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形和面孔
——谈在美术教育中现实与艺术对肖像的知觉
2012-08-15王莹
王莹
(河南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面形和面孔
——谈在美术教育中现实与艺术对肖像的知觉
王莹
(河南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早在1950年,E.H.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艺术家绝不能画其所见。艺术作品中的肖像画是对人的状态和气质的表现,作品中对人物的肖像应有一种深刻的“认识的”理解力,而不应承载太多的“视觉的”因素,它是沉默的。即关于“视觉的”和“认识的”两个概念的区分。
绘画 肖像 表情 本质 偶然
“艺术图像并非非得客观真实才能使人信服。”——[英]E.H.贡布里希[E.H.Gombrich]
一、无目的
在创作课上,我选择头像作为主题,让学生们创作系列画,是因为我试图尝试让他们从脸部丰富姿态中建立起现实和精神的联系,而这些形象也更符合其后学生对肖像画特质的理解:那些空间的处理,内在精神性的把握。同时,我对这门课程所要用的材质和媒介只有一个要求,即更接近纸上绘画,这样较为直接。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没有特别的约束,可以尽情挥洒,让作品在反复制作中自然显现,重视制作过程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厚重性……正如毕加索所说:“事故是创作的一部分。”
在做创作的前半个月里,学生们都兴致盎然,觉得创作很重要,要认认真真地做好它,正因为如此,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成为大家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一两个星期后,稿子题材也都通过了,接下来就是要集中精力把它做好。当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多数学生却马上感觉到我怎么能够应对这么大一幅画?画面上有那么多因素,那么复杂的关系。有位学生和我交流说,之前还想画到德·库宁、贾科梅蒂那样的深刻,过去所学的也都是选修,又没有好好训练过,怎么可能应付得了呢?因此当时心里所受打击特别大,觉得那么大的信心,那么多的准备,收获的却是失败。他开始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不知道想要什么,很矛盾,态度不明确,消极。
哈姆雷特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我要画什么”的问题再次显示出了当时同学们在创作中的无助。同时又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他们,在创作初期,画画前总感觉要先设定一些前提概念,给自己很重的负担,所以我感觉学生这样创作很累。也可以说是为了实现某个概念而画,甚至有点为别人而画的嫌疑,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程式化的倾向。在创作过程中,一旦这种原创的东西逐渐淡忘,形式语言浮现于画面的时候,作品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个性视觉的独特魅力。
很快,临近创作的时候,学生都将肖像系列作品完成了。多数学生处理的不仅是现实肖像,更是“理性的”现实肖像,在绘画的过程中产生了所期望表达的不确定情绪、令人意想不到的材质的自然的显现,对线条的把握,对色彩的控制等因素,这期间的过程中既会出错,又会产生奇迹,当然也会很平庸。创作需要偶然的因素,需要不完整、有缺陷的东西。虽然学生们在很短时间内就画了一系列的肖像创作,结果还是可圈可点的。这同时也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个道理,你的画要是你能驾驭得了的东西,积累足够的能力。没有技巧,你的激情和绘画冲动会在空气中消失,思想感情在画布上显得极为苍白。
除了肖像实践作品外,我和学生们就在美术教学中,对现实与艺术对肖像的直觉作了深入的讨论。
二、误解的
罗歇·德·皮尔[Roger de piles.1635—1709]的功绩是最早对肖像画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讨,他告诫艺术家所要注意的肖像表情:“肖像的神态和气韵并非出自于素描的准确,更多的还在于当对象的气质和性情被描摹的时刻各部分的协调……能仔细地把个部分安排得恰到好处的艺术家是不多的,有时嘴在微笑,而眼睛却很忧郁,有时眼睛兴高采烈而面颊却平板僵直……”①
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当被画的人微笑时他的眼睛应是眯起来的,嘴角应是向鼻翼方向翘起的,面颊应是鼓出的,眉头应是舒展的……然而,假如有一种有点自相矛盾的五官组合在一起,如一种严肃的凝视与一丝笑意合在一起时,却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稳定性,一种游移于嘲笑和沉思之间的表情,而无论嘲笑或者沉思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当某人感到失望时,我们会说他“拉长了脸”;即俗话称为“面庞”的脸部本身。据说在欧洲人看来,所有的中国人都很相像,同样,在中国人看来所有的欧洲人也很相像。
应该承认,摄影师通常要求我们在拍照时微笑,按民间习惯发“茄子”之类的词就可以在嘴角周围生成一种与微笑相同的效果。被拍摄的微笑当然是生命活力的一种多义、多解的符号,因而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就被艺术家用来增强逼真性。最著名的例子当然就是莱奥纳多·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关于她的微笑一直有许许多多充满想象力的解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常识性的理论与意外的然而成功的实践创造加以结合的实例。因为,误读也是一种理解,文化正是在误读中传播和发展的。曼·雷对待摄影的态度是“以摄影表现绘画所不能表现的,以绘画来表现摄影所不能表现的”。
