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研究
2012-08-15李长书
李长书
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研究
李长书
梳理了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研究的发展演变过程。认为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研究经历了从经济学到管理学再到文化伦理学视角的演变,实现了从企业国际化存在机制到企业国际化自我发展机制再到国际化企业和谐发展机制的变迁,研究方法也经历了由静态外生到静态内生、静态内外均衡,再到动态内生、动态内外均衡的辩证发展过程。
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研究视角;研究方法
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能使其在竞争中胜出的任何可比因素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的可比因素一直是产业界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自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至今,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经历了由经济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和文化伦理学视角的演变,相继发展出了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位势观、资源观、动态能力观以及伦理文化观;研究方法也经历了由静态外生到静态内生、静态内外均衡,再到动态内生、动态内外均衡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经济学视角的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
早期的企业国际化活动的唯一形式是国际贸易,所以企业国际化优势的研究是以古典的贸易优势理论形式出现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典型代表,都以商品自由贸易、要素的不流动为理论前提,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二战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发达国家之间迅速发展,理论界涌现出了以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的内部化优势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其中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内部化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区位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化经营由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模式中的三个因素各有其意义,其组合决定了国际化的类型、行业及地理分布,形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有助于在宏观上解释对外投资的格局和方向,但是对于具体的行业和企业其意义不是很大。
二、管理学视角的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
(一)基于公司战略管理
公司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1962年钱德勒提出的公司战略和公司组织间的“匹配”思想。钱德勒1962年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提出了“战略适应环境、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它对于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1年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的概念》一书中用SWOT框架来分析企业的战略,提出企业发展时必须以企业对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威胁和企业本身具有的优劣势分析为战略制定前提。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1970年代后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了持续研究,他的“五种竞争力架构”、“价值链”分别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企业活动环节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寻找竞争优势的方法。其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架构”,强调了企业活动地点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波特在《竞争论》中进一步指出,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差异渊源于地点(位势)、布局和协调三个方面。全球化战略的部分竞争优势通常始于位势,通过全球化网络予以延伸和补充。布局的重心在于企业的价值链的每项活动安排;协调则关注公司整体与地方的配合,以创造、驾驭、共享整个网络的竞争优势。
帕拉哈拉德(Prahalad)和多茨(Doz)提出一体化—响应模型,指出企业国际化经营时通常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即如何实现全球经营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本地化压力。他们认为企业必须通过战略协调来适应压力、获取国际化竞争优势。
上述战略管理理论都是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战略定位视角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常常被归类为外生性竞争优势理论。
(二)基于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性资源是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特定资产和能力,具有异质性、稀缺性、不完全流动性特点,它们和企业的“隔绝机制”使企业独家获得和持续拥有竞争优势。
受资源基础论启发,一些学者(如Kogut、Zander、Spender)提出了知识基础论,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对于国际化企业来说,资源基础论或知识基础论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战略资源必须在公司内部跨国转移,才能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和盈利;二是在外国市场获取有益资源后的整合与跨国转移;其三,构建公司的“跨国隔绝机制”,保护公司的竞争优势不被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学习与模仿。
资源基础论的兴起,表明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研究重点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从产业环境和企业战略定位转移到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上来。但是资源基础论也具有有浓重的静态分析倾向,对资源的产生和最有效使用分析不足。
(三)基于动态能力
根据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Teece等人1997年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概念,用以描述在动态经营环境下企业持久竞争优势问题。这里的“动态”一是指环境的变化性,二是指公司如何调整和配置各种资源、能力,使之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Zollo和Winter认为动态能力是通过集体学习来改变经营惯例,进而提高企业效率。
在许多学者忙于动态能力的纯理论修正时,Bartlett和Ghoshal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于1992年提出了“跨国能力”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三个方面的综合:一是组织机构之间在资源和责任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网络;二是强有力的跨机构整合机制;三是非常明确的公司整体观念以及非常成熟的全球管理意识。他们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了企业建立跨国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必须同时发展全球范围的效率和竞争力、对东道国需求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全球创新及学习能力等,才能适应全球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关于“跨国能力”的构建,他们明确提出了“跨国组织”和“一体化网络”两个概念,并开发了一个应用手册,帮助企业通过组织建设和组织协调来创造成本和差异化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Ron Ashkenas等人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内、外两个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垂直、水平、外部以及地理四个边界,提出用“无边界组织”这个概念模型来研究企业如何从内外部两个渠道以及内外部协调发展的视角来构筑和提升国际化经营的动态竞争优势。
三、文化伦理视角的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
还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文化和伦理对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影响,认为文化和伦理是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 (如Dore、Aoki、Porter)注意到: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准则影响在该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在一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日本在1980年代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是日本社会“和”的民族文化影响的结果。
