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学生难教”谈几点思考
2012-08-15王秀娴
王秀娴 王 平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教师的困惑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这些赞美背后,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又有着无奈。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些教师教研会,会中老师表达了他们的困惑与无奈:“现在孩子真难教,现在的孩子没法教”,具体表现如下。
1.现在的学生个性独立,无论事情正确与否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2.学生犯错时,教师不知道应怎么批评学生,批评力道不足达不到批评的效果,过重又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因此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是束手无策;
3.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特别是在网络的影响下,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为突出,这进一步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4.教师总会给学生引导一些正面的东西,和社会现实的反差较大。例如老师给学生讲“要多读书,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而社会现实往往相反——这种情况对教师传授的理念是有很大影响的,也是近年来许多学生厌学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将这句话破译一下,实际上是说,并不是现在的学生难教,而是教师眼中理想的学生与现实的学生出现了矛盾,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学生,以过去的办法教现在的学生有困难。大多数教师认为,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听老师的话。因此,多数教师把温顺、听话、守规矩、不顶嘴、不滋事作为好学生的标准,服从管理的就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就是坏学生。“规训化”是这一时期的代名词,教育成为一种“规训”的工具,课堂则成了“规训”的场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场所的“课堂”则要通过制定精细严密的规则来实现其目的[1]。
二、“现在的学生难教”成因分析
1.教师方面。尊师重教的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尊师重教”之风。“教师是师与道的统一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威信,受到应有的尊重,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此外,在以强调稳定的儒家文化背景下,教师制度权威不可侵犯,知识权威至高无上,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教师以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充当起把知识“传送”给学生的中介代理人,在此语境下生长起来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和知识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教师权威至高无上的注脚[2]。由于中国“重忠孝”的传统价值观念,现在很多教师把听话、温顺、不顶嘴、守规矩当成好学生的标准,自己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唯一指路人,学生必须无条件尊重和顺从老师。
2.学生方面。获得知识的多样化途径,教师知识权威受到挑战。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途径,使得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可以从报刊、媒体、网络等层面获取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而教师未必了解,这样教师的知识权威就受到挑战,也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固定模式,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不满,这会使教师有一种受挫感和失落感。
3.家庭方面。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教育环境。现在的孩子生活优越,加上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使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骄横、自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孩子心中无他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种溺爱性格甚至影响了家长自身,使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师生关系,而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因此家长这种教育方式很难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影响教师的权威地位。另外,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很多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自由、个性张扬的重要性,不再把自己当成说一不二的权威,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4.学校方面。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滞后成为“制约瓶颈”。我国考试主要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所有眼光一致看齐,升学了的都是学业有成的,没有升学的就是白学了,一无是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家长老师认为学生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切免谈。此外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之后,人们对知识更加尊重,在教师的意识中,工作完成的如何是以知识的传递与接受为衡量尺度的,通过考试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三、针对“现在的学生难教”研究教育对策
教师一味地埋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仅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使老师丧失教好学生的信心,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以改变难教、难管的局面刻不容缓。要改变这种局面,做好教师工作显得尤为关键[4]。
1.教师给学生适当的自由,把他们看成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还要公平、公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所谓公平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每个学生都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未成熟的个体,他们有意无意地顶撞老师是难免的,宽容大度地对待学生,会让学生感到尊重,使其短时间内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5]。
2.转变教师的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观念是教师精神变革中内在而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新课程改革是要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因此要求教师围绕这一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去发展每一个个体的创造个性,从“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造而教”这一价值支点上来。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教师是知识的中心,是教书匠,而现在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
3.强化常规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学生管理中。现代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管理手段是有教育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观点,增强其组织性、纪律性,树立良好的班风,都有重大的作用。实行小组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生自我管理中,并做到奖惩分明,以提高制度的可信性,使学生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并且班级易形成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6]。
4.教师绝不能单纯考虑学生的权利而放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惩罚,放弃自己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尽的责任,必须及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小错误扼杀在摇篮里[7]。批评、惩罚违纪学生,既是对其他学生的尊重,又是让学生对其所犯错误负责[8]。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结语
笔者从“现在的学生难教”这一问题出发,针对教师认为学生难教的成因分析,对教师提出一些对策。
[1]任效峰.课堂管理范式的转变:从“规训”到“以人为本”[J].教学与管理,2006,(9):62-63.
[2]邢思珍.从文化变迁看教师权威的走向及其确立[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29-30.
[3]许锋华.传统学生观的消解与新型学生观的重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7):1-2.
[4]朱莎.浅谈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6):11-12.
[5]冯永参.浅谈能树立老师威信的几个因素[J].教育艺术,2000,(11):376.
[6]朱莎.浅谈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6):11-12.
[7][8]王献平.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观的再认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