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世博会的精神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时代价值

2012-08-15杨洁洁陈月霄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上海

陈 潜 杨洁洁 陈月霄

(1.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福州 350002;2.福州大学,福州 3500002)

上海世博会的精神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时代价值

陈 潜1杨洁洁2陈月霄1

(1.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福州 350002;2.福州大学,福州 350000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形成了独特的上海世博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上海世博的精神内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蕴含着“低碳环保、文明共生、志愿奉献”的精神遗产。上海世博 “进步、创新、和谐”的时代价值在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新理念。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好世博精神的教育资源,将世博精神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世博精神的重要途径。

上海世博会;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传承机制;形势与政策

一、前言

关键词: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 450 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过7300万人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国家形象的又一次正面展示。世博会之所以赢得全世界的关注,不仅因为世博会展示世界文明成果,还因为世博会对普通公众的生活及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对于世博会,世博会精神——“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传承远比世博会本身更重要。

二、上海世博会精神及其特质

上海世博的精神内涵不仅传承世界博览会 “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蕴含着“低碳环保、文明共生、志愿奉献”的精神遗产。

(一)低碳环保的精神内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目前,全球有4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年后将上升到60%。无论是发达国家近年来出现的“反城市化”潮流,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流弊,无疑都是新世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低碳环保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和重环保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更加环保的发展模式。本届世博会低碳环保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低碳环保生产方式。多个国家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都展示了以节能减排技术为核心,以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撑的低碳环保经济运行模式。二是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多个国家馆及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了以低碳环保出行、低碳环保消费、资源回收利用等为导向的城市生活方式。三是低碳环保技术研发,多个展馆展示了碳中和、碳捕捉、碳汇以及低碳建筑等技术研发成果及其应用。四是低碳环保管理模式,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便捷高效的低碳交通循环环保的低碳环保市政等城市管理模式,寻求在等量消耗中产生更大的城市效益。因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追求人类与资源、环境和谐关系和高质量生活为重点的主题特色鲜明,一目了然,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精神内涵[1]。

(二)文明共生的精神内涵

共生是指行为主体或发展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存、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的理念。世博会上直观生动的展示,互动交流的思考,在园区内设立的主题馆、主题曲、主题广场、主题设施、主题游戏等,在园区外举办的主题论坛、主题活动等,让参展方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科技、创意的多样文明,给人们的困惑、矛盾、忧患提供尽可能的解决方案。世博会是跨文化的交流,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对话。上海世博会闭幕后,将留给人们物质、精神和思想遗产,为努力建设“理想城市”提供理性思考的依据和凭证。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开幕式上,有嘉宾指出:“如果地球上的文明遭到毁灭,只要留下世博会,便可重建文明。”正如联合国人居署《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指出的:“城市是文明的中心,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进步。”“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生活美满的地方”。每一次世博会都会留下一些文明成长、人性发展、人格丰富的成果。以人为本的共生、共存、共荣理念一定会激励人们去研究、去实践,并为之奋斗、献身,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

(三)志愿奉献的精神内涵

当人们感叹于世博盛会的恢宏——参展国家、组织和参观人数创多个世界之最,留恋于世博盛会的精彩——各国历史、文化、科技、生活的厚重、多元、新颖与和谐,更难忘于世博盛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温馨文明的志愿精神。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高达92.3%的青年表示“愿意做一名世博会志愿者”。研究人类现代化的著名学者英格尔斯说过,现代化诸方面中最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人在思想境界层面的提升,是现代化美好社会的本质体现。世博会举办期间,从世博园区内的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语言翻译、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到世博园区外的宣传世博、倡导文明、提升行业文明、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和培育温馨社区等,这些成千上万的为世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劳,都充分诠释了世博会志愿奉献的精神内涵[3][4]。

三、上海世博会精神的时代价值

上海世博 “进步、创新、和谐”的时代价值在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新理念;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表明了追求平等和谐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一)进步

早在1851年,水晶宫的创始人就高高地举起“进步”这面旗帜,为世博会以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159年来,世博会历经风云变迁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自己区别于任何其他博览会的独特性格。从首届伦敦世博会一直到最近的萨拉戈萨世博会可以看出,“进步”这一时代价值理念贯穿于世博会全部历史之中。正如美国前总统麦金莱(williammckinley)所说:“世博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进步历程。它激发了人类的活力、进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的聪明才智的发展。”159年来,历届世博会以“进步”作为核心主题,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世博会之所以能在159年间常办常新,根本动力是科技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没有科技的进步,世博会就会原地踏步,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动力和举办理由,以及吸引公众的看点,因此科技进步是世博会的灵魂。世博会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科技新闻报副主编赵致真说,“世博会是人类整体文明发展的节点,把这些节点连起来,就大致描绘出了现代文明发展的主线。尤其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历届世博会对科学传播和交流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同时每届世博会也集中体现了人类的进步,标记了文明发展所达到的时代高度,是有效信息最密集、最可靠、最活跃的地方[5]。”

(二)创新

世博会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的发明,使人类社会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式,为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的大碰撞、大聚会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大舞台,“博览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记录下世界的进步历程。它们激发人类的活力、进取心和智慧,促进人类聪明才智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世博会又被誉为“(人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上的创新首先集中体现为科技的创新。世博会以诸多的“世界第一”而闻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科技发明,诸如蒸汽机、发电机、电报、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电视机、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技术等,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上亮相,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持续的科技创新与进步成为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和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世博会上的创新也同样体现在组织创新与思想观念创新。这里所流动、交换的,不仅是商品、技术与金钱,更是思想、文化与观念,是整体性的人类文明交流,其规模性与直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世博会往往成为人类新思想、新观念的集中发源地[6]。

