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楹联理论浅析
2012-08-15李永平
李永平
对联,雅名“楹联”,由五代萌生,历经长期演变,渐进发展,于骈赋和格律诗中脱胎而成为一种十分成熟,人们喜闻乐见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样式,明、清两代是对联创作与发展的鼎盛时期,由袁宏道的诗句“骑马看年对”,可见楹联的盛行。李渔(1611-1680),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他留下的对联约200余幅,时人称赞其联天然绝调,奇才健笔,藻思结绮,化腐为奇,妙句自切。他的楹联理论主要集中在《默识名山胜概联》《笠翁对韵》和《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中,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对联理论体系,李渔为明清时代对联的兴盛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对联历史悠久,构思巧妙,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出绚丽的艺术色彩,是中国文学中特有的奇观。由于对联是诗词赋的变体又与民俗文化进一步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它既饱含着文人墨客的才情,又浸渍着来自民间的习俗气息。特别是明清之际,对联成为庙宇、园林、书斋等的装饰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普及,无论是从题材内容或艺术手法上,都变得更为丰富和灵活。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的新兴文体,能够激发士人的文学创作热情。
李渔不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还是一位对楹联创作深具影响的教育家。他创作的对联主要收集在《笠翁一家言文集》中。从对联的类别和数量上来看,大部分是李渔代人撰写或者赠送朋友的,这也是他“砚田糊口”的途径之一。另外,李渔也写了一些题物联,这与他广泛游历有关。这两个主要方面的对联创作,恰到好处地映现了李渔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性格情趣。
对联也是一种抒情文体,蕴涵了作者的思想和才智。就赠联而言,有的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例如李渔 《赠贾胶侯大中丞》:“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北京山西会馆,原为清初巡抚贾胶侯住宅,上联以东晋谢安字“安石”未曾抛弃“东山”房产,与贾胶侯相比,称其“贤于古人远矣”。下联以杜甫曾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但苦于无法实现,也与贾胶侯作比,称其让天下寒士不再“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是对“山右名贤之客”寓此者的发问,问而不答,实则不言而喻,那便是“谢安”二字——谢谢让我等羁旅之人寓而安之。有的赠联反映了他与社会各阶层人们有着广泛的交往和情谊。例如《凌颖仙医士》:“贮百千医案于胸中,临疾兢兢,犹似捡方未到;活数万婴儿于指上,虚衷欿欿,还云济事难周。”这联则盛赞凌颖仙医士医德医术无与伦比,依然十分谦虚,谨慎行医,给予了凌颖仙医士高度的称赞。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李渔与医士们也多有来往,把他们引为知己,也体现了李渔对其人格的尊重。当然李渔创作的某些赠联难免有溢美奉承之辞,究其原因,一是由赠联本身具有颂扬夸赞性质所决定的。二是由于李渔无固定的职业,家庭生活拮据,赠联可以从那些达官贵人处得到些帮助,所以某些赠联可谓是利人又利己。但总体上来说,李渔创作的赠联是合乎事理、文情并茂的。
相比之下,李渔的题物联则是出于自己切身的生活经历,很少受到外界世俗功利的干扰,因此情感抒发显得比较真诚,从中可以透析出李渔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描写自然环境的一副对联——《庐山绝顶》:“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庐山绝顶,指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周围悬岩峭壁,终年云雾缭绕。此联景情融合,含意隽永。上联写山势之高,风光之美:山顶云雾缭绕,有足踏祥云,飘飘欲仙之感。下联写游人的感受,此处寺院林立,使人油然而生清静安寂之心。好友施匪莪给予此联很高的评价:“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
二
在楹联的创新方面,李渔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诚如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李渔所撰写的对联,颇有巧思,尤工刻画。好友纪糵子评曰:“诸联少则十余字,多亦不越三十字,其间议论叙事,波澜曲折,无所不有,可作一篇大文字,又可作两篇大文字。如此快笔,得未曾有!”对李渔的对联创作可谓十分恰当。
首先,对楹联体例的新变。楹联的创作与诗、词等同,首要的是构思当巧,要营造一清新的意境,生新意乃生新格。楹联因受限制多,所以要有巧妙地构思,将所见之物与所感之情并所悟之理,以精妙的构思和恰切而灵动的言语来表达。李渔在创作楹联的时候,巧妙地在每幅楹联前面都加上个小序,来交代题联的写作背景。在《笠翁一家言》所收入的近二百副楹联中,有序的约八九十幅,占一半左右。这些联序,短的十几个字字,长的上百字,这在以往的楹联创作中很少见到。如:《燕子矶阻风偶书亭栋》:“因阻石尤之险,得览石头之胜。石兮,石兮,我将无咎于石矣;不逢水势之暴,谁德水性之恬?水哉,水哉,吾终有取于水焉。”楹联前的序写到:“神曰:‘愿为诸胜题联,如其有当,乞反风助我。’遂题此亭及关帝庙、观音阁三联,题毕反舟,风果立变,不竟日而抵京口。是时,同泊之舟不下数百,行人以千纪,咸咄咄称怪云。”这一长序融写景叙事、抒情言理于一体,告知读者撰写此联的原因和当时的情景,对于读者全面理解楹联的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在楹联前面作小序,是李渔对楹联体例的新创新之处。
