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理论的认识限度——以康德对二律背反的解释为例
2012-08-15徐晨
徐晨
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广泛地改变了人类世界,我们越来越喜欢用科学理论作为标准来衡量判断生活中的一切,使得科学理论就算不是认识领域的独裁者,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判定依据。那么,科学技术究竟能不能作为标准来衡量一切呢?我们先看康德的两个二律背反。
一、四个二律背反及康德对二律背反解释的启示
二律背反,是指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观点各自言之成理,但是在逻辑上又不可能同时并存,是相互对抗、相互背反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一共介绍了四对二律背反。此处以其中的两个为例作说明。
1.正题:世界在时间中有一个开端,在空间上也包含于边界只之中。
反题:世界没有开端,在空间中也没有边界,而是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方面都是无限的。
2.正题:按照自然率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自由而来的因果性。
反题:没有什么自由,相反,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只是按照自然律而发生的。
对于第一个二律背反,通常理性派主张宇宙是有限的。其代表人物莱布尼茨就说过,上帝创造了宇宙,上帝是在所有可能的宇宙中选择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最好的宇宙。既然选择这个宇宙,没有选择其它宇宙,那么当然别的宇宙就是它的限度。而经验论者更强调经验,他们大多主张宇宙是无限的,认为既然不能用经验表明世界是有限度的,谁也没有看过宇宙的界限,它的界限在何处也无人可知。由于这类形而上学的问题压根儿没法用经验去证明,它是超越经验的。所以他们的证明便是用数理逻辑中的归谬法来反对对方的观点。按照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只要证明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从逻辑角度上说,自己肯定就是正确的。在康德看来,归谬法只能在逻辑学或者数学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但认识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不能简单把它归结为逻辑数学问题,很可能正反命题都是不成立,这个问题纯粹是一个伪问题。他认为,时间空间都是我们主体的一种主观形式,它不可以由和我们相处在的另外一个东西来确定它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要认识它只能在现象的领域,而不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自在之物。这两种判断都脱离了经验的内容,都超出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范围去对整个宇宙进行判断,所以正反两个命题都是错误的。所以,要描述一种知识,就应该守住自己现象的领域,不要超越这个领域去企图认识物自体领域。
对于第二个二律背反,从现象上看,宇宙一切是要符合因果必然律,所以一切都是被决定的,无自由可谈。但是从本体上来说,个人具有自由,可以按照心理活动自由支配其行为。这种自由意志的行为,至少从经验上来说是不能否定其自由性的。康德认为这两个命题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可以分别是成立的。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者从科学的角度用因果必然性去还原宇宙的一切行为,这符合研究的原则,但科学家们不能企图用自然因果来解释一切领域,譬如自由领域。自由领域超越了科学家的认识范畴,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在实践领域有着道德、宗教、法律等方面的意义。
综合康德对以上两个命题的解释,我们可以说,认识任何事物,都应该有自己的认识限度,而不能超越自己的认识限度。科学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认识范围跟限度,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而将科学神化,将其看作万物的衡量标准。将科学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去衡量超越科学范围的现象,脱离了经验内容,本来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表现。
二、以科学理论的内在规定性看其认识范围
科学理论的定义是:科学理论是对自然事物中所存在的客观规律的表达,是对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体现了客观存在的真正原因。但是在这个常见的表达中,很多词语的意义也是模糊不清楚的,比如说“客观规律”等。而且,这个定义暗含了这么一个内涵:学理论既然能够反映事物的根本规律,而根本规律又是固定不变的,那么科学理论就具有客观性跟确定性,是可以作为标准来判断其他事物的真假的。实际上,从科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旧的科学理论经常会被新的科学理论代替,而新的理论在发展中又会被更新的理论来代替,一成不变的科学理论几乎是不存在的。而科学理论依赖的基础也同时包含了一定的主观因素,甚至多是主观性的因素。如果单纯地说科学理论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则就不免有些武断。
科学理论能不能作为标准来认识自然事物,其关键便是科学理论是不是为真,科学理论是不是具有客观性。关于这两个问题,历史上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是经验的真知识,而批判理性主义则认为科学知识只是猜测的假说,历史主义则认为科学是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些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科学实在论与工具论。其中,工具论认为科学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它并不能以经验为基础,而只是为了人类的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工具。所以科学理论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一定都是真的。笔者下面主要就“科学是真的实在论”作详细说明。
科学实在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承认科学理论实体存在并坚持客观真理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塞拉斯、夏皮尔、普特南、邦格以及克里普克等。他们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但大体上科学实在论有两个主要观点:(1)科学研究的对象、状态和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微观观察不到的客体也是真实的。(2)认识是外部世界的映象,理论对象只要在认识上有效,它便是实在的。
科学实在论的支持者认为这是符合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习惯的,理所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事实果真如此么?例如科学研究中的电子、原子、夸克等,实在论者会认为他们是对客观事实做出的描述,是一种规律的说明。而事实上,这些都不过是为了描述现象而构造的虚设,都只是人们推出的结果,它们无法被人类的直接经验所感知,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经验的内容在里面。因此很多所谓“真实存在”的东西,也不过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对象是认识的基础,而人是认识的主体,一切对对象的认识都离不开人的认识,超出了人的认识而下结论说物质具有某种性质或者说物质是“实在的”可能都显得那么先天不足。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何种性质都是不依赖于人的,可是人具有主观的选择性,而这种主体的选择性则依赖于人的经历、文化传统、知识背景,带上了历史、文化等的烙印。所以每个人所说的“客观”其实也因为主体人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义,科学经验并不能保证科学理论也具有客观的性质,也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客体的规律、性质。
