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非均衡思想论析

2012-08-15

关键词:战略区域经济

张 敏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邓小平非均衡思想论析

张 敏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其中包含丰富的非均衡思想。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强调发展必然是坚持中国基础,从而赋予这一思想鲜明的实践特征、时代特色。其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一条主线;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是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并积极探索其解决路径,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在新的条件下客观、全面解读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坚持并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非均衡发展战略;科学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邓小平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把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参照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经过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逐步形成了具有实践特征和时代特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并且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过度非均衡的成因及解决路径。因此客观、全面解读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一条主线

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有些人因此认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悖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将非均衡作为一种发展手段,实际上是经济规律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之所以出现人们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性认识,主要是由于对非均衡及其发展战略没有全面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邓小平的非均衡思想中蕴涵着对非均衡发展的科学认识。

首先,邓小平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认识是全局性的、整体的、长期的,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短暂的。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富带动后富、点面结合、“台阶式”发展等战略构想,这些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经济全盘把握、通盘思考的结果。尤其是其先富共富论、“台阶式”发展战略带有典型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非均衡发展意味着承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和缩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是要促进不同的区域经济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把全国经济的统一性和区域经济的特色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邓小平主张的非均衡发展不等于两极分化,相反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收入分配领域盲目地追求均等化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这种人为的均衡只能是低水平的均衡。非均衡发展要求正视差异,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邓小平认为,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可以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这是必要和必须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要求。非均衡发展可能带来收入分配差异,但收入分配差异并不必然引起两极分化。“这种差别不能依靠主观认识而人为地去消除,相反应以这种差别为动力,造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在相互竞争中共同发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2]当然,应当强调的是合法、公平环境下的收入差异,而那些钻制度和法律的空子而形成的违法收入、灰色收入、垄断收入,以及由此产生两极分化则是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相悖的。

此外,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观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不矛盾。科学发展观虽然强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但其前提仍然是正视国情,承认问题,其本质是动力与平衡的统一。而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观把非均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它的实践特征和时代特色就是其科学性的最好说明。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和谐发展与缩小地区差异等同起来,把科学发展和非均衡发展对立起来。

相反,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基于对建国初期“均衡模式”的反思。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决定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建国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这种战略没有把均衡发展建立在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相反通过抑制东部、沿海优势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劣势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的、低水平的均衡,带有极强的主观片面性,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此外,该战略指导下的经济落后区域的生产力布局,事实上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的生产力布局,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因此,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改变旧中国遗留问题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社会经济落后的状况,是一种不甚成功的战略选择。

不仅如此,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正确判断是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由于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诸多原因,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将会长期存在。客观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可能同时、同步、同一水平的发展。邓小平构想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那时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277-278即,在社会经济普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承认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发展能力的不平衡,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在公平竞争中率先发展、首先富裕,并对其它区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产生“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相对均衡——非均衡”的增长和发展中,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1980年,邓小平精辟地指出:“要承认不平衡,搞平均主义没有希望。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国家才有余力帮助落后地区。”[4]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打破了平均主义的思维定式,把非均衡发展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非均衡发展模式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基础和物质动力,并仍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价值取向,这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从中国社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发达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看,中国社会仍将且有必要将非均衡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价值诉求。

二、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是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事物的发展有均衡、非均衡和失衡三种状态,均衡是相对的,非均衡是绝对的,而失衡则是极端的。当非均衡度低于一定程度时,事物处于均衡状态;当非均衡度高于一定程度时,事物处于失衡状态”,[5]由此可见,对非均衡“度”的把握关系着整个战略的走向。邓小平的非均衡思想中处处透露着总设计师对非均衡“度”的思考和把握。在阐述“两个大局”的思想时,他特别强调“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155实际上就是对非均衡适度性的最初阐述。1990年12月,邓小平在《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的谈话中又强调:“ 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针对沿海和内地的贫富差距指出:“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邓小平对时机的思考实质上就是对非均衡适度性思考的反映。他深刻地认识到差距是难免的,但如果差距悬殊,不加控制而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邓小平非均衡思想的成熟、完善,他进一步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这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首先,强调非均衡发展战略应分步骤进行。邓小平在“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及“台阶式”的跃进发展战略构想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点。邓小平“台阶式”跃进发展战略在目标上表现为“三步走”,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中简明地概括了“三步走”战略:“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3]251198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肯尼亚总统莫伊时的谈话中对“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作了简要的概括:“ 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3]166这一系列战略构想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时机的思考和度的把握。