民族文化差异是国际化经营中最具挑战性的一个要素,会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对立、母子公司分裂和地方响应能力的降低,最终使国际化经营走向失败。跨文化管理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子公司行为进行管理,其核心要点是研究和处理好同一工作环境下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和谐。
Getz和Frederick从人权、当地经济政策与政治参与、技术转移、环保、消费者保护以及雇用行为等几方面,对国际企业伦理行为与社会责任进行了概括,认为企业国际经营时只有遵循这些行为守则,才能发挥或放大企业的各种能力。美国重要经济项目认可委员会(CEPAA)2011年发布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即SA8000标准)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这个标准是在美欧相关制度和技术发展基础之上制定的,增加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难度。
“软权力”概念是上述三个方面研究的综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Nye)提出了“软权力”(Soft Power)的概念,用以研究国家之间竞争力和国际格局问题。“软权力”思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竞争中同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国际化经营不仅需要厂房设备、流水线、劳动力、资金等硬权力资源,还需要建立全球性文化、价值观以及对内与对外政策等软权力资源。
四、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态势
(一)三个方向,两次变迁
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从三个方向展开的,即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化伦理学。三个方向,实现了从企业国际化存在机制到企业国际化自我发展机制、国际化企业和谐发展机制的变迁。
经济学方向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从完全竞争假设下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一直到不完全竞争假设下的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由于这个方向的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的原因及区位选择,它们的主要作用停留在说明企业国际化的存在机制问题。
管理学方面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环境与企业战略定位的关系,或者企业各种资源与能力的构建两方面去说明国际化企业如何发展自我的问题。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实现了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从简单的存在机制向企业国际化发展机制的转变。
基于文化伦理学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则一改国际化企业自我存在和自我发展的狭隘取向,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寻求的是国际化企业如何跨越文化伦理的差异来构筑合作与共生的环境。这种转变实现了向和谐发展机制的突破,是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的重大成果,顺应了人类社会对和谐共生理念的现实追求。
(二)内生与外生、静态与动态的辩证演化
各种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出现和成熟的历史节点虽不明显,但是仍可以大致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的来源认识各不相同,研究方法也有差异。(1)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由比较优势理论、垄断优势到区位优势理论,再到折中范式理论,实现的是由 “静态外部优势观”到“静态内部优势观”,再到“静态内外均衡”战略观的转变。(2)战略管理视角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结构的分析入手,研究的是一种“静态外生竞争优势理论。(3)资源基础论基础上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强调对企业自身资源或能力的评价,是一种“静态内生竞争优势理论”。(4)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应深入到企业内部的过程、资源状况和路径中去寻找,这是“动态内生竞争优势理论”。(5)文化伦理视角的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努力通过内外部的和谐发展来实现竞争优势的获得,这是一种“动态内外均衡”战略观。
由静态外生-静态内生到静态内外均衡,再到动态内生,最后发展到动态内外均衡,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并在更高层次上理性升华后得以回归。
[1]Dunning J 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London:Allen&Unwin,1981.
[2]Chandler A Jr.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62.
[3]Andrews Kenneth.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M].Homewood,II:Richard D.Irwin,Inc,1987/1971.
[4]Porter M E.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 1979.
[5]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6]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7]Porter M E.On Competi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8]Prahalad C K,Doz Yves L.The multinational mission:balancing global integration with local responsivenes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7.
[9]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10]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83-397.
[11]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3.24:625-645.
[12]Spender J C.Organizational knowledge,learning and memory:three concepts in search of a theor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1996,9(1):63-78.
[13]Teece D,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14]Zollo M,Winter S 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39-351.
[15]Bartlett C A,Ghoshal S.Transnational management:text,cases and readings in cross-border management[M].New York: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1992.
[16]Bartlett C A,Ghoshal S.Transnational management[M].Chicago:Richard D.Irwin,Inc,1995.
[17]李长书,冯德连.试析中国中小企业跨国能力的培养[J].经济与管理,2006(10).
[18]Bartlett C A,Ghoshal S.Managing across borders: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19]阿什克纳斯,等.无边界组织[M].姜文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0]Ronald Dore.Taking Japan seriously: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Leading economic issues[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1]Aoki Masahiko.Information,incentives and bargaining in the Japanese econom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2]Adler N J.A typology of management studies involving cul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3,14:24-47.
[23]Getz Kathleen A.International codes of conduct:an analysis of ethical reasoning[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0,9(7):567-577.
[24]Frederick W C.The moral author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e code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1(10):165-177.
[25]李长书.跨国经营中的软权力源泉与局限[J].生产力研究,2008(23).
F270
A
1673-1999(2012)03-0072-03
李长书(1970-),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