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熊素芬
熊素芬
(上海杉达学院 嘉善光彪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上海 201209)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各种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为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到计算机和投影仪,再到电子白板和电子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多媒体教学逐步走向成熟,课堂教学的互动日益受到重视,互动方式也随之与时俱进。
一、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
在黑板和粉笔时期,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师生及时互动,但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需花费较多时间在板书教学知识点之上,相应地减少与学习者的交流互动,且单调的知识表现方式往往难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参与度及教学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在计算机和投影仪时期,多媒体课堂教学以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和学习者主动的参与互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但由于教学课件是提前备课所做的,无法准确地对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互动做出预判,修改课件内容相对繁琐,教师需要频繁地忙碌于投影幕布和电脑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互动,逐渐地沦为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放映内容,学习者成为屏幕抄写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无法真正体现。
到了电子白板和电子笔时期,特别是互动电子白板的出现,结合了黑板的实时修改教学内容和投影仪呈现教学信息的丰富手段,让教师更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者及时地开展课堂交互,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互动电子白板的定义及优点
就其定义来说,互动电子白板是一种可以在上面书写,并且能够被电子捕获的干擦式白板。从本质上讲,互动电子白板是绝对坐标的电脑输入装置,如同一部大尺寸的数位绘图板,可将使用者于白板表面所书写的笔迹的坐标值及点选状态持续地传送到电脑。因为互动电子白板只是坐标输入装置,所以需要连接到一台电脑,并透过电脑所连接的投影机,把电脑屏幕的画面再投射回到白板上。当投影机投射画面回白板时,一般须先经过校准的程序,才能将使用者的笔迹与电子白板的书写点作准确的重合,以便让使用者有一种直接用笔写在电子白板表面的效果。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互动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备诸多优势。
1.相对于传统投影机的单向式,使用互动电子白板令课堂更为互动。互动电子白板既可以通过形象地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抽象的教学信息得到很好的诠释,又可以如传统的黑板一样,随意书写、圈点、批注、标记,实现集书写、记忆、储存、打印、演示、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师生在用白板建构的互动教学环境中共同参与互动,使课堂氛围更生动活泼。
2.互动电子白板使教师专注于课堂,而不是处理电脑或投影机等技术上的问题。技术的成熟使教师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在学习如何使用互动电子白板上,只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就可,而是让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教学资源的调用和呈现、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展开、交流互动过程的引导与梳理等之上,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
3.通过电子白板的软件,利用软件的记录功能,使课堂上临时或即兴的教学亦得以记录下来。互动电子白板的实时记录功能不仅可以记录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和对资源的调用过程,以互动电子白板为核心的教学环境还能够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为教师的课后反思及进一步的知识传授提供重要的实践支持。
总之,互动电子白板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教学工具,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时间和资源的科学分配,使教学资源得到高校利用,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充分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者的互动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互动电子白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虽然互动电子白板有诸多优势,但由于经费投入、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互动电子白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并未推广普及,仍处于起步阶段,下面笔者就结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对互动电子白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做一番探索。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中自主性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对大学生的自主性予以足够重视,提高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度,以此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精神。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在于以“抓基础”、“重实用”、“练能力”为目的,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对互动电子白板的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综合考虑,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首要的就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不仅包含对计算机操作的熟悉程度,还应涵盖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吸收能力,以及资源的筛选、组织等能力。实际上,较之以往,互动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难度也相应加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资源库的建立与课件的准备。计算机基础课程包含对各种软件的使用,课前应注重对各种媒体资源的搜集,结合电子白板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库,适量拓展课堂教学可能需要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源。由于互动电子白板具有可视化和开放性的资源管理机制,因此需要做好资源管理的工作,使用多媒体资源的文件和管理和目录管理等多种功能,并通过白板软件的用户管理新建一个个人账户,根据每个教学软件所需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如此一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需进行登录就可以方便使用个人账户下的各种资源。
资源库的建立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多样性,从资源的格式及内容两方面着手,应涵盖尽可能多的格式,如图片格式 (bmp,jpg,tiff,gif,psd等)、 视频格式(avi,rmvb,mpeg,wmv,mp4,mov等)。 其次是专业性,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资源内容的喜好也不同,如旅游管理专业和教育学专业,专业背景有着极大差异,在进行资源选取时,应适当结合其专业特点,对旅游管理专业更多选择旅游景点等资源,对教育学专业应更多选择学校课堂教育等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引起学习者的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
对课件的设计,应与之前的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充分考虑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课件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设计,增加更多情境的创设,给学习者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平台。
2.课堂教学的互动。在互动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记:电子白板应用的核心是交互,在课堂教学知识点逐步展开时,要随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包括对资源库和课件的删减、增添,即便与教师课前的预想有较大偏差,也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不应只是片面地追求完成课堂知识点的教学量,置学习者的互动交流于不顾。教学信息的超载呈现不是效率课堂的标志,而是要看学习者能够真正地消化。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每个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基础有高低之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考虑大多数学习者的能力水平,而不能只是照顾少数。在操作演示环节,尽量让各水平层次的学习者都参与其中,并利用同侪机制,首先在学习者中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者的互帮互助提升掌握软件操作的整体水平。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做好记录,包括学习者在哪些操作环节出现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等,便于课后的研究使用。
另外,电子白板具有备注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地对所使用的电子文档、软件界面、课件、教学资源等进行批注。互动电子白板的后台程序会将教师的板书、增减、备注等操作记录在案,并自动形成电子文档存档。
3.课后反思。通过互动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课后教师可以回放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知识点的展现、学习者的互动参与、教学资源的相应操作等,教师应对记录予以足够重视,在课后好好反思,对课堂教学中积极的一面加以保持,消极的方面则加以注意,并进一步完善资源库与课件,优化教学过程。
就目前而言,互动电子白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面临了一定的困难,主要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而致使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水平不均衡;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不够开放;课后反思程度不高,对互动电子白板过程的记录研究的力度不够等。因此,对高校教学而言,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建设,加大教学资源的共享面,强化教师的课后反思,并鼓励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挖掘互动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善于利用其技术优势设计个性化的高效课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将互动电子白板这一课堂信息化的主流技术使用好。
[1]高霞.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42.
[2]刘长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技术的新趋势.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