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12-08-15陈守则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吉林省

陈守则

(长春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陈守则

(长春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吉林省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是培育和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着众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吉林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从而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选择;保障措施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依据国家总体部署,结合吉林省区域特征和产业基础,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2011—2015年)》,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为: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共十大产业。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吉林省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有力促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促进吉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能力强。把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贯穿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过程,促进要素集聚、结构优化、转变方式,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

3.有利于吉林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使我省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轨道,形成未来发展新优势。

二、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与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近年来,我省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完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高技术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快速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及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的人力资源规模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并得到快速发展。如以玉米加工转化为标志的生物化工产业、以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光电子和汽车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目前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有了一定的规模。

第三,依托省内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在信息、生物、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第四,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如长春大成集团、长客集团、启明信息公司、吉林华微公司、延边敖东、通化东宝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并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五,开发研制了一批“拳头”产品。如380km/h高速轨道客车、生物基化工醇、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大功率全固体激光器、聚芳醚酮、聚乳酸、聚酰亚胺、新能源汽车、艾滋病疫苗、HIB疫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众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第一,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没有形成,经济与科技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二,区域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核心技术匮乏,原创能力不足,许多重要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如风电技术正处在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渡期,还有很多战略性产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也基本上是靠引进。

第三,科技投入明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急待提高。单个企业的科技实力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比较弱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与发达省份相距甚远。

第四,有利于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因此,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是培育和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三、吉林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措施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自主创新是增强吉林省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集中力量主攻核心技术,掌握和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吉林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1.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新的技术体系。而在技术创新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主体地位。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我国的专利技术只有10%左右来自企业,而日本和美国来自企业的专利技术分别是50%与30%左右,可见差距之大。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实验设备、测试设备等等。搭建一批面向整个行业的、开放式的,而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创新平台刻不容缓。二是搞好创新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的创新组织从国际上看是产业创新联盟。日本、美国这样的产业创新联盟很多,吉林省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既有必要更有可能,这是因为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多。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等科研力量紧密结合、联合攻关,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联盟各方以合作促进步,以开放促发展。三是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如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创新产品,特别是首台套产品,以打破市场瓶颈、鼓励企业研发。

2.培育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企业集群。要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核心技术与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如通过科技攻关,依托生物技术加快发展玉米工业,尽快使吉林省玉米工业由饲料级向食品级和医药级发展,又如坚持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零部件光电检测装置三大类汽车电子产品。

3.加强国内外合作,开展联合攻关。要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基础之上再创新,努力实现在较高起点上的新突破。自主创新不是单打独斗,更不是关门创新,要把自主创新与域外合作结合起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吉林省必须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加强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创造和分享最新的创新成果,又有计划的引导外资在省内设立研发中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省内企业多方式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推动技术标准和产品走出去,促进企业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在国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并购,提升我省的产业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发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含量高、诚信度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战略优势,积极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理论、观点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计和工艺方法,提高吉林省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开发能力,增强我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吉林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措施

1.建立完善科学的调控体系,抓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集中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营造局部优化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环境。具体来说应加强三大体系建设:(1)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为了吸引、集成各方资源,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科技投入作为一种先导和战略性投入,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重点建设五大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包括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技术交易平台。(3)有力的人才保障体系。为增强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应建立人才集聚机制,通过人才集聚,实现技术集聚、资金集聚和项目集聚。

2.弘扬自主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环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待于文化的引领。要以吉林省传统关东文化的精华作为基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粹,树立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创新价值观,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文化,构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文化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

3.完善自主创新制度安排,增强自主创新的活力与动力。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对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起到重要的调控、保障和激励作用。因此,为促进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必须完善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激活自主创新微观主体,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自主创新外部环境;加强自主创新源头建设,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行机制;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广泛吸引区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吉林省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充分调动技术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政府采购制度安排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尽快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采购的有关法律和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与动力。

4.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领自主创新的方向并提供巨大的支持力量。立足区域现有基础,在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准确规划和制定自主创新战略,强化政府导向作用,引领区域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向并提供巨大的支持力量,是促进和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首先要针对吉林省省情,发挥政府资源整合的作用,集聚自主创新资源,构建自主创新密集区,快速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增长极,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次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平台;再次,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技术标准与科研创新的互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技术标准,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1]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jl.gov.cn/xxgkml2001/szfgkml/bgt/201103/t20010331-63153,2011-03-31.

[2]王燕,赵连明.吉林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及政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3]张研,王浩,赵树宽.提高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9,(5).

[4]陈柳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自主创新带动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编号:20100620)。

陈守则(1959-),男,硕士,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