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铃还须系铃人 奈达解码奈达翻译标准

2012-08-15李林臻青立花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奈达感人词义

龙 娟,李林臻,青立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510545)

一、引言:“动态对等”影响巨大,需要重新解读

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被译成“动态对等”,与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信奉和遵循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相比,名字令人耳目一新;“动态对等”,读者顾名思义地解读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动态翻译理论原则”;“传译原文的动态,译文应使用目标语自然的语言结构,译文读者理解信息毫不费力,译文和原文一样自然、易懂”。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动态对等”趋之若骛,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将所谓“动态对等”翻译原则的创始人奈达称之为“声名显赫的美国翻译理论之父”,称赞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中国翻译》2001年的第二期上有评论说:奈达翻译理论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翻译教材《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第12页(编著者尹富林等)说:奈达的“动态对等”(后来改为“功能对等”)为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意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一大学教师的论文说:尤金·阿尔伯特·奈达是当代杰出的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他提出了翻译的“动态对等”理论,对中西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理论赢得了掌声与喝彩。

然而读者对“动态对等”内涵的理解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译论界没有一个统一的令人信服的解读。除了上面介绍的对“动态对等”两种理解(“动态对等”即动态分析翻译标准和传译原文的动态)以外,读者对“动态对等”的解读显然与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标准也相差太远。

该读者认为“动态对等”的翻译以完全自然的表达方式为目标,译者并不坚持读者理解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而是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汉语“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使异国文化在译文中再现——这就是奈达先生的“动态对等”。

二、Dynamic Equivalence被翻译成“动态对等”并被错误解释

翻译理论界将Dynamic Equivalence译成“动态对等”,并对它进行了解释。请看《译学大词典》的解释: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近来提倡的“动态对等”,也就是这个意思。“动态”一词表明这是两种关系的对等:一边是原文对原文的接受者,另一边是译文对译文的接受者。同一信息,用两套不同的语言,接受者不同,却要产生出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

Dynamic Equivalence中的Dynamic被翻译成“动态”是错误的;Equivalence被翻译成“对等”也是错误的。

翻译理论界对Dynamic Equivalence的误读和误译导致《译学大词典》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译学大词典》里面的解释的要点是:1.“动态”一词表明两种关系的对等;2.“动态对等”是属于等效翻译范围,是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3.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即“动态对等”,一边是原文对原文的接受者,另一边是译文对译文的接受者。同一信息,用两套不同的语言,接受者不同,却要产生出基本相同的效果。

《译学大词典》的解释问题很多,主要问题是:1.解释说“动态对等”中的“动态”是两种关系的对等;然而汉语“动态”的词义是“运动状态”,可不是两种关系的对等。2.“动态对等”是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然而奈达翻译理论没有等效翻译原则,等效翻译原则是中国人误读奈达理论后自己杜撰的有名无实的翻译术语,它假充奈达翻译理论。3.“动态对等”是“基本相同的效果”;前者是“对等”,后者是“基本相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两个不同的程度,“对等”不能升级为“基本相同”;4.“动态”与“效果”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动态”与“效果”不能互相替代。

Dynamic Equivalence被译成“动态对等”,作为翻译标准的“动态对等”人们无法理解,也没有译论家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读者在问:译文和原文有“动态”?译文和原文的“动态”是什么?译文和原文的动态”怎么对等?既然译文和原文有“动态”,反过来想,译文和原文也有“静态”;译文和原文的“静态”又是什么?

三、Dynamic Equivalence中的Dynamic不是“动态”是“动力”、“活力”、“力量”

奈达对Dynamic Equivalence解释的原文是:

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This response can never be identical,for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ettings are too different,but there should be a high degree of equivalence of response,or the translation will have failed to accomplish its purpose[1](P178).

这段文字的中文译文应该是:

因此,接收语信息接收者与源语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即为“动力相当”。“动力相当”的定义的思考角度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接收语信息的接收者与源语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反应大体相同,绝对不可能等同,原因是两种语言的信息接收者有着很不一样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是反应应该高度相当,不然翻译的目的就不会达到。

奈达上面文字没有直接解释Dynamic的词义;他说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就是Dynamic Equivalence。Dynamic的词义是“反应”?不可能。Dynamic的词典定义没有“反应”这个词义。英语原文词典对dynamic的定义是:dynamic:n〔u〕(of a person or thing)power,energy(指人或物)活力;精力;动力。除此词义外,英语原文词典还解释说:dynamic:moral force that produces activity or change,引起活动或变化的道德力量[2](P286)。

奈达的翻译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基础,他的翻译思想是,《圣经》不但有意义,而且有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引起人的活动或变化;上面奈达解释Dynamic E-quivalence时讲的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就是道德力量引起人的反应(活动或变化)。根据奈达上面对Dynamic Equivalence的定义,结合英语原文词典对dynamic的定义,可以推断dynamic的词义是道德力量(moral force that produces activity or change,引起活动或变化的道德力量)。

