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功利性价值取向下的教育误区

2012-08-15赵秀文

文教资料 2012年15期
关键词:功利化功利性受教育者

赵秀文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灵魂性因素,是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展开的精神性指引,它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当前我国教育在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走向了误区,这不仅损害了教育教学本身,而且伤害了教育中的人,尤其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受教育者。为此,本文在对教育功利性取向下的教育现状及其导致的负面影响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寻解决路径。

一、教育功利性价值取向之现象表征

功利性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已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选取一些最为典型的教育功利性现象作讨论。

1.“分数崇拜”与“升学率至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分数。正如俗语所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在整个教育中的统摄地位可见一斑,成了衡量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教育旨在培养人、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原初价值和意义被遮蔽。另外,与分数紧密相连的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教育活动都为升学率做准备,至于道德教育、美育、体育等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而且教育资源的投放和分配也以升学率为主要参照标准。因此,分数、升学率这种外在的、功利的“教育目的”成了教育的主宰。

2.“证书教育”与“学历至上”

教育功利性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证书教育”。以大学教育为例,大学四年,大量的精力不是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上,而是放在了诸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及纷繁复杂的各式各类的证书考取上,专业课考试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只是“临时突击”、“剪刀加糨糊”。当然,这和社会用人机制的功利性是分不开的。我国的用人机制还是一种“学历至上”的取向,学历似乎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却忽视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这种功利性的用人标准也反作用于教育,导致教育的功利化。

3.“作为装饰的道德教育”

正是在上述“分数至上”、“证书教育”的影响下,教育固着于功利性目的,而对于促进学生人格成长和道德发展的道德教育却一再地漠视和边缘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中小学在课表上设有道德教育课,但是往往被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课”所占领,要么被当成班会课。只有当教育主管部门视察素质教育的“成果”时,才会开设“公开课”“装点”“素质教育”。所以,很多一线教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功利性价值取向下的教育之弊

功利性的价值偏向对教育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体现为教育本然价值的异化,而且体现为教育中的人,尤其是受教育者人格成长的扭曲。另外,鉴于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教育的功利性亦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的功利之风,污染了教育的外部大环境,形成了教育与社会功利之风流转成势的恶性循环。

1.教育本然价值的异化

教育的原初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开发和挖潜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其人格的不断成长和完善。换句话说,教育的本质诉求旨在“‘成’人”。但是,当下在功利性价值诉求的影响下,教育更多地成了很多外在功利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教育仅仅成了获得证书、分数、学历的手段,对于教育中的“人”的精神成长和德性追求的引领被漠视。因此,有人说教育成了“无人”的教育,抑或如夸美纽斯所言:“教育成了学生才智的屠宰场。”教育的本然价值被其工具价值所遮蔽和掩盖,教育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教育不再是教育,教育者也不再是教育者。

2.学生人格发展的扭曲

学生是谁,受教育者是谁?对于这个问题的澄明和回答是教育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基点。毋庸置疑,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独立人格、尊严、生命价值意义的主体,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利。鉴于此,教育的论证和展开都是立足于如何促进这个主体价值的实现和展开的。但是,当下在功利性目的误导下,学生被当做“物化”的存在、“知识的容器”、“家长希望的承载者、寄托者”,分数、升学、学历仿佛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学生的童年、奔跑、欢笑被这些功利的目的所淹没。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辅导班下,孩子没有了童年,童年依然消逝。可想而知,如此成长环境下的孩子,其人格的发展遭到了挤压、割裂、扭曲。这是孩子之痛,还是家长之痛、教育之痛,抑或社会之痛?

3.社会功利观念的固化

教育功利性的另一个危害就是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的功利化取向。成长于功利化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孩子耳濡目染,在判断问题和行为时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功利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儿童期的人格形成对个体的一生影响巨大。因此,当这些受教育者完成学业、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时,其从小渗透在性格中的功利性特质必然影响到社会价值观念的树立和道德氛围的营造。因此,社会的功利观念在越来越多人的践行下越加固化,甚至成为大部分人行为的价值导向,从而使得功利性取向和追求形成了社会无法祛除“痼疾”和文化基因,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和向往被功利性所挤压和遮蔽。

三、纠正教育功利性价值取向之对策探寻

纠正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不仅要从思想、理念上入手,还要从实践、制度和外在文化氛围着眼,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纠正教育功利性偏向的解决对策。

1.价值重塑

思想是实践的先导。要肃清和纠正当前教育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首先要在思想、理念上进行价值重塑:(1)重塑理性的教育观,即还原和重构教育旨在“‘成’人”的根本价值诉求,践行教育挖掘个体潜能,促进其人格的完满和品质的卓越的根本目的。正如杜威所说,教育无其他的目的,教育本身就是其目的。(2)重塑合理的学生观,即摒弃功利性目的下仅仅把学生当做工具、手段的褊狭的学生观,重塑学生作为独立“主体”、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3)重塑科学的质量观,即改变当前仅仅把分数当做衡量学生发展、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多元潜能、多样个性,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质量考核体系,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实践纠偏

改变教育的功利性取向仅仅依靠价值重塑、理念变革是不够的,还需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纠偏,本文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落实:(1)增强和凸显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在当下功利化的教育诉求下,教育内容亦被功利化,其人性的、人文的内容被边缘化和弱化。因此,变革教育功利性首先必须增强和彰显其人文性,关切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引领,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和完善。(2)关注教育方法的多元性。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立足自身的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盲目灌输、“一刀切”,导致学生的同质化发展。(3)彰显师生关系的伦理性。教育是一项在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之间展开的伦理性实践。师生关系不是功利性价值诉求下知识授受、分数提升的关系,而是主体间平等、对话的伦理关系。

3.制度变革

制度是理念落实和实践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纠正教育功利性的价值偏颇离不开教育制度的变革和保障:(1)建立科学的招生评价制度。高考作为我国的主要评价制度,在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发展的同时,亦因其自身的不足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探寻多元化、公平性的招生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2)构建民主的教育管理制度。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多体现为自上而下、单一维度的管理模式,强调对管理对象的“管控”,这不仅导致教师成为“无反思的执行者”,而且抑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构建民主化、多方参与决策的多元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3)形成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以学历和文凭为主要依据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导致教育呈现出其功利性取向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摆脱教育的功利性偏向,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亦要变革,要建立公平、公正、标准多元的人才选拔和招聘制度,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4.文化引领

社会文化是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展开的大背景、大氛围,社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教育本身进行变革的同时,亦应关注作为环境和背景的社会文化的营造和引领。重塑人文、理性、关爱的社会文化氛围,积极抵制功利化、世俗化、金钱化的庸俗文化取向对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抵制和摒弃当前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还应关注社会文化、舆论媒体对教育的积极监督、文化“过滤”和及时纠偏的作用。舆论媒体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及时监督和反馈,使得教育中的问题被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发展路径的偏颇和误区。

综上所述,功利性作为一种较为强势的价值取向已然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方面导致了教育的不良发展,伤害了教育中的人。因此,对其进行反思和纠偏,不仅是重塑教育本然价值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教育突破现实困境,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突破口。

[1]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德]康德著.瞿菊农译.康德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猜你喜欢

功利化功利性受教育者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