都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挑战。[3]
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文化领域正是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界也一致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一些不良文化以文学、影视等作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形成冲击,“不仅加深了人的异化,也威胁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4]
综上,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问题,但是通过简单的梳理不难发现,很少有学者从阶级阶层的角度来讨论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目前,我国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阶层,并且由于众多原因引起了各阶层间地位的差别和利益需求的多元化,进而引发了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阶级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无疑是值得关注和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
对于我国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学者们也就如何进行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学界一般认为,首先,意识形态是需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内涵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认可度,进而维持自身的安全,因此有学者指出时代性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认为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对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系与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脱离了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导致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巨大鸿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5]
其次,在意识形态不断自我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里,还要特别注意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阶级性。因此有学者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阶级基础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广大工人和农民阶级的利益,消除普遍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失落感和相对被剥削感。[3]
再次,在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学者还指出需要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关系,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就必须始终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性的社会思潮,既要尊重不同的社会文化,吸收其合理成分,又要扬清去浊,摒弃其糟粕元素。
笔者认为,在新时期,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就需要特别注意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要抵御来自国内外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稳定的挑战,更离不开坚实的阶级基础。21世纪初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爆发了“颜色革命”,而“颜色革命”往往最终导致“街头政治”从而迫使领导人下台。波兰、匈牙利等一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在这种“街头政治”的冲击下瓦解的。然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权却经受住了“街头政治”的考验,在内外忧患的恶劣环境下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简单地说,查韦斯政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起死回生,主要就是它赢得了委内瑞拉人民,特别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坚实的阶级基础是查韦斯政权最可靠的后盾。
夯实阶级基础,必将成为在复杂环境中能否有效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和又一有效途径之一。要使意识形态获得我国大多数人民的支持,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首先,公平正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是始终贯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的价值维度,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中国,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理念和理想,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根本思路。在处于政治经济转型,困难重重的特殊时期,不遗余力地在全社会推行公平正义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共识与认同,更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首要保障。
其次,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地宣传和理论形式的探讨上,脱离了人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不可能赢得广泛的支持的,只有帮人民群众解决了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问题,才能逐渐实现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赢得最广泛的阶级基础的支持。因此要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积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从而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赢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民所认可,愿意自觉共同践行的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无疑是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深入人心,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
[1] 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5).
[2] 王岩,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3] 田改伟.市场经济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2006(2).
[4] 徐海波.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4).
[5] 王存福.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1(1).
D616
A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CXLX11_0164)
王翼(1983-),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