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光佛信仰的民间文化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2012-08-15林清书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信仰

林清书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定光佛信仰的民间文化基础及其现实意义

林清书

(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定光佛信仰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客家;定光佛;郑自严;民间信仰;人性反思

一、定光佛信仰的佛学(禅宗)基础

定光大师是五代末、宋初的高僧,俗名郑自严,公元934年出生,公元1015年圆寂,享年82岁。泉州府同安县人,11岁时出家,17岁起,先后在豫章(南昌)、庐陵(吉安)、太和、梅州、武平、汀州、南康一带修学和行道。公元1240年,朝廷赐汀州府衙后为定光佛建造的庙名为“定光院”,并敕封其为“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于是民众尊称其为定光古佛。[1]33

根据学者们的考证,郑自严法师童年在泉州皈依佛门,17岁游学豫章、庐陵,约有五年的时间。这一带是禅宗盛行的地方。在郑自严法师的少年时代,云门文偃(?-949)开创了云门宗。郑自严法师既然在云门宗学习,自然是学习禅宗(南宗禅)。[1]34

在慧能及其弟子神会死后,从唐代中后期到五代,南宗禅势不可遏,迅速兴盛起来。菩提达摩当年所期望的“一叶五花”(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临济宗),终于在唐五代“结果自然成”了。[2]31

禅宗影响在中唐之后已超过了老庄玄学及道教,并且也把老庄思想的一部分精华包容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去了。[2]37

我心即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拜偶像等禅宗的宗旨,以及亦僧亦俗的特点,使得郑自严法师的言行更多地体现了禅宗的特点。①

因此,从禅宗入手,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郑自严法师的一些个性行为特点。比如法师很少有传世之作,不穿袈裟,“白衣、寿帽、素履”亦可,与道教何仙姑和平共处,不避世俗,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等等,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禅宗的理念和特点。①

郑自严法师对真善美的肯定,对丑恶现象的惩罚,体现了对人性的考验,同时也对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佛学看来,道德上的善恶和心境的染净以及人生、宇宙的本质的真假,完全一致。所谓善就是净,也就是真;所谓恶就是染,也就是假。所谓众生成佛,就是去恶从善,由染转净,由假返真的过程和结果。[3]231

佛教哲学并不是探索人生和宇宙的客观规律,而是为了指导佛教徒的宗教实践。这种实践就是所谓求得解脱的修持活动。佛教哲学的神学性,正是它与一般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3]230

人人皆可成佛的口号,给人以精神的逼迫和道德的责任,也给人以感情的依托和心灵的慰籍。这是佛教在苦难人民中得以广泛流传的思想基础。[3]230

郑自严法师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当时的人员构成主要是部分闽越族后裔、畲族、土著以及部分移民。在这个区域范围之内必然会涉及俗事和佛事,郑自严法师通过了解、分析闽粤赣地区的实际情况,吸收了当地地域文化的成分,如民间信仰、民族信仰等。他还努力寻找佛学哲学和民间信仰的结合点,探索普及佛学的道路。他能够适应当地地域文化的要求,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官方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弘扬佛法的成果。他终于获得信众的理解和信仰。

佛教与儒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基本思路和实践,以及佛教的开放性特点和变异性特点,都使得郑自严法师吸收当地的民间信仰、原始宗教(包括巫术)、道教以及儒教的内容和形式,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佛学的变异性,是佛学的一个基本的特点。纵观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哲学的演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其他学说的影响和佛教哲学自身的逻辑脉络,决定了佛教哲学的鲜明的变异性。佛教哲学的变异性,使其内容更加复杂,也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功能,这也是佛教经久不绝,延绵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3]234

作为僧人,郑自严法师在当时比较蛮荒的闽粤赣边区,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为当地政府和百姓提供智力支持,解决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比如为政府提出建议、帮助调解纷争、指导百姓躲避灾害、为百姓治疗疾病等等,以普济天下为己任的僧人,都会自觉地承担这些责任和义务。郑自严高僧为当地做过许多好事,才会取得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和尊敬,才会有很高的声誉。

因此,郑自严法师在客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客家民间信仰、集体性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逐步形成当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定光佛信仰的民间文化基础

(一)地域文化基础

闽西山区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以农耕和狩猎为主的经济模式,形成了山地文化特点。