同样,对科学理论的评价也是各有各的标准,如何判断哪些是科学理论是真也有着诸多的争议,没有一定的标准。笔者下文将讨论几个常见的标准。
1.确证标准。科学是一个经过证实的或至少在逻辑上能被证实的东西,一个理论只有在被经验完全证实时,或至少在逻辑上能为经验完全证实时候,才是科学的,这就是所谓证实标准。但这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并没有一种普遍的理论可以作为理论评价的基础,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的概念评价。同时,一个理论需要得到证明,便需要无限的经验证据,只有有限的经验难以证明一个理论永远是真的。在科学史上,一些当时被认定为不科学的理论到后来却被证明是科学的,对科学理论的证据也因为历史的原因而不是确定的。
2.否证标准。这个标准最早是由波普尔提出的。他认为,尽管在证实一个科学理论或者全称称述在逻辑上不可能,但它可以被否证,因为否证不需要那么多的经验事实,它只需要一个事实来否证就可以了。按照他的说法,一个不能为任何经验所否证或者证伪的理论,都不是科学。这个否证标准尽管受到很多学者的追捧,但是也有着很多问题。首先,从科学的发展史来看,否证标准不太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因为如今大家都公认的理论,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常常与当时的公认结果不一致,这样,按照否证标准就会被摒弃。其次,其作为否定的标准也是不确定的,因为绝对的判决性实验在逻辑上是不存在的。
3.非经验标准。该标准包括逻辑性、简单性标准。但是,逻辑性标准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它也不能保证科学的真实性。而简单性原则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没有绝对的简单,这取决于整个科学系统的知识。
综上所述,任何一个标准,都不能绝对的保证科学是真,也不存在绝对的、普遍的标准,适合于所有的情况。这样一来,既然科学本来都不一定是真的,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判定科学,那么很明显,科学也不能作为一个绝对的标准来描述一切现象。
三、从科学理论的外延看科学的认识范围
《辞海》给“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成果之一。”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科学对对象的判定只限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方面,它并不能超越物质层面到精神的层面去作为判断标准。科学一般回答“是什么?”它只负责解释物质性的内容。它一般需要逻辑性,可证实性,一般结果具有一元性。而精神领域往往是非逻辑性的,非实证的,非一元化的,涉及人的情感、心理活动等方面。
科学可以从化学、物理、生物等角度去探索人的行为,但是它是把人看作是一个自然之物去分析人的细胞、结构、元素等。它是要看人的一些生理数据与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希望由数据的不同得出人类行为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同一性。它更重视人类的整体性,但是一般人文学科等设计人类精神方面的学科则是重视个人的心理状态与感情状态。它更强调的是差异性。因此,如果一味地用科学的认识限度去认识其他精神领域的学科对象,则不免有些不伦不类了。
四、超出科学认识范围的危害
那么,我们现在一切都以科学为标准的做法,又会对我们的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第一,生活价值观的异化。自哲学发源开始,哲学家们便不断地追问着“人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也是人类对自身的确认和价值的归属。由于科学技术的领军地位,让人们判断事物往往只是从科学的维度来认识,这样,人类判断的最本质的特征都开始动摇。譬如,试管婴儿及克隆技术的诞生就让“人是自然的产物”开始动摇。人工智能的出现,便让“人是能思维的动物”开始动摇。我们不禁疑惑:假如我们身上所有的器官都变成科学的替代品时候,我们的本质又将在哪里?
第二,世界观的狭隘化。人类自从摆托蒙昧走向了文明,便开始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维度去把握世界、认识世界。在人类历程的初期,科学技术还没有从人类的总的知识中分化出来,人类认识世界,是将科学技术的认识维度隐含在人文维度的认识方式中去认识的。这虽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但优点是明显的:科学与人文不相分离,因此获得物质利益与改善大自然,美和善都是同时伴随的。后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科学的产业化发展,让科学技术俨然成了一个霸主。以前多元化的世界观变成了以科学看世界的唯一维度,人文的维度几乎被完全剔除出去。结果是,人类不再关心人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只留下一个冷冰冰的世界。
第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凭借着对技术的革新,推动着生产力急速发展,人类社会积累了几千年前不曾创造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的巨大效用,使科学赢得了空前的地位,并且一步步走向“神话”。很多人开始相信: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即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最权威的世界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是高于一切其他的知识。其他类型的知识往往被视为“屠龙之术”,是浪费时间跟精力的。于是,在知识的领域,“科学主义”开始泛滥。
第四,社会发展的盲目化。既然科学技术是无所不能的,那么追求科技进步,谋求经济发展便成了人类唯一的目标。于是,伦理道德、生态发展都被抛弃在身后。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毫无隐私可言,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胞分析,便可以知道你所有的生命秘密。基因的改造,让新的物种诞生了,基因库就这样不可逆地被复制了。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批量生产人类,那么基因设计导致的战争也不是危言耸听了。转基因食品解决了大部分的温饱问题,可是却给自然农业带来了生态的破坏,让自然选种的方式消失殆尽。
五、守住科学的认识范围对当代的启示
科学在某些领域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它比许多一般知识具有更高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就可以成为唯一的认识标准,成为超越自己的认识领域去判断一切的认识对象。我们对任何对象的使用判断都必须守住自己的经验范围,这样才不会削足适履,不伦不类。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2-104.
[2]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2-254.
[3]黄正华.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43.
[4]亚历山大.伯德.科学哲学[M].贾玉树,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2-63.
[5]科学与人文:第二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