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2-08-15李晓雪
李晓雪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晓雪
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的进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建议建立利益共同体模式、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产学研合作;利益共同体;市场导向;信用制度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萌芽于20世纪50-70年代,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1]。1992年4月,原国务院经贸办、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正式诞生[2]。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合作呈现出模式多样化、规模扩大、内涵丰富、合作机制不断健全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20年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国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2006年初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随后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制定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开始向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倾斜。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
(2)研究与发展投入不断增加。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1月22日发布的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示,2009年全国R&D总经费5802.1亿元,是2000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23.0%;R&D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7%,比2000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此外,从R&D人员来看,2009年全国有R&D人员318.4万人,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29.1万人年,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的人员115.2万人年,占50.3%,是2000年的2.5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R&D方面的财力、人力等都在不断增加。
(3)合作形式逐步多样化。随着产学研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校企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开展信息和技术交流;同时,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实习基地[3]等,开展人才交流。二是开展项目合作,包括企业委托研发、科研单位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联合攻关等项目。三是共建科研基地,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四是组建研发实体。通过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组建研发公司,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五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驱动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从自身发展要求出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协商利益分配。根据共同发展需求进行酝酿,自主选择加入,通过市场规则签订契约,明确责任分工和利益分配。
但是,产学研合作中也还存在一些误区与问题。
(二)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1)忽视企业方与学研方的性质。产学研合作主要涉及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一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方,二是以完成其职能为目标的学研方。它们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所以各自的定位和分工必然不同。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合作的必要,这并不能成为影响产学研合作的障碍。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并不是两类组织性质不同导致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4],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够顺利进行。
(2)产学研合作目标短期化。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多以项目合作为主,因此有人认为存在合作目标短期化的倾向[5]。产学研合作模式各种各样,从简单的技术转让到产业技术联盟,从短期合作到长期合作,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简单的认为哪种合作模式就好。评价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要看最终合作双方通过产学研合作是否达到双赢,实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追求。
以上两点是产学研合中存在的误区。
(3)利益诉求不同而容易导致合作关系破裂。产学研合作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这应该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首先,在价值观上企业与学研方就有分歧:企业追求市场价值,追求合作成果带来的利润;学研方追求学术价值,看重合作完成之后发表的论文数量、质量及其对职称评定所发挥的作用。在合作初期,共同完成的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双方可能比较容易达成共识,随着合作的深入,看得见的利益越来越明显时,常常会由于利益诉求不同而使双方分道扬镳。尽管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当合作深入或者初见成果时,知识产权纠纷也往往接踵而至。产学研合作还缺少能将各方利益相结合的合作形式。
(4)信任缺失。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推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上。政府推动的合作项目就像是“包办婚姻”,企业方和学研方缺乏沟通,二者的生存环境又存在差异,往往缺少最基本的信任。企业希望学研方能够提供成熟的技术,甚至不想付出就想得到研究成果,同时又不相信学研方;学研方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对企业方戒备有加。在这种缺乏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尽管有政府这个“媒人”牵线搭桥,但双方在缺乏“感情基础”的情况下也很难长久。
(5)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虽然市场机制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政府推动或者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产学研结合中,仍然存在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的现象,因此产生了产学研合作形式化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应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各方的自愿行为,如果不情愿地走在一起,最终就难以收到实效。所以,即使是政府推动或者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还是应当以自愿结合为前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行政部门提供相关服务为辅。
(6)合作创新制度不完善。虽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文件中提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具体可操作的制度还有待完善。这种制度建设设计的内容广泛而具体,具体包括合作选择制度、筹融资制度、分工与协调制度、知识共享制度、人才交流与培养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政策与法律保障制度等[6]。缺乏制度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企业方和学研方合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信任,合作形式化、缺少可持续性等。
三、关于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模式
企业方与学研方是两类不同的利益主体,只有构建利益共同体模式,使双方的利益达成一致,才能使产学研合作获得所期成果。具体来说,可以改革和调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高校老师大多以晋升副教授、教授为目标,各种量化标准如论文数量、SCI、EI、期刊影响因子等把老师们引向另一条路,他们以获得科技进步而不是产品为最终目标。可以通过改革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例如在评定教授的机制中加上市场化的产品,即使论文数量不够,但是有市场化的产品也可以评定教授。这样,就可以使一批高校老师和科研人员在科技转化中潜心研究,既满足其职称评定的需求,又可以使企业获得市场价值。
(二)建立产学研合作信用制度
产学研合作涉及两类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在动机、目标上存在高度的差异性[7],因此,在合作中不时出现不信任、合作失信的现象。要建立合作信任制度,防范产学研合作中的道德风险。例如:加强企业方与学研方之间的沟通,减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引发的不信任现象;为企业和学研方设立信用档案,让所有机构能依据信任信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使产学研合作成为一种重复交易行为,帮助参与者恢复合作信任、增强合作信心、激发合作的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
按照系统理论,产学研合作是包括外部环境在内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产学研合作才能成功。这就离不开各级政府政策、财政、舆论、税收等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不要太多,有用就行;不要优惠,公平就行。其次,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宣传力度,增加企业方与学研方从合作中获得的荣誉感,激发合作的积极性。再次,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护专利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最后,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四)完善管理体制
产学研合作能否持续,关键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因此,要建立起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畅、有效运转的机制,把完成教学、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产学研合作各方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关责任,以保证产学研合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1]张伟.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6(3).
[2]李德明,江文娟.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7(34).
[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
[4]Doris Schartinger,Christian Rammer,Manfred M Fischer,et al.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Austria:sector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J].Research Policy,2002,31:303-328.
[5]李启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常德经济跨越式发展[J].宏观管理,2010(2).
[6]于旭,李北伟,曹蕾.制度创新视角的产学研合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6).
[7]聂娜,谭树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7).
G642.0
A
1673-1999(2012)03-0162-03
李晓雪(1987-),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