在定光古佛的时代,闽西大地上还非常贫困。人们主要依靠杂粮勉强度日,粮食作物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和控制,如洪涝灾害、冰雹、寒流、霜冻等等。医疗条件差,看病主要依靠祖先传下来的经验,草药,巫术等等,平均寿命很低。闽西大地山高林密,各种地方武装的争斗、抢夺和家族械斗也经常发生。老百姓在非常无奈、无助的情况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救世英雄或神仙身上。

闽粤赣交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靠武力难以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必须通过发现和传布当地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观念,逐渐感化,才能稳定民心,安居乐业。

客家地区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耕读为重、重农抑商的特点。

由于闽越、畲族、汉族文化的交融,闽粤赣交界地区在民间信仰方面逐渐形成了多元信仰、实用主义的特点。

客家民间信仰包含儒教、道教、佛教、原始宗教等中国传统宗教的成分,还包括一些地下的宗教活动,呈现开放性、功利性、多元化、世俗化的特点。

定光佛信仰顺应并发展了这些特点,才能被当地广大的老百姓接受、敬仰和传播。

(二)民间文化基础

定光佛是在郑自严法师的基础上,经过官方和民间长期和广泛的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包含了许多民间人士的创造和加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在客家地区。使定光佛的故事得以保存下来。使定光佛成为客家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形象。

例如,东文《万石亭》:定光古佛赶猪仔遇孕妇而变乌石。[4]87刘新泰、郑选和《永平寨轶事》:唐代一仙翁看永平寨好风水,惜水往北流,欲挑土填堵,遇孕妇而失灵,变成两座山包(羊岗山岽和新寨岽),扁担就变成了山岗(“增岗上”)。[4]91两者对比,就很难说“赶猪仔遇孕妇而变乌石”的原型是不是定光古佛了。

又如,与武平县相邻的广东平远县畲脑村村南有一泉眼,泉水清澈。相传是一位神仙用拐杖点地点出来的。神仙到东石村讨水喝,妇人看他邋遢,不理他。到畲脑村讨水喝,妇人很热情。所以,神仙就在畲脑村用拐杖点地,点出了泉眼。老百姓称为“仙水塘”。[4]177这个故事,跟武平县广泛流行的定光佛用拐杖点泉眼的故事如出一辙,但是,相邻两个县的故事的主人公却不相同。很可能,自古以来,当地就有这种类似神仙故事的传说,而武平民间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定光佛。口头传承,难以追溯到源头,还经常被修改,定光佛的许多传说,都有可能是这样产生的。

通过对比流行在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的神仙故事,我们发现很多故事都不自觉地把主人公换成定光古佛的名字,可见,民间文学是定光佛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基础。

首先民间传说定光佛具有神奇的法术。如运用神功搬动大石、大山,移动河水、泥浆,搬运柴火(将腿伸进灶膛,实际上是把桌子凳子的腿儿搬运到灶膛里;搬运泥石流等等)。目的是征服自然,打击贼寇,或考验人性真善美,奖善罚恶,树立正气,打击邪气等。

其次,各种“应验”的神奇故事,提升了定光佛的声誉,使得定光佛的功德广为传播。

相传“宁化余某,求嗣立应。后夫妇抱子齐来叩谢,距岩二十里,子忽毙。余夫妇敬心不改,把子暂寄荒岭,仍亲到岩。致斋毕,乃归,视子坐食馒头,遂尽舍财产入寺。今其岭犹传‘寄子’云”。[1]39

其三,定光佛在出游中经常考验人性的善恶美丑,或加以褒奖、或加以惩罚。体现了佛学的基本观念,表达了客家普通老百姓的美好、善良的心愿。同时也提高了定光佛的知名度。例如:

《“一江猪子”的故事》②:定光古佛把随汀江滚滚而下的乱石泥浆,叫做“猪子”。商人习惯顺杆爬,乱石泥浆继续向前;村姑讲实话,乱石泥浆立刻停下,因此,她的村子江水平缓。

《“梁野山古母石”的传说》②:定光古佛化身为乞丐,向财主乞讨。财主不肯。定光古佛拿出自己带的米,用自己的腿当作柴火,伸进灶膛里燃烧。实际上上是运用了法术,把财主的桌子凳子的腿儿统统当作柴火烧了。财主很生气,就派家丁追赶,定光古佛就用伞柄挑着一块石头,放到梁野山山顶上,摇摇欲坠,把没有一点恻隐之心的小气的财主吓坏了。

三、皇帝的册封,官方的认定,进一步提高了定光佛的知名度

公元1240年,朝廷赐汀州府衙后为定光佛建造的庙名为“定光院”,并敕封其为“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于是民众尊称其为定光古佛。