奈达后来在《语言和文化—翻译的语境》中解释为什么将Dynamic Equivalence改为Functional E-quivalence时说:the term “dynamic”has been misunderstood by some persons as referring only to something which has impact.(“Dynamic”这个词被某些人误解为非具冲击力的东西不可)。从奈达这句话可以推断“Dynamic”的词义是“动力”、“力量”,不是“动态”。奈达不愿意人们将“Dynamic”误读为“impact”(冲击力),因为“Dynamic”的词义是道德力量,虽然与“impact”(冲击力)同属于力量的范围,但是“Dynamic”(道德力量)与impact(冲击力)词义有很大差别。《圣经》具有的是“Dynamic”(道德力量),《圣经》的译文也必须具有“Dynamic”(道德力量),不需要impact(冲击力);impact(冲击力)有正面的和健康的,也有负面的和不健康的,而“Dynamic”(道德力量)是正面的和健康的,是《圣经》具有的,是人们所需要的。因此从the term“dynamic”has been misunderstood by some persons as referring only to something which has impact这句话可以推断“Dynamic”的词义是道德力量。

反过来思考,从the term “dynamic”has been misunderstood by some persons as referring only to something which has impact(“Dynamic”这个词被某些人误解为非具冲击力的东西不可)这句话可以推断“Dynamic”的词义绝对不是“动态”;人们绝对不会把“dynamic”(动态)误读为impact(冲击力)。如果“dynamic”的词义是(动态),奈达也就不会有“dynamic”(动态)可能被误读为impact(冲击力)的担心;“dynamic”(动态)与impact(冲击力)的词义相差很远,人们不可能将“dynamic”(动态)误读为impact(冲击力)。从此也可以看出“dynamic”不能翻译成“动态”。

奈达在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中用到过此词。他说:a failure to reflect the spirit and dynamic of a source document is a“mortal sin”.(不反映源语文本的精神和力量(动力)是弥天大罪)。

上句话的“the spirit and dynamic”中的“dynamic”只能译成动力(或力量),不能译成“动态”。“dynamic”是“道德力量”。如果“dynamic”的词义是“动态”,a failure to reflect the spirit and dynamic of a source document is a“mortal sin”.的译文是:不反映源语文本的精神和动态是弥天大罪。“源语文本的精神”可以理解,“源语文本的动态”是什么意思呢?有“源语文本的动态”,肯定有“源语文本的静态”;“源语文本的静态”又是什么意思呢?

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Dynamic Equivalence被翻译成“动态对等”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请求张经浩教授写信给奈达本人,求教Dynamic和Equivalence的词义;奈达回信说他同意张经浩教授的意见,Dynamic的词义不是“静态”的反义词——“动态”,E-quivalence的词义是“贴近”,不是“对等”。Dynamic的词义到底是什么?奈达没有直接回答,他只解释说Dynamic的意义是:the original text is“made to live”in a translated text(使原语文本“活”在译语文本中)。言下之意是,原语文本是“活”的,有活力,译语文本也必须是“活”的,有活力(奈达原文“made to live”有引号,颜色是笔者加上去的——笔者注)。

文章(文本)描写活生生的人和大自然,描写活生生的人和大自然的各种活动。文章书写各种人物和描写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塑造出的各种人物与真实人物要求尽可能的一样活,塑造出的各种人物与真实人物在思想活动(包括人的语言)、生活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方面相似,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活”的相似。文章描写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一定要与大自然尽可能的一样“活”。

“活”与“力”不可分离,“活”的就有力。人的各种“活动”需要“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活动。人在活动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力,如思维力、创造力、成长力、吸引力、影响力、承载力……。大自然的活动表现成各种各样的力。

奈达因此认为,原语文本是“活”的,有活力,译语文本也必须是“活”的,有活力,要使原语文本“活”在译语文本中。结合上文对Dynamic词义的分析,再从奈达这一句解释Dynamic词义话判断,Dynamic的词义是“动力”、“活力”。

四、茅盾认为文章应有力量

文章或文本有“力量”,文章或文本是“活”的这种说法中西方都有。茅盾在《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中说:“在‘神韵’与‘形貌’未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呢?”接着他回答说:“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文学的功用在感人(如使人同情、使人慰乐),而感人的力量恐怕还是寓于‘神韵’的多而寄在‘形貌’的少;译本如不能保留原本的‘神韵’,难免要失去许多的感人力量。”

让我们比较分析茅盾上面的文字与奈达的“动力相当”。

茅盾认为,文章的目的是感人。译文和原文都是文章,它们的目的都是感人。感人就必须有感人的力量。换言之,文章要有力量,有力量才能感人。译文应该尽可能保留原文感人的力量,不要失去太多的感人力量;译文和原文感人的力量要高度相当。茅盾这里说的“感人的力量”必定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力量或道德力量。

奈达的“动力相当”翻译标准以《圣经》翻译研究为基础,他的翻译思想是《圣经》原文不但有意义,而且有道德力量;道德力量感动人;道德力量引起人的活动或变化,产生反应。《圣经》译文必须与原文一样不但有意义,而且有道德力量;译文与原文道德力量必须尽可能高度相当。

