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刀在开放性原发性甲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08-15林旭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原发性切口

林旭辉

内科保守治疗对于部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效果不明显,采用外科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成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若采用传统开放式电刀切除,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大,涉及腺体的80% ~90%和甲状腺峡部,可出现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切口大和术后引流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超声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器械,以其止血迅速、同步切割止血、切割方便、对临近组织热损伤小等优点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观察对使用超声刀和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别采用超声刀和传统方式治疗原发性甲亢的患者各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3至68岁,平均年龄为(43.2±4.7)岁;其中男15例,女10例;患者甲状腺Ⅱ度肿大和Ⅲ度肿大分别为19例和6例;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麻醉人数分别为14例和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至70岁,平均年龄为(41.2±2.9)岁;男11例,女14例;甲状腺Ⅱ度肿大和Ⅲ度肿大分别为15例和10例;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麻醉人数分别为10例和1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

2.手术方法与使用器械:手术仪器为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BT30型超声刀切割系统,使用超声频率60kHz,输出功率为40W。原理为将电能转化为超声机械能,超声刀头利用超高热迅速使接触的病变组织细胞水汽化而凝固坏死。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刀手术。患者进行全麻或颈丛麻醉,取仰卧位,垫肩使患者头部后仰。先使用电刀作弧形切口,切开胸骨上窝皮肤约3~4cm,逐层切割皮下组织,游离颈阔肌下皮瓣,上下分别至甲状软骨上缘和胸骨上窝。切开颈白线钝性分离暴露出甲状腺组织,使用超声刀分离甲状腺的真假被膜,扩展至双侧带状肌组织并结扎甲状腺上中下动脉、静脉和甲状腺峡部。如果手术过程中看到甲状旁腺应注意保留甲状旁腺和附属血管的完整性[1],按预定方案切除腺体后间断缝合残留腺体并逐层缝合关闭。

3.手术判定指标:记录并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从切开到缝合)、切口大小(切口面长度)、术中出血量(吸引器加纱布使用前后重量差值的总和)、腺体切除量、术后引流量(摘取引流管以前的引流量)、术后常见并发症(出血、喉上神经麻痹、低血钙抽搐等)的差异。

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观察分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讨 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病征为食欲增强、体重减轻、心悸多汗、情绪急躁等。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术中出血较多,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的困难性和风险性,易引发喉咙神经麻痹、低血钙抽搐等并发症。超声刀是目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仪器,在80年代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治疗。超声波具有强穿透力,在使用其治疗时,利用超高热迅速使接触的病变组织细胞水汽化而凝固坏死。由于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损害,同时超声刀手术过程中无穿刺,克服了传统手术,术野狭小、出血较多的缺点,免除了患者手术中的痛苦。

在手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稳定的止血效果。据相关研究结果[2]显示超声刀对于直径在3mm或以下的血管,止血效果确切可靠,但对于直径大于3mm的血管有时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完全,建议使用其他止血措施。本研究观察显示甲状腺血管直径多数在超声刀适用范围内,应用超声刀切割止血效果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表1 手术判定指标对比

1 程若川,艾杨卿,刁畅,等.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5):351-355.

2 李进义,王存川.超声刀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2):38 -39.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原发性切口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