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
2012-08-15齐秀娟
齐秀娟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的情况,它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心脏、血管、脑、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随着社会压力的而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9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男性47例,女性42例,年龄在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5.6)岁,病程3~15年不等,平均为(8.2±2.1)年,收缩压平均为(154±7)mmHg,舒张压平均为(96±8)mmHg;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在3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 ±4.9)岁,病程 4~16年不等,平均为(9.0 ±2.3)年,收缩压平均为(155±7)mmHg,舒张压平均为(96±7)mmHg;178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150例,继发性高血压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临床诊断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78年对高血压的 规 定标 准[2];② 收 缩压 ≥140mmHg,舒 张 压 ≥90mmHg;③排除精神障碍、意识不清、肝肾功能严重损坏等患者。
3.治疗和护理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然后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进行药物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运动干预等。
4.观察项目:①护理前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②药物依从性。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在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护理后血压比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对比mmHg
2.两组护理后药物依从性情况对比 观察组药物依从性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药物依从性情况对比n(%)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3],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本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降低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其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运动干预等[4]。药物干预应该按照医生指导按时按量服用;饮食干预主要是减轻体重并控制食盐的食用量,切忌暴饮暴食[5];心理干预主要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激动的情绪,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运动干预主要是让患者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总之,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药物依从性,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可大力推广。
1 孙中霞.672例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9 -80.
2 鲍艳萍.健康教育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34 -536.
3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J].高血压杂志,2000,8(1):94 -102.
4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病人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