从此以后,各地寺庙的建立,使得定光佛声名远播。据《临汀志》所载,截至南宋为止,专门或主要崇奉定光佛的寺庙,武平县有南安均庆禅院、东山禅果院,南安廨院,汀州州城及长汀县有定光院、文殊院、南安廨院、定光堂,上杭县有东安岩,连城县有太平庵、东田石、白仙岩、广灵岩、定光庵,清流县有灞涌岩。

官方多次赐封的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当地政府、士绅和老百姓对定光古佛生前业绩的肯定。撇开神秘的面纱,这些事情,对一个有勇有谋的郑自严高僧来说,都是有可能做得到的。当地百姓加以神化和夸张,成为这个地区老百姓心理上的依靠;特别是受到多位皇帝的多次赐封之后,成为客家地区的荣耀,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为上千年来的闽粤赣边区的老百姓提供了莫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皇帝的多次赐封,提升了定光古佛信仰的意义,扩大了影响,达到了稳定民心、教化百姓和宏扬“正教”抑制“邪教”的目的。应民之所需,为民之所用,移风易俗,教化民间,使这片蛮荒之地和谐稳定,这也是统治者多次赐封郑自严高僧的目的之所在。

四、定光佛信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

定光佛信仰,包含了传统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内容,吸收了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的成分,吸收了道教(比如郑自严法师和何仙姑的和谐共处,互相支持的传说,说明了佛教和道教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可能性)和巫术的成分,有的学者认为,定光佛信仰是一种民俗佛学。[1]38

因此,定光佛信仰是佛学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一个典型个案。

郑自严法师的高僧地位,在闽粤赣地区的佛教传播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体现和传播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个非常敬仰的偶像。所以逐步为官员所理解,并得到他们的支持。

(二)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

凡是说客家方言的,保持客家的生活习俗的,具备客家的共同性格特点的,坚持客家精神的人,就是客家人。

在兼收并蓄而又有所选择的哲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客家民系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开放与创新是客家民系发展的活力所在,是客家人生存与发展之道。

共同的哲学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的心理基础是客家精神的根本。

综合起来说,客家人的哲学基础包含了儒佛道、原始宗教、侠义精神以及历史上的各种思潮。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客家的哲学基础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能满足于静态的观察。在综合的、发展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客家民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以指导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实践。

客家民系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与其他民系基本的共性的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殊的方面,综合起来看就能够显示客家民系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特点。

谢重光先生认为,自北宋初至南宋末,以汀州为中心,旁及赣南、粤东、闽西北等地,已经形成一种取代昔日巫觋迷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适应官民、土客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民间信仰——定光佛信仰。这种信仰是以汀州为中心的一个新民系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鲜明旗帜,是这个民系在意识形态方面与其他族群、民系相区别的重要标志。[1]40

定光佛信仰在儒、佛、道和民间信仰的结合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是客家民间宗教的一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善恶观、美丑观、真假观等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现代文化创意的重要素材

定光佛信仰已经在客家地区、海峡两岸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最好推荐一位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僧人,主持均庆寺的各项工作,与政府形成更方便的沟通,争取在传播禅宗文化、在研究定光佛信仰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在形成定光佛系列创意文化等方面,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定光佛信仰可以成为现代文化创意的一个重要素材,在影视、音乐、美术等许多领域,都有创意价值。

(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1991年,台北淡水镇鄞山寺住持胡俊彦带领信士35人,找到武平均庆寺。1992年,胡住持斥资雕刻定光佛像立于狮口,每隔3年在定光佛像前包装香灰回台。2000年,台南大竹镇派人到均庆寺举行分香仪式。

2010年3月中旬以来,已有彰化定光佛宗教文化、台湾狮子会、台湾大叶大学、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花莲劳工教育发展协会、台北市武平同乡会等单位、团体回访武平,或到均庆寺举行进香朝拜仪式。

2010年12月中旬,由武平县人民政府和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彰化定光佛庙、台北淡水鄞山寺联合举办定光佛金身巡游台湾活动。

定光佛信仰逐渐演绎成为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客家文化交流和加强五缘关系的重要媒介。

两岸共同的定光佛信仰和交流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的佛教文化、客家文化的研究与交流打下了基础。

2011年6月14日,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在定光佛信仰发源地武平岩前狮岩均庆院隆重开幕。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一次盛会。中共中央人大常委、福建省相关领导、龙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台湾国民党常委等,参加了这次盛会,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同时,也体现了定光佛信仰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五)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的重要启示

