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企业纪律文化,强化高职院校“90后”学生的纪律观念——以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20期
关键词:纪律学院高职

张 丽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价值导向已经取代了单一的价值观体系。在这个热衷于消解“经典”、鄙弃“正统”的时代,标榜“另类”和强调“自我”的风气甚嚣尘上。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长大的90后,纪律意识尤其淡薄。他们对学校认同感差,曲解自由、漠视纪律、反感约束,到了工作单位,也不能很好地要求自己,心情好就干,心情不好就甩手走人,将跳槽作儿戏,对就职单位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同理,对90后一代新生代员工,单位对他们的信任和评价也很不高。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大面积失业,企业“用工荒”以及企业员工年流失率居高不下的矛盾现状。

分析起来,90后纪律意识淡薄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成因。

1.个人原因。

“9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张扬,自信自主而依赖;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想开放独立,早熟老练又叛逆的特点,是典型的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结合体。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自我、自私。有学者说,他们大多数只会为自己想,几乎不会主动地为他人着想,牺牲和奉献之类的词语极少在他们词典里找到。大部分“90后”大学生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

2.家庭原因。

一方面,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加,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是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校纪律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管理和过高要求,加剧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孩子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变本加厉地叛逆、抗争。

3.学校原因。

(1)学校管理思想僵化。

对应试教育的“恋恋不舍”和对就业率的极大关注使得当前高职院校校园内常常忽视纪律教育的存在。应试教育可以起统一规范的作用,但是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优良品德的形成,忽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长年累月积累下来,学生负面情绪无处释放,容易滋生逆反心理,产生对规范的反感,从而进入大学后无视学校的纪律。[1]

(2)学校管理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在纪律教育中采取了“以制代育,以罚代管”的方式来强化校园纪律意识。所谓“以制代育”即用一系列或严或宽松的校纪校规来约束学生,并以此替代本应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工作。所以“以罚代管”,即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单一地采取一旦犯错便“大刑伺候”、严惩不贷的方针来逼迫学生不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或者是不被发现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事实上这样做并非学生的本心,因此这样的纪律教育显而易见是异常失败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无效的。

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怎样改变学生纪律观,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呢?笔者认为,借鉴企业的纪律文化,引入企业的纪律管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具体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弄清纪律文化的概念。

组织的效率来自组织的执行能力。[2]纪律即现代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确保其正常经营运转的基本保障,是企业人的执行力。纪律管理在整个现代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至关重要。进一步说,要确保现代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地、按部就班地开展,严格的纪律管理是明确各项经营决策执行的原则和必要手段。通常而言,规范化的纪律管理主要包括现代国有企业的廉洁制度管理、员工纪律管理团队建设、纪律文化环境的建设、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3]因此,广义上的企业纪律文化是指现代国有企业在有效开展内部廉洁制度管理、员工纪律管理团队建设、纪律文化环境建设、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业独特标签意义的有形和无形的部分,有形的部分主要是指现代国有企业用于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无形的部分指企业员工对企业制度的理解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的纪律文化到底应该如何应用,才能既保持纪律规则的有效性,同时又不违背教学的规律性呢?

1.实现校园文化与校园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确保学校制度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51] Nay Pyi Taw,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24th ASEAN Summit: Moving forward in Unity to 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Community, ASEAN Official Site, May 11, 2014, http://www.asean.org/storage/images/documents/24thASEANSummit/24th%20ASEAN%20Summit%20Chairman%27s%20Statement.pdf.

