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构建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

2012-08-15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学习者大学

陈 健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46)

一、学习者共同体的基本概念

学习者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旨在使学习者在共同完成学业任务过程中相互激励、通力协作,最终较好掌握知识并发展社会人际交往技能。人们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关注由来已久,我国战国时期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荀子在《劝学》中也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教”为中心,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习表现为学生的个体行为,“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他们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1]此种学习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拥有实践参与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他们往往难以胜任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者共同体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合作性,学习者在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通过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的互动,实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2]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学习者共同体还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交互活动关系。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最初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德文“gemeinschaft”,滕尼斯用此词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他笔下的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因此“用忠诚的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结构来界定共同体是最恰当不过的了”[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中的“共同体”概念被引入教育学领域。在教育学语境下,“共同体”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其涉及的范围也从教室、学校重新扩展到社会。学习者共同体“提供给学习者围绕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而进行社会交互活动。”[3]学习者“从不同水平和不同角度加入到围绕知识的合作、争论和评价中,并且从中获得来自他人的……支持,(最终)……确立自己的身份感。”[3]尽管学者们对“共同体”的阐述不尽相同,但众多定义具有的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共同体都含有“归属”的含义,即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必须基于共同体的成员都具有归属感,并对共同体中其他成员产生信任感与依赖感。在论及学习者共同体概念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即“学习者”不同于“学生”,因为传统意义的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需要“遮蔽新异的观念,去寻求与教师一致的理解”[3]。而“学习者”在个性方面应是积极主动的,是对学习有自主权的主体,学习者“有权参与教学决策,既是意义的制定者,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问题的解决者”[3]。社会性方面,“学习者”应是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协作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和社会人际交往目标。

二、构建的目标

构建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主要有两个目标:学习目标与人际交往目标。学习不仅是学习者个体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性活动。学习是个体学习者在学习系统的支持下,依靠与其他学习者的协作,构建知识与发展自我的一种过程。“学习的活动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是探索与塑造自我的活动,是编织自己同他人关系的活动。”[4]可以说,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实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才能高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并对自我的学习进行反思,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在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学习者达成人际交往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着重关注学习者知识目标的达成,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上,常常忽视培养学习者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者共同体所营造的是一个任务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在其中开展合作学习,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同助学者和其他学习者互动协作,借此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学习者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并将其与其他学习者共享,形成具有集体性质的知识库。同时,群体性知识库中的知识不断转化为个体知识,从而实现学习者共同体知识的再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不仅要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兼顾学习者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的方法

构建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利用情感因素满足学习者自尊需求,达成其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促学者及其他学习者互动,借此过程来确定其自身的价值。因此,促学者(主要是教师)的鼓励与褒奖对于满足学习者的自尊需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作为促学者,应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关注其个体需要,尊重、信任、鼓励学习者,使学习者的感情需要得以实现与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学习任务,对完成任务的学习者给予褒奖,让其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其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因此掌握如何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于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并不需要有错必纠,因为这种做法往往会打击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所营造的英语学习环境应该是自由开放的空间,每一位英语学习者在其中畅所欲言,都能够为共同体的发展做出贡献,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共同体中能感受到尊重与被尊重。学习者共同体一旦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教与学、学与学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就愈加显著。教师作为促学者,可以借助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习者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氛围,学习者自身也可以为其他学习者提供共享的资源与经验。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势必增强每一位成员的集体意识,产生更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在互助合作的环境中,这种强烈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可以让学习者对学习对共同体中其他成员产生责任感,学习者之间也较容易形成互相尊重与互相帮助的氛围,从而能够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注重互动,培养学习者社会交往能力。当今社会,社交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习者要想胜任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除了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积极肯干的工作意识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通过互动协作,形成互相感染、互相鼓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将教与学相结合,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不同学习者之间都进行交互式的交流沟通,彼此互为主体,互为客体。学习者在促学者、其他学习者的影响下下,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借助交往互动的学习过程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交互式学习能够使课堂中产生相互感染的氛围,营造出轻松协作的语言学习氛围,缓解部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焦虑。英语学习焦虑主要是指英语“学习过程中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5]影响学习者学业进展与人际交往的英语学习焦虑主要是交际焦虑。交际焦虑是指学习者对于人际交往产生的恐惧或焦虑,具体表现为不愿参与小组活动,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虽然适度的学习焦虑能够让学习者处于相对的紧张状态中,有利于学习,但过度的焦虑往往会让学习者无法达成学业目标与人际交往目标。学习者共同体所营造的健康愉快的英语学习环境,互动友好的学习氛围恰恰能够缓解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人际交往时产生的焦虑感,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克服不愿开口、不敢开口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学习者之间不断开展互动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者在和谐的氛围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

四、构建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构建学习者共同体时,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教师自身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决策者,是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学习者的语境下,学习者是教学的中心,其主动地探究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他人协作,进行人际交往。与之相对应,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依靠其知识与能力,依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掌握知识,达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价值,尊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其次,为了配合构建学习者共同体,院校领导及校内教育教学机构应组织与发起校本研修。校本研修需将学校打造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兼顾教师的个体需要与群体合作力,但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一位在校内学习的学习者的学习权。研修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专家型的学习者,教师的学习过程需依托于大学课堂的实践,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合作而完成。

最后,在构建学习者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需善用差异,营造和而不同的合作氛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合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身份的构建有利于让全体学习者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与提高。不同学习者之间注定会有差异,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消除差异,教师需要善用差异,将差异作为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加以运用。构建学习者共同体时,教师要兼顾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业起点、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等诸多因素,对每一位学习者不可追求整齐划一的同一性,追求的应是“交响乐”般和而不同的优美。

五、结语

构建大学英语学习者共同体需要从构建新型的学习环境入手,着重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社会交往活动能力,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交互活动关系。教师作为英语学习的促学者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构建温馨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人际关系。教师将合作与共享的理念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仍需注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价值,真正做到将“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相结合,营造出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郑崴.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严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共同体学习者大学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留白”是个大学问
爱的共同体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