(三)和谐

上海世博会另一鲜明的时代价值,在于通过展示、活动和论坛等多种载体,集中表现了世界近10年来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和谐发展思想的进展。上海世博会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意味着以人为本位的和谐发展,需要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或者“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而这正是和谐发展概念的核心意义。上海世博会提出以“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的城市和家园建立在地球上,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华文化推崇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之和,中外先哲对“和谐城市”进行过不懈地探讨和实践,“大同世界”、“乌托邦”、“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等等,无不闪烁着先哲们的智慧光辉和理想追求。多元化文化的共存、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生活的美好呈现,都是“和谐城市”的基本要素,目的就是为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以及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和谐发展。在此理念上,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以“和谐”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必将成为世界共同的思想财富和奋斗目标[7]。

四、上海世博会精神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价值的实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好世博精神的教育资源,将世博精神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结合,是继承和弘扬世博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感受多元文化与渗透民族精神

世博会打开了一扇了解和体验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国际理解教育课堂。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并深入到日常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在感受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与绚丽中,学会包容,学会选择,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增强文化沟通与鉴别能力,培养宽广的视野、开放的心胸和国际交流、理解、合作与竞争的能力。[4]要积极地吸纳世界文化和各民族气节的精髓,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丰富新的载体和形式,更好地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8]。

(二)传递创新理念与激发内在创新动力

创新、创造推动着世博会的发展,是世博会永远的主题。琳琅满目的展品、丰富多彩的活动背后,世博会展示的是各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融入的是“低碳”、“生态”、“环保”、“创新”的概念,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未来生活的愿景。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愿景并不是垂手可得的,是需要今天的大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来创造的。因此,如果说世博会是一个传递创新理念的平台,那么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应把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把创新理念转化成大学生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的问题上,应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感悟健康、安全、科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和主观愿望[9]。

(三)鼓励志愿服务与实践精神的铸成

志愿者精神是世博会中要努力传承和发扬的精神,是大学生为社会奉献的最好体现。志愿者精神要求有一种无私地为他人服务的品质,要处处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做有损国家、社会利益的事。加强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实践教育。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志愿精神是建构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因子,志愿服务是强化公民意识的有效形式,是使大学生获得人生感悟的有价值的实践过程。只有以一个实践者、学习者、奉献者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才能使大学生不断在参与中学习、继承和创新前人的知识,内化社会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满足自己的成长需求,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以不同的志愿服务形式服务和奉献于世博会等社会公共活动,使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服务他人的辛劳与快乐,感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健康的人格,自觉地将个人价值理想的追求融入建设国家、回报人民的学习与实践之中[10]。

总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充分利用好上海世博会这一机遇,最大限度地把世博会带来的世博精神等无形资源转化为大学生学生更加崇尚科学的文明理念、更为开放包容的文明心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11]。

[1]云卿城.世博会精神的传承[J].中国内部审计,2010(5):91-92.

[2]黄耀诚.共生的智慧与世博会主题深化[Z].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10.

[3]徐诤,王丹.上海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探讨[J].科学发展,2010(3):31-36.

[4]中国大学生在线.从志愿者公共精神的提升看世博影响[EB/OL],http://www.univs.cn/htm l/gongjian/kdzy/gonggong jingshen.html,2009-11-23.

[5]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娜.世博声音:让世博精神发扬光大[J].金融博览,2010(12):12-13.

[7]吴建中.在重庆图书馆作的世博演讲 [EB/OL].http://www.worldexpoinfo.cn/sbxx/sbxx40.htm,2010-12-11.

[8]吴建中.世博会核心价值及主题演绎体系[A].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9]温家宝.弘扬世博理念推动共同发展[N].解放日报,2009-11-13.

[10]品读胡总书记概括的“上海世博会精神”[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 /13597794.htm l,2010-12-28.

[11]王佳杰.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开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政治教育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8-109.

Times Value in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Shown on the Spirit of the Shanghai2010 Expo

CHEN Qian1YANG Jiejie2CHEN Yuexiao1

(1.Agricalture and Student Affairs Office of Fujian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2.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

The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is the distinguished gathering of the world’s economic,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al,which is formed the unique spirit connotation and the era value of the Shanghai expo.The spiritual of Shanghai expo expresses not only the basic idea of"comprehension,communication,gathering,cooperation”,but also contains a spiritual heritage of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ivilization symbiosis,voluntary dedication".To carry forward the new ideas of green,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to proof that the technology revolution is the magnificent power to promote to social progress,to reveal the diversity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to indicate the equality and harmony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human beings,which,all of these,give the expression to the era value of the Shanghai expo"progress,innovation and harmonious".In the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of situation and policy,the important way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Expo i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spiri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and to mak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Expo spirit and the education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the Expo 2010 Shanghai,Spirit connotation,the era value,inheritance mechanism,situation and policy

D64

A

1674-2109(2012)01-0075-04

2011-10-18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上海世博会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与传承机制”(项目编号:2011C006)。

陈潜(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