其次,强调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渐进的,可控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发展中要突出重点、适度倾斜,当优势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逐渐向其它区域倾斜,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可控的。东部沿海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区域,在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位仍会保持,国家将继续发挥这些地区的优势,鼓励和支持这些区域增创新优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条件的变化,战略上要求不再单纯地把发展重点集中于东部:中西部的一定区域在条件具备时也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是渐进的,其强调的政策倾斜是可控的,根据倾斜的时限、范围、效应适时对倾斜度进行调整,也因此保障了这一战略中非均衡状态的适度性。

此外特别强调非均衡发展应是法治状态下的发展战略。发展中采用的非均衡战略以及出现的非均衡现象不能任其自然,置之不理。非均衡是法治状态下的非均衡。从邓小平非均衡思想的提出到这一思想上升成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制度的规范、法律的约束,是代议制民主条件下的产物。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至今,仍在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之下不断的发展、完善。

三、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非均衡现象的成因及解决路径,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特色

非均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动力机制和现实选择。但是,过度的非均衡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威胁政治稳定。因此,高度重视过度非均衡引发的失衡状态,积极探索过度非均衡的成因及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各国面临的直接挑战。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特有的经济结构和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非均衡现象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非均衡状态的成因变得异常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又带有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特征。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国家一度将投资的重点大幅度地向东部优势区域倾斜,我国东部地区由此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也获得了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导致了地区间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0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3641992 年,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3]373,等等,这些阐述表明: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观是全面和辨证的,他一方面成功利用非均衡的发展规律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向好发展,更可贵的是他能够在发展中正视问题,不断反思。

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非均衡现象的成因及解决路径,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特色,首先,他反复强调非均衡发展的“度”。邓小平对非均衡发展的“度”的思考主要体现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时间选择上。沿海何时帮助内地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不赞成过早过急,而是反复提到“本世纪末”,主张用“两步走”的阶段式发展战略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邓小平也不主张在20世纪 90年代就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而认为在达到“小康”目标后来解决比较适宜。总之,非均衡的“度”应根据实施非均衡的时限、范围、效应适时地进行调整,以确保非均衡发展在适度、可控的范围之内。

其次,强调“把蛋糕做大”是非均衡发展的目的。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以非均衡为手段来促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适度的非均衡是有益且必要的,过度的非均衡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需要矫正的。在邓小平时代,过度非均衡的具体表现即为东西部的地区差距及贫富差距超出了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其根源一方面在于劣势区域及弱势群体囿于种种因素的不发展,另一方面在于政府用于调节以求得人为均衡的资源仍不充裕。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做大”。

再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邓小平长期坚持的一条分配原则。邓小平已洞察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拉大的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寻求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时期与方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战’”。[3]374

此外,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和发展要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老百姓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老百姓可承受的程度即老百姓对非均衡发展的可耐性。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战略选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非均衡的度可能高于一定程度,事物处于失衡状态。这时的非均衡是过度的,其结果可能超出老百姓可承受的程度,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邓小平强调改革必须注重“三度”的统一。

综上所述,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战略构想。在邓小平的非均衡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统一论思想,它体现了发展规律与客观实在的统一、非均衡与均衡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全局的统一等等,充分显示了该理论的科学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注发展是邓小平非均衡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作为一名坚定的统一论者,他像伟大的钢琴家,提出一系列的“两手抓”。他的非均衡发展观,既是关于经济领域的,又是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更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全局的统一。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2]郭军,马源.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J].中州学刊,2009(9):6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57.

[5]房德良.非均衡发展与政府关注——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6.

[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12.

A849

A

张敏(1980-),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政治。

猜你喜欢

战略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战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战略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