(1)细化管理单位,树立纪律模范。

系部是高职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在一个小范围里,寻找一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作纪律模范,即使是在大学校园中也是必要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些正面的形象对于纠正不良学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不良习惯也会起到警示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还可以将单位更加细化,比如系部下面设班级、班级里面含小组等,在课余,则可以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小范围管理,这正如企业的班组管理,操作起来更加可行,管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提升“三自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

在高职学院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提升学生的“三自管理”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一不是高四,由于中学教育单一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方面的事情几乎都被父母包办了,因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适应离开家长的生活。面对大片大片的松散时间,许多学生无所适从,于是便从心理上产生了怠惰,不能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高职学院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时间条块分割,有效利用,可以学习企业管理的经验,帮助学生合理利用一天的闲暇时间。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明确地安排了学生从早到晚的时间,如早上几点做操、几点上课、上完课后做什么等等都有安排,在这个框架内学生再去自由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能够“找到事情做”,方能有收获。

(3)形成优良校风,打造校园特色。

一个学校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校风,正如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样。一个有着优良校风的学校,可以带动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改造自己。校风的形成,要由班风做基础,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班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不能只由辅导员钦定,而应是全体学生协商确立并认同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组织或小社会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法律和个性,这些都不应是外来强加的,而应是群体发自内心认可的。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江淮汽车公司对人才的需要,再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校园中通过开设课程、活动等建设以感恩、宽容、主动、尽责、整齐等重要品格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处处讲“爱”、讲“奉献”的校风。

2.建立一套严格的、有效的、公正的纪律约束制度。

(1)严里有爱。

严里有爱,首先强调的是“严格”。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套条款详尽的《学生手册》,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和生活纪律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但是,在约束的过程中,又时时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护。比如对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奖励和对贫困学生的多种资助。

(2)严而有理。

严而有理,要遵循“认识要高、标准要严、管理要全、措施要实、作风要硬”二十四字原则。有理有据,不是主观臆断、主观想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查以后再发言,调查清楚再惩处。

(3)严爱相济。

在校园纪律管理中,我们反对“好人主义”,敢于动真的、碰硬的,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坚决处理决不手软。树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纠,学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按轻重制定了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等几个层级的处分规则,处处体现着从“严”管理。在执行《学生手册》中,学院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做学校的主人,严在理所当然处,爱在具体学习、生活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使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3.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实现学校纪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纪律文化的执行,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公司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将全体教师打造成既能教学又懂管理的人才。学院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管理培训的经验,每年暑假都要分批次地将辅导员送到全国各地参加辅导员研修班,并定期举办辅导员大赛,以赛促练,提升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院所有教师积极学习ISO9000管理模式,寻找其中与学校管理相通的内容,使班级管理、系部管理更加规范化,使每一次对学生的考评都做到透明化。所有的奖惩都有据可循,每一次奖惩都有记录。

4.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强化细节管理。

比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绝大多数高考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学习兴趣弱,自由散漫的情况,引入企业绩效考核的理念,加强学生时间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等。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江淮汽车集团公司独资创办的一所高职院校。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充分借鉴江淮汽车集团公司纪律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管理。例如在宿舍管理中,引入“5s”管理模式,教会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将不必要的东西及时清理,必要的东西合理摆放,并定制了宿舍物品摆放模版,要求学生按照模版及时打扫、整理宿舍,同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检查、反馈制度。因而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还是进入定岗实习阶段都可以确保宿舍整洁卫生并且没有安全隐患。另外学校统一规划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使得学生时间观念大大增强。比如周一早晨升国旗,周二到周五早晨统一做早操,然后进入各自的班级开晨会。这种流程化的管理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异常简单,在不同的时间段学生应该做什么事情,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会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5.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定岗实习,用企业纪律文化打造“90后”大学生的职业品格。

许多高职院校“90后”的大学生在学校里由于时间和效率观念很差,意志力薄弱,因而造成他们学习效率低,考试疲于应付。这些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必然无法适应紧张而又繁重的工作,所以才出现了现代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状。高职院校尤其是企业办学的院校应充分发挥与企业的良好关系,积极组织、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训特别是定岗实习。因为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是非常紧张、琐碎而又繁重的,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有必须完成的生产任务,而且对工作质量要求很高。如果生产质量达不到要求,不仅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会直接失去实习机会,上述一系列现实压力可以迫使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统筹规划,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如何更好地寻找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共同点,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解决90后大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成为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积极研究并着手实践的课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学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江淮员工手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2.

[3]王甫文.国有企业纪律管理对执行力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11,1(下旬刊)(636):32.

猜你喜欢

纪律学院高职
初等教育学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纪律
学院掠影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