奈达的“动力相当”翻译标准与茅盾的文章具有感人力量的论述,文字表述不同,但含义如出一辙。从对茅盾上面的文字与奈达的“动力相当”比较分析也可以看出,dynamic equivalence中的dynamic是“动力”、“力量”,而不是“动态”。

五、奈达与张经浩破解dynamic equivalence的信函原文

笔者在研究奈达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的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2005年3月给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张经浩写信,请他写信给奈达博士求教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标准的意义,以证实笔者的研究。2005年6月张经浩教授写信给奈达,与他讨论Dynamic Equivalence的含义。

张经浩教授和奈达的信如下:

Dear Dr.Nida,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understanding of your theory of“Dynamic Equivalence”as 1)it covers equivalence,naturalness and closeness;2)you mean equivalence of the impact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o that of the source text by“equivalence”,fitness 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of culture as a whole,the context of the particular message,and the receptor language audience by“naturalness”,and approximateness of the translation to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meaning and style by“closeness”;3)“dynamic”is not an antonym of“static”in your theory of“Dynamic Equivalence”because you talk about it as opposed to“Formal Correspondence”.Am I right?I will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can let me know you think of my comprehension of your great theory.

Best regards.

Sincerely yours

Zhang Jingha

译文:

尊敬的奈达博士:

我想谈谈对您的“dynamic equivalence”原理的理解:1.它涵盖“相当”、“自然”和“贴近”。2.您认为“相当”是翻译文本与原文文本的影响力的相当;“自然”是指在整体上与接收语文化相适应,与具体信息的语境相适应,与接收语读者相适应;“贴近”,指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方面的贴近。3.您“dynamic equivalence”原理中的“dynamic”不是“static”(静态的)的反义词,因为您将它与“Formal Correspondence”对比而论。以上是我对您的宏论的理解,不知意见对否?如能告知您的看法,在下不胜感激。

顺颂安康!

奈达给张经浩的回信:

Dear Professor zhang,

I certainly agree with you in any and all endeavors to talk about ideal translations.My use of“Dynamic Equivalence”is not as mysterious as it might seem to be.What I have in mind is a translation that would seem to possess essentially the way a skilled translator would produce a text that would seem to be the type of text that a first-rate translator would produce.In other words,it is more than representing equivalent terms,but would arrange the words in a manner that would make the text seem to be one produce for a first-class translator,who was not only interested in verbal content but in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s to the effective manner in which the original text is “made to live”in a translated text.I appreciate greatly you continued concern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st sincerely

Eugene Nida

译文:

我非常赞同您谈论理想翻译的所有高见。我使用的“dynamic equivalence”不像它看起来那么神秘。我的想法是一篇好译文似乎应该基本上表现出翻译高手翻译的方式方法,译作一看便知是出自一流高手之手。换言之,译作不仅提供对当的词语,而且遣词造句方法老到,一看译作便知出自一流高手。高手不仅关注词语内容,而且关注译文接收者的有效反应方式——使原文在译文里“活”起来的那种有效方式。谢谢来信!

此致敬礼!

尤金·奈达(笔者译)

三、对张经浩教授的信和奈达的信的理解

张经浩教授信的要点内容如下:

1.它涵盖“相当”、“贴近”和“自然”。“dynamic equivalence”指翻译文本与原文文本的影响力“相当”,“相当”指代表整体文化的接收语与原语的“贴近”,指用原语和接收语表达的具体信息的语境的“贴近”,指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方面的“贴近”。

2.接收语读起来必须“自然”。

3.“dynamic equivalence”原理中的“dynamic”不是“static”(静态的)的反义词——动态。

奈达回信的内容要点:

1.赞同张教授对译作不仅仅重新提供对当的词语,而且遣词造句方法老到的理解。

2.翻译高手的译文是好译文,译作不仅仅提供对当的词语,而是遣词造句方法老到,符合“dynamic equivalence”原理。

3.“dynamic equivalence”原理要求翻译者如翻译高手不仅关注词语内容,而且关注译文接收者的有效反应方式——使原文在译文里“活”起来的那种有效方式。

根据对张经浩教授和奈达的信的内容要点,笔者对信的涵义解读如下:

1.dynamic的意义不是“动态”——“静态”的反义词。

2.equivalence的意义是“近似”、“贴近”,不是“对等”。

3.“dynamic”除可译成“动态”之外,还可译成动力 、活力、影响力、感动力、效力等等。

4.结论:dynamic equivalence译成“动态对等”是错误的,应该译成“动力相当”或“活力相当”。

六、结语

我国翻译理论界正在建设翻译学,引进国外翻译理论是好事。中国是翻译大国、强国;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很丰富。引进国外翻译理论要本着“洋为中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不要迷信西方翻译理论;要本着“引进、消化、吸收、本土化”的方针;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经典,进入了各国层次的翻译教科书,是翻译教科书的金科玉律。然而奈达翻译理论,包括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动力相当)被严重误读和曲解。翻译理论界的同行有责任重新解读奈达翻译理论,不要让假奈达理论再误导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

[1]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United Bible Societies,1969.

[2]牛津当代大词典(The New Oxford Illustrate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猜你喜欢

奈达感人词义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抗“疫”感人瞬间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感人的一幕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感人故事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