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的品格塑造
2012-08-15陈文江
陈文江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江苏 邳州 221300)
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渗透德育的不可替代的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目标就是塑造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合格公民和优秀国民。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对新生事物无疑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们在传统文化素养上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个性人格不健全、缺乏家庭伦理道德、公德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等等。据《金陵瞭望》(2004年第12期)调查,中学生在回答“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选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占36.8%,选老板的占8.3%,而选择重要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偶像的人居然只占不到总数10%。调查中发现,在公交车上能主动给老人让座的只占37.9%,看见公物被浪费或损害时,认为“与我无关,可以不管”的有21.1%,“少数学生在校不尊重老师,在家不尊重父母,个别学生甚至以不好好学习作为对父母的报复”。此外,调查还发现,一部分中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能用正确、合理的心理调适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另有一部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不足,与父母之间关系随年龄增长,关系逐渐趋于淡漠……”如周光林就指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学教学中的伦理道德渗透[1]。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重任。
司马光曾指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小人”,并强调“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德才论》)司马光的这段精辟的论述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育人模式提供了借鉴。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若干弊端,其一是“重智轻德”,即重视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严重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其二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其三是“多空洞说教少情感渗透”。下面就我在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粗略地谈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品格塑造及人文素养的拓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强调的循序渐进的治学途径,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因此,本文试图从如何做人这个基点出发,来论述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关品格塑造的相关问题。
第一,“忠”的内涵与外延。“忠”不仅体现为爱国主义,还表现为忠于其事、忠于其主的道德素养。孟子曾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我们依据“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古人道德、情操、人品的感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作用。
热爱祖国是对人首要的、基本的道德要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爱国主义奉为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始终把爱国与否看作是对人进行道德评判和价值衡量的重要标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如汉朝持节牧羊、不改初衷的苏武;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如“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武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郑板桥,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人,无不表现出爱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杜甫身处“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救国热忱,只得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中“感时花溅泪”。即使在老病交加的暮年,诗人仍是心忧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一生汲汲皇皇于收复失地的奋斗,最后只得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憾中撒手人寰,诗人在弥留之际仍情不自禁地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慨。这位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诗人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在广义的爱国主义范畴下,忠于其主、忠于其事的诗文作品也比比皆是。如为主人报仇而“漆身吞炭”的豫让,《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杵臼,退秦师的烛之武,不辱使命的唐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学生感悟古人品格、反观自省自己人格构成的标杆。
第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也是古人最为推崇的道德修养之一。在这方面,如《三字经》里为父母温席的黄香,《二十四孝》里彩衣娱亲的老莱子,卧冰求鲤的王祥,埋儿的郭巨。通过对这些孝道菁华故事的解读,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班固在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咏史》中讲到以身救父的缇萦,大发感慨:“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而孟郊则深情的吟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第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本准则。如孔子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庄子》里记载了为守信用抱柱而死的尾生,对这些篇章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第四,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推身及人的民本思想的灌输。在我国古代典籍《尚书》里就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礼记·礼运》构建了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李纲的《病牛》中的诗句:“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也表达出诗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关爱百姓、以民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今天养尊处优、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应该有一定的规诫作用。
第五,同道为朋,同志为友,古人对待交友是非常慎重的。朋友对自己道德学问的培养有很大的砥砺规劝作用,所以才会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欣喜。从《论语》里面讲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无友不如己者”,《孟子》里:“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朋友的巨大影响作用。故孔子郑重提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荀子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今天的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分析辨别能力不强,这样就会交上一些良莠不齐的朋友。在课外的拓展阅读中,就应该给学生开出一些古人论述交友之道的相关书目。如《世说新语》里管宁割席的故事,范张鸡黍、管鲍之交、俞伯牙摔琴谢知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应该会对学生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交朋友提供一个最好的参考模板。
第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向学生贯彻古人惜时、节俭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学习习惯与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关于珍惜时间的经典诗文比比皆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根据一生治学经验,谆谆告诫世人: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见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已秋声。——《偶成》
当然,这样强调惜时的典故是不胜枚举的。再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也曾经感慨岁月易逝、功业未建:“年与时驰,志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诫子书》),淡泊名利、退守田园的陶渊明也在诗中抒发自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遗憾。
孔子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点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进而指出推行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如今的中学生们在吃、穿、用等诸多方面讲究的是品牌,是档次,衣食住行动辄攀比。倡导广大中学生在读书生涯中坚守“安贫乐道”的精神无疑对这种“不知稼穑之艰难”的消费方式能起到一种规诫作用。
当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讲究一些策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历史教学品格塑造的前提与关键,无论是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都是如此。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原则,推荐学生读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物评传。
如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能的,这既是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既是历史课程目标全面达成的重要途径,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和合格公民的有效手段。
[1]周光林.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强化伦理道德教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