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2012-08-15腾东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真性占位性假性

腾东军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超声检测诊断既是 无创检查又方便快捷,常常首先发现病灶,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

1.对象: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3岁,全部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研究方法:采用PHILIPS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的脾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的个数、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的分布情况和血流的性质。

结 果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1.脾脏囊性肿物的声像图表现

(1)脾囊肿7例 其中多发者2例,单发者5例。脾脏轮廓清晰,单发脾囊肿者脾脏体积无明显增大,多发脾囊肿者脾脏体积增大。脾脏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其内部透声好,侧方伴声影.,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未探及血流信号。

(2)脾脓肿2例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及无回声区,边界不清,其内可见点、斑片状强回声,CDFI显示其内无血流,周边可见绕行血管。

(3)脾血肿5例脾上极、下极或脾门处可见无回声或低回声区。CDFI显示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其中3例脾血肿包膜不完整、有中断,脾膈面或脾外侧包膜与脾表面之间可见带状无回声包绕。

2.脾脏肿瘤的声像图表现

(1)脾血管瘤5例脾脏内单发2例,多发4例,均匀强回声或低回声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欠光整,边缘有裂隙现象。CDFI显示其内星点状血流信号,频谱(PW)显示静脉血流。

(2)脾恶性淋巴瘤2例其中包括非霍奇金病淋巴瘤1例,霍奇金病淋巴瘤1例,均呈低回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区,边界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增强效应。

讨 论

本组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显像结合病理可分为两大类:脾囊肿和脾肿瘤。

1.脾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肿瘤性囊肿。

(1)脾脏真性囊肿脾脏真性囊肿为内壁有内皮或上皮覆盖,囊壁薄,囊内容物呈淡黄色清亮液,如单纯性或先天性脾囊肿、表皮样囊肿、包虫囊肿等,其与发生在其它脏器的囊肿有相同声像图表现。典型表现为边缘清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内部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侧方伴声影。

(2)脾脏假性囊肿脾脏假性囊肿的内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发生多为脾破裂出血、炎症,常为单房,且囊壁较厚,可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感染性囊肿。

本组真性囊肿仅一例,其余6例为假性囊肿,超声很难区分真性囊肿与假性囊肿。本组脾脓肿2例,由于脾脏具有很强吞噬作用,故脾脓肿少见,约占尸检的 0.14% ~0.17%[1]。一般为继发性感染,多为血源性,也有脾周组织器官感染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道感染。早期脾实质内可见偏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液化坏死而呈液实混合性回声,随病变发展形成边界尚清的无回声区,壁厚,内壁不整齐,呈"虫蚀样"改变。暗区回声不均,内见光点、絮状物,有漂浮流动感,其内偶见气体回声,后方伴声影。脓肿周围脾组织因炎性变化回声增强。

脾血肿常有外伤史,脾实质内部发生局限性血肿,呈散在低回声或无回声,无漂浮现象。脾包膜下血肿可于脾脏表面轮廓与脾包膜及胸壁之间,可见典型的"新月形征",即形态较规则,扁长形无回声,可随呼吸而移动。随时间延长,其内回声可不均质或囊性化[2]。本组脾血肿5例,均经手术证实。超声对外伤的检出敏感性为94.6%,特异性95.1%,而对脾脏外伤的敏感性为90%。

2.脾肿瘤原发性脾脏肿瘤较少见,脾脏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多见,恶性多为恶性淋巴管瘤,其次为脾血管内皮肉瘤,其它类型少见。

(1)脾血管瘤脾血管瘤可呈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及囊状扩张。海绵状及囊状扩张的血管瘤血窦内血流速度极慢,CDFI难探及血流信号。

(2)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脾恶性淋巴瘤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种表现。恶性淋巴瘤因淋巴组织弥漫性增生而致脾脏增大时,脾实质回声常略低于正常脾脏,回声分布尚均匀。当脾实质内有局限性病灶时,呈单个或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轮廓光滑整齐,远侧多无明显增强效应。无回声区并非囊肿,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变区结构均匀,超声波反射少形成。

(3)脾血管内皮肉瘤脾血管内皮肉瘤是有脾窦血管内皮细胞恶性增生引起,十分罕见。临床上表现生长迅速的左上腹部包快,预后差。超声声像图特点是肿物表面不规则,与脾实质界限清晰。内部回声大部分表现增强,其中可有小片状低回声区。

临床上发现脾肿瘤常很困难,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弥漫性脾肿大和脾脏局限性占位病变包括不同类型的脾肿瘤

1 Andrews MW.Ultrasound of the spleen[J].World J Surg,2000,24(2):183-187.

2 Klinkert P,Kluit AB,de Vries AC,et al.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spleen:role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s,treatment,and monitoring[J].Eur J Surg,1999,165(7):712 -713.

猜你喜欢

真性占位性假性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建筑原真性探微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