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小切口阑尾术的临床研究

2012-08-15林树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下腹阑尾阑尾炎

林树春

阑尾炎(Appendicitis,AS),"常见"、"多发"为其主要特征,切离阑尾为其主要治疗办法。常规阑尾切除术切口(5~8)cm,随微创技术在外科中的持续发展及大众对切口美观的追求,1~2 cm的小切口切除术,可令"食指"、"阑尾钳"、"阿利斯钳"通过且可提出阑尾展开操作。小切口切除术降低了由于"气腹"与"腹腔镜穿刺"诱发的并发症[1]。就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行小切口阑尾术的100例急性AS患者的治疗状况展开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4~72岁,平均36.1±5.2岁,病程为5h~16年。69例急性单纯性AS,16急性化脓性AS,12例坏疽性AS,3例坏疽、穿孔性AS。

2.临床表现:100例患者,皆有典型病史及临床症状。68例转移性右下腹痛,58例伴发低热,51例伴发恶心呕吐。查体时右下腹皆出现较固定压痛,10例右下腹呈轻度肌紧张与反跳痛。B超检查62例呈现右下腹管状低回声,88例外周血白细胞(WBC)为10×109/L ~15×109/L。

3.手术方法:本组"基础麻醉"5例,"局部浸润麻醉"11例,"硬膜外麻醉"79例。100例皆为麦氏l~2 cm切口。为规避切口被腹腔"渗液"、"脓液"污染,术前B超检测若有积液需以吸引器吸出。腹切口后,左食指于右结肠旁沟往下,绕着盲肠转向内,于"右髂总动脉"外侧触及索状的硬条肿物,若呈轻微粘连,柔以手指分离,"阿里斯钳"或"阑尾钳"提出阑尾。在无法确定及提出阑尾的情况下,沿结肠带往下寻找阑尾,将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对有脓液的腹腔不进行冲洗,用吸引器吸尽后,使用"庆大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5%甲硝唑(metronidazole)溶液"以纱布蘸拭或置入引流管。对切口用"肤贴覆盖"及"只缝l针"方法处理。术后(48~96)h以"广谱抗生素"、"抗厌氧菌药物"进行治疗,术后48h下床轻度活动,6~7 d拆线。

结 果

100例患者,3例切口延长,术中发生腹膜后位阑尾"寻找困难"、严重"粘连水肿"、"麻醉不顺"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皆为急性AS。术时(11~26)min,平均18 min。术后入院2~7 d,平均4.3 d。1例"腹膜后位"阑尾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追访2年,未见"肠间及盆腔脓肿"、"肠粘连"、"阑尾残株炎"、"肠瘘"等并发症。

讨 论

小切口阑尾术在选取患例时,本着安全有效目的,力求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适合应用于"诊断确切"、腹腔炎性病变轻的急性单纯性AS与轻度急性化脓性AS。大量临床实践中表明以下几点可作为小切口阑尾手术选取的指征:其一,临床症状为典型的"急性AS"。具体表现为,腹痛由上腹发作起渐渐移向脐部,6~8h之后转移腹痛仅局限右下腹,常常于后期方发生胃肠道症状。一般患者病发24~48h之后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与"严重腹膜炎",手术最佳时间应选择在病发48h之内,且对常见的"急腹症"展开初步鉴别及排除。其二,具有典型的急性AS体征:阑尾点皮下的脂肪需<4cm,瘦弱者的右下腹能够触及"条索状"压痛活动阑尾,腹部体征区未超出右下腹区。明显的压痛点会随体位轻微移动,即平卧位与左侧卧位对比移动位置为1~5 cm,提示压痛点表浅。三,早期使用抗生素有效患者[2]。

将CT、B超设为常规检查项目。当下B超在急性AS诊断中公认为有价值的检测手段,本组病例右下腹的管状低回声62%(62/100),未见显著腹腔积液,表明AS性变明显可尚未生成阑尾周围脓肿,此时行小切口术的成功率极高;病例若呈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B超呈回盲部"淋巴结肿大"及"肠间积液",一般判定为初期AS性渗出,此时行小切口术成功率高;如B超呈回盲部"淋巴结肿大"及"肠间或直肠"陷窝积液,一般情况下会提示阑尾在盲肠的后位,术时操作需轻,沿着结肠带寻阑尾;如B超呈回盲部"低位回声团块"或提示"阑尾周围脓肿",此时多为显著回盲部炎症,组织水肿脆易出血,不宜取小切口术。

"体质"、"阑尾位置"、"病理特征"决定了手术难度。病人过胖则"盲、回肠"后位阑尾及周围发生严重粘连,对显露、分离阑尾不利;炎症严重的腹腔,不宜行小切口术。

麻醉良好,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肌松效果好的状况下,切口伸缩性大,腹膜的切口要较皮肤的切口大,易暴露于操作。麻醉首取硬膜外,穿刺取胸间隙。此处麻醉形成的牵拉反应非常轻,极少诱发呃逆,因术中的"腹压"降低,极易操作。对<10岁以下不合作的患儿行"基础麻醉",一些体质"极瘦"、"腹壁薄"者可视情况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模式的选择。

妥善寻找阑尾。病发48h内的"急性单纯性AS"与轻度"急性化脓性AS",中等肥胖,腹壁较薄,炎性较轻,粘连易分离,术中用手指触寻阑尾。如果是复发性、本次发病>72h,腹膜炎症状显著,粘连严重,显著组织质脆水肿,若开腹脓液多,即使用"器械"及"延长切口"以助阑尾的寻找。

手术切口操作要点。尽量取最小切口,而"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选取需>皮肤切口为2~4 cm。"肌层组织"钝性分离的范围需大,为了令"腹膜膨出"至"腹膜外"时游离需充分,如此易于将阑尾由切口提出。需留意提出切口的肠管不能过多,规避由于切口小肠道遭卡压。需把"腹膜"提出到"腹壁"之上,用蚊式钳夹"腹膜"和"护皮垫",规避切口污染[3-4]。100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成功施行,主要归功于"病例的严格选取",加之"娴熟手术技巧","及早"手术,"适宜"切口,围术期应用"抗生素抑制感染"等。临床实践表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雷启东.以右下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J].临床误诊误治,2007(3):11 -12.

2 汪琳琳.B型超声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误诊误治,2009(12):112 -114.

3 林理.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外科杂志,2010(11):28-30.

4 田力芬.急性阑尾炎诊治原则及其新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

猜你喜欢

下腹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分析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