其次,丰富了楹联的内容,扩大了题写的范围。从保存下来的楹联来看,李渔的楹联是缘事而发,当题则题,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创作形式,李渔逐步完善了其涵盖的内容,包括:庭宇联、寺庙联、名胜联、婚联、寿联、贺联、感悟联、行业联、咏史联、谐趣联等,如《分水龙王庙》:“东流西注,分去尽作安澜。神道之至公,类如是也;南往北来,到此齐臻顺境。天地之无憾,其在斯乎!”此联序云:“汶水出自泰山,至此判而为二,南北分流,往为舟航至此,皆随湍直下,不似他境之水,势不能兼,此顺则彼逆也。”联语对筑坝使水患得以治理,“尽作安澜”、“齐臻顺境”,表示了欣喜,抒发了期盼“至公”而“无憾”的感慨,巧嵌“东南西北”,妙用文言虚字,读之兴味无穷。方邵村评此联:“是赋,是记,无限大文章,尽三十八字中,异才也!”李渔的楹联其内容广泛,或以物喻事,或借人抒己,或假景抒怀;亦情亦理,尽在其中,有沧桑变化之感语,有人生至理之悟彻,更有怀古伤今之情愫,其中洋洋大气者有之,精巧俊秀者有之,深含趣理者有之,读来令人悦目赏心,荡气回肠。
李渔在楹联领域的创新成绩卓著,诚如好友方邵村的评价:“此等文字,冠裳佩玉,而能曳雨摇风,惟坡公得之。”何德次评价:“藻思结绮,慧解镂空,拈来便璧合珠联,他人想不到,说不出。异才也。”
三
李渔在创作对联之外,还丰富了对联的理论。他的对联理论浅显易懂,对人们学习创作对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具有独特见解又相对完整的对联理论主要收集在《默识名山胜概联》《笠翁对韵》和《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中,这在促进明清对联理论的发达与创作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文学实用价值,丰富了我国对联创作理论的艺术宝库。
首先,《默识名山胜概联》是一篇有关胜迹联的艺术专论,它的意义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指出了胜迹联乃是创作者遍历名胜、有感而发,创作灵感伴随着大自然“锦绣太繁”而出现,正所谓触景生情,冥冥中好像有山灵指使一般,“必欲迫使”作者的创作受制于灵感,体现了创作是一个主客观共同作用的过程;(2)它阐明了由于其创作对象是名胜之地、江山之美,明确了创作目的是“志江山之胜”;(3)它要求创作者不止“名高一世”,还必须“力重千钧”,即拥有德高的品行和渊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所创作的对联才能通过“镂板镌石”,使“千人共见”,使作者声名在外,作品流传于世。
对联讲究用字精准、对仗工稳、平仄相间、句读协调,造成别具一格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李渔的《笠翁对韵》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这些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一部启蒙读物。《笠翁对韵》共两卷,上卷上平声,下卷下平声,以平水韵的30个韵部为基础,把常见的单个韵字组织成为多字的韵语,这些韵语又组成对仗工整、格律谨严的对子,给予了初学者基本的入门途径。在《笠翁对韵》里,有许多写景、状物、叙事、评史的对韵,至今读来仍是一副副佳对,如(天地)中“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庭园村舍)中“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舞榭歌偻千万尺;竹篱茅舍两三家”。清朝道光年间的米东居士评价《笠翁对韵》说:“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或正对,或反对,工力悉敌;或就对,或借对,虚实兼到,无不吻合。洵初学之津梁,而骚坛之嚆失也。”可以看出《笠翁对韵》对初学对联的基础作用。
对联除了是一种文学样式,还可以作为厅堂的装饰物。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谈中国房舍和园林中特有的一种艺术因素“联匾”的美学特征,以及它对于创造园林艺术意境和房舍诗情画意所起的重要作用。李渔亲自制作了“蕉叶联”、“此君联”,对堂联艺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李渔认为:“堂联斋匾,非有成规。不过前人赠人以言,多则书于卷轴,少则挥诸扇头;若止一二字,三四字,以及偶语一联,因其太少也,便面难书,方策不满,不得已而大书于木。彼受之者,因其坚巨难藏,不便内之笥中,欲举以示人,又不便出诸怀袖,亦不得已而悬之中堂,使人共见。此当日作始者偶然为之,非有成格定制,画一而不可移也。讵料一人为之,千人万人效之,自昔徂今,莫知稍变。”李渔分析了堂联产生的原因及演变过程,并且有感于堂联设计“锢习繁多”,欲“取异标新”,向人们介绍了他发明的 “蕉叶联”、“此君联”的审美情趣和制作方法。他认为这两种联的存在价值在于以蕉叶和竹板为联一方面可以体现主人的高雅情致、生活意趣;另一方面这两种植物独特的纹理外形和天然的颜色搭配恰到好处,与厅堂单调的砖石木质的结构浑然一体,充满着诗情画意。
尽管楹联只是李渔创作的小部分,但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它们艺术纯熟,精巧别致,寓意深远。欣赏这些对联,既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思想领悟,让人警醒,让人沉思。李渔毕生创作的这些对联,不仅对研究我国的楹联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考察李渔的生平事迹和交友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
[1]李渔全集·笠翁文集卷四·联:第一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2]李渔全集·笠翁对韵:第十八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3]骆兵.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4]朱彦民.楹联知识与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