传统的美学中为艺术家提供了两条辩解的理由,这两条理由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广为流传。其一是被归结在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一句名言里,有人批评新圣器收藏家里的梅蒂奇家族的肖像被描绘得不太像。米开朗基罗听后问道:一千年之后这些人像与不像又有什么关系?他创作了一件艺术品,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另一条理由用来辩护则可以追溯到另一位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Raffaele],以及最早的一篇颂扬菲利皮诺·利皮的文章,文中说道他画了一张肖像比被画者本人更像本人。西班牙画家委拉士贵支[Velazquez]在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在那里完成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同样具有此代表性。这种颂扬认为天才画家的眼睛可以透过表面揭示真理。也正是这种思想使得艺术家有权可以蔑视被画人“庸俗不堪”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只注重了外表而忽略了其本质。
不管这条理由在过去、现在及未来得到怎样的运用与误用,不管我们会用怎样的言语去诠释本质与偶然的关系与区别,我们都不能挑出某一方面并把它与另一方面区分开来。
现实与艺术中对肖像的知觉,即艺术变化的知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画家都应当根据自己所见的现实来描绘世界。但是,每个画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看世界,所以再现艺术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可以根据人类知觉的多样性来解释。乔托和凡·高不同,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不同。其次,艺术变化的技术理论。艺术上的发明和发现都是由于画家在技巧方面获得了超越前人的能力。根据这种观点,埃及艺术之所以幼稚,是因为埃及艺术家的能力如此。而在后来艺术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再现技巧的长足进展。再次,艺术变化的观看与知道理论。历代的艺术家都在持续不断地拼命摆脱知识的重压,以求准确地根据他们所见的样子来描绘世界。知道了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例如,知道了人脸以鼻子为中线两边对称,就会阻碍艺术家根据事物出现的样子来描绘它们,会阻碍他对侧面像的描绘。先借鉴,再摆脱。这种反对知识的腐蚀力,并决心恢复纯真之眼的努力,说明了视觉艺术从完全概念性的艺术向完全知觉性的艺术进化的过程。
三、想要的
我常以尼采[Nietzsche]的这句经典言论提示自己:“艺术是天才设定规则,庸才跟着走。”以便让自己远离盲目的借鉴。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告诫学生。
绘画是转换,不是“摹本”,所以绘画犹如科学实验,画家是把可见世界的森罗万象折衷简化为一系列色调层次,探索的是新的标记系统,是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反应,而不是物质世界的本性。甚至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作品的逼真性也不是源于单纯的转录,而是来自把所见之物向绘画术语的翻译。一件艺术品能“活起来”并不是靠它与实物的真实性相符,而是因为它符合了这个时代的需要和预期。著名的拉斯科洞穴杰作看上去完善周密,不可能出于偶然或投射。我们知道了制像的起源,也就明确了发现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绘画不是画的问题,重要的是观察方法的转变,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观察的问题。德国当代艺术家杰哈·里希特的自述表明,从尽力写实的主观愿望出发,最终作品仍然各有各的面貌和情调,绘画风格支配着艺术再现,风格的客观性受到绘画工具的限制。从逻辑上讲,“真”和“假”这种概念只能应用于命题,绘画本身不是命题,因而有真假的不是绘画,而是绘画的说明文字。
珍妮特·罗伯逊关于现实与艺术中对肖像的知觉的问题有一段相当全面又很有启发性的文字:“……人们逐渐懂得把某些错误找出来作为可能导致表现不真实的原因。是不是某种‘特质’看上去太‘尖锐’?仔细检查一下,不要把双眼画得太靠拢,另一方面,神情是不是太‘迷茫’?小心不要把两眼画得太分开——当然,素描稿往往可能是准的,但是阴影如果画得太浓或者太淡,会使两眼之间的距离显得太近或太远。尽管你确信嘴画得很正确,但如果看上去还有点不对头,那么检查一下周围的色调,尤其是上唇(口鼻之间的整块区域),如果这儿的色调有错误,结果不是使嘴巴凸出就是使嘴巴凹陷,这马上影响到表情。如果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却找不到地方,那么检查一下耳朵的位置……如果耳朵放错了地方,那就会改变整个面容角度给人的印象,你只要改正这个错误就能使大下巴或者软绵绵的模样得到矫正,而不必触动其他特征……”
以上道出了面形与上所说的面孔这两者之间的某些关系,同时暗示了某种把真人变为艺术形象可能经过的途径。最终,画是自己的言语,需深思和明辨,艺术需修行。
注释:
①罗歇·德·皮尔[Roger de piles].论绘画原理.(Cours de peinture par principles).
[1][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俄]康定斯基.论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重庆出版社,2006.
[4]朱其.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