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改革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14期
关键词:毕加索美术作品战争

康 静

(稠州中学 丹溪校区,浙江 义乌 322000)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美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过程。通过美术鉴赏活动,人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美术鉴赏还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实现价值的必然途径。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要必须经过教育。”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学习,同学们会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并在一种广泛的人类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作用和美术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贡献。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准备,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设计的魅力》这节课,没有充分准备欣赏图片,在第一个班上课,我觉得书本上的图片都是经典作品不需要增加欣赏图片了,导入后就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图片,学生早对课本上的图片很熟了,激发不起兴趣,随便看了一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设计的亮点与感想,有80%的人站起来不说话,因为他们对图片没有足够兴趣,没有深入看,也没有感想可发,而另外的20%的人只是说好看实用,根本不能说出设计的创意点精彩之处,更不要说说出自己的感受了。在公开课上,我精心做了课件,课件里面用了大量新而奇的图片,学生看图片时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原来设计可以让一件物品变得如此精彩、新奇、好看”;“床还可以是蛋形”;“椅子的造型设计灵感也是来自蛋形”;“椅子还可以做成字母”,有的学生开始用手上的材料模仿,这时学生不用老师提问已经在下面不时用各种词语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组织学生收集资料

在上《格尔尼卡》这堂欣赏之前,我先让同学们分组找资料,第一组找一些有关战争的美术作品,尽量找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或挂历、光碟;第二组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战争美术作品方面的内容,主要的文字内容可以是名家写的,也可以是论坛里的个人观点,不一定要和第一组同学收集的美术作品对应。第三组收集关于战争场景的写实图片。第四组同学则是收集一些能表现战争场景的材料。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加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了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又为下节美术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灵活多样

(一)展示相关资料

把同学们的美术资料收集起来,选出一些有关战争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尽量找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或挂历、光碟作品,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进行快速的欣赏,里面有建筑图片如巴蒂农神庙的残柱、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绘画《自由引导人民》、工艺美术等多种作品,让学生从各种艺术品中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感受人类社会当中美术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二)组织学生讨论

邀请第二组的同学谈谈,通过刚才的美术作品欣赏,有什么启发;要求同学谈谈自己在网上收集的评价美术作品的文章都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评论的?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评论?让他给同学们讲解,由此反映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作品的认识程度。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见解,进行辩论,老师在一旁当组织者,让同学们自由讨论进行美术欣赏与评价。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深刻领悟

老师在同学对作品认识欣赏后,作评论,指出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比如艺术语言的运用等,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印象。紧接着,把同学们收集到的战争的场景最精彩的几张图片拿出来放在投影仪上加以展示,一张张恐怖的图片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给大家一种恐惧、悲伤、紧张的感受。这时我才让学生欣赏《格尔尼卡》,看看毕加索是怎样用绘画的方法再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的。我介绍,欣赏美术作品除了整体感知外,还要从美术作品的局部入手。就绘画作品而言,可以细致地分析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当然,这些构成要素须是能反映这幅作品内涵的。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可以将画面分解成“灯”、“牛、马”、“抱着已死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举灯的女人”和“从楼上跳下来的人”六个局部,这六个局部分别表达了各阶层在战争中的苦难遭遇。在这幅画中毕加索采用广视角、深层次的方法把战争中各阶层的人所想所感都画在了画上,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痛不欲生,战死的战士死不瞑目,举灯的女人渴望光明,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在法西斯这头公牛的暴行下犹如一匹被四分五裂的浑身是伤的马,全国的人民就像是被关在危楼上,急需逃命而又找不到出路。在这里毕加索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和寓意,这种方法也加深了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认识,增强了画面的恐怖气氛。通过对画面的分析,同学们了解了毕加索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能孤立地看一件作品,深刻了解一件作品除了要联系艺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外,还应知道作品是与艺术家的个人成长过程及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分不开的。通过艺术分析,我把毕加索推介给学生。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裔法国籍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从小受当美术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学习绘画,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美术学院学画。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1906-1907年间,开始对绘画形式结构进行探索,并创造出立体主义风格。毕加索一生勤奋,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巧变不竭,却保持着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教科书中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惨绝人寰的战争暴行”:1937年4月26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的高潮时期,德国纳粹空军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格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的故都格尔尼卡城。这次空袭是第一次对平民的轰炸,它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并立即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抗议。

(四)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了解了毕加索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还有他听到这件事时的内心感受。我又问:同学们,让你来表达心里对战争的憎恨与恐惧,你会用什么方法与材料呢?

接下来,我让第四组同学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与工具叙述战争带给我们的影响,同学们有的利用颜料画一些画,有的利用碎纸屑、橡皮屑做装置艺术,也有的运用肢体语言表演行为艺术。总之,每个同学都能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最后我总结: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方法和角度非常多样,且应随欣赏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所以对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而言,没有所谓的“万能”或“通用”的方法和角度。自己要不断探索,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用独有的方式展示出来,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不同。

四、课后反思

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同学们从内心深处懂得了欣赏作品的方法,知道了美术作品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这堂课上,我还讲了文艺复兴,讲了当时的文化背景,讲了达·芬奇及其一些画家在当时及至今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感受到了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理解了美术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培养了审美情感,提高了美术欣赏能力;培养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参与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对优秀美术作品的热爱,加深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另外,通过对资料的收集,锻炼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主了解事物的能力。以上教与学的方式,完全放松自如,体现了现代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课堂改革硕果的体现。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美术教材七年级(14册).浙江省美术出版社.

[3]美术教材八年级(16册)浙江省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毕加索美术作品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梦》和毕加索
毕加索之夏拾遗
被风吹“偏”的战争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他们的战争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