在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宗教组织发展自己的信徒客家民间信仰有相当开放的案例,如太平天国,就是引进了西方的宗教教义,举起了推翻清朝皇帝的大旗。鸦片战争后,社会动荡更为激烈。在此期间,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所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同时期,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上帝会的组织工作。1849年,拜上帝会众已达万余人。1850年前后,拜上帝会与地主团练的冲突日趋尖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酝酿和发动的。 因此,各种宗教都有可能被客家人所接受。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政府的尊重、关心和支持。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民族宗教局对民间的宗教信仰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指导。在闽西,以连城中华山慧瑛法师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下,闽西佛教事业发展非常迅速。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龙岩莲花寺只有一个简陋的寺庙,今天,建成了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新寺院,聚集了几十名佛学院毕业的专业比丘,善男信女得到正规的引导,为闽西的佛教走上正轨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他如基督教、天主教等等都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得到较大的发展。

各种宗教组织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力量,争取自己的信徒,发展自己的事业,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也包括一些有争议的宗教组织或疑似宗教组织,也包括反动宗教组织、邪教组织。

“明末清初,山东一佛教流派——罗祖教逐渐传入闽北和闽西一带。罗祖教徒,不在寺庙中修行,专门以做经忏、放焰口,替人念经赚钱为目的,饮酒茹荤。人称之‘香花和尚’、‘野和尚’。一时人们对佛教产生了怀疑,僧尼信徒渐少,佛教在长汀逐渐衰落。”③这个案例说明,一些非正念正行的宗教组织对民间信仰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的影响,甚至让正念正行的宗教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闽西出现了学习气功的热潮,一时各种流派的气功都进入闽西进行广泛的宣传。其中,有的借助气功的名义灌输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如“转世、轮回说”。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被政府定位为邪教,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地下宗教组织也纷纷派人进驻闽西的城市和乡村,进行秘密的宣传和组织活动,挑战闽西的传统民俗和传统信仰,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是,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们有着深刻的、深远的影响力。之所以只在少数人中流行,跟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自觉抵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地域文化的巨大力量。

同时,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在尊重地方风俗的基础上,开展从上到下的“教化”,对民间风俗进行适当的正面的引导。今天,我们也有必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结合今天的现实,打击邪气,树立正气,优化风俗,为建设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域文化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今天宣传为老百姓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定光古佛的业绩,宏扬他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惩恶扬善、为民请命、造福百姓的精神,启发我们正确地看待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定光佛奖善罚恶、对人性反复考验的故事,推崇人性真善美的基本理念,坚持无私奉献的精神,促使现代人进行深刻反思:在拜金主义、私欲膨胀、环境恶化、信仰缺失的现象面前,我们是否应该警醒,冷静而深刻地反思,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客家人?现代客家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民系,应该带头深刻反思和解剖自己,总结和概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发扬光大,促进现代人文科学建设,才是对定光佛最好的纪念。

注释:

①《临汀志·仙佛·敕赐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收录托名苏轼为定光古佛作的赞词:“定光古佛,不显其光,古锥透穿,大千为囊。卧像出家,西峰参道,亦俗亦真,一体三宝。南安石窟,开甘露门,异类中住,无天中尊。彼逆我顺,彼顺我逆,过即追求,虚空鸟集。驱使草木,教诲蛇虎,愁霖出日,枯旱下雨,无男得男,无女得女。法法如是,谁夺谁与?令若威怒,免我伽梨,既而释之,遂终白衣,寿帽素履,发鬓皤皤。寿八十二,与世同波。穷崖草木,枯腊风雨。七闽香火,家以为祖。萨埵御天,宋有万姓。乃锡象服,名曰定应。”

②参见苏振旺、何志溪主编,闽西民间故事选,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③长汀宗教大全—长汀佛教,长汀网-新闻中心,2006-3-5.http://www.ctw.cn/news/4045.htmlhttp://www.ctw.cn/news/4045.html.

[1]谢重光.福建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4]林善珂.客家地名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On the Folk Culture Basic of Dingguang Buddha Belief and Its Real Meaning

LIN Qingshu

(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Fujian 364012)

Dingguang Buddha Belief is a typical case of putting Buddhism,Taoism and folk belief together.It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between the Hakka culture forming and dissemination research.Research on Dingguang Buddha Belief has important and realmeaning in absorb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m,promoting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human nature and humanistic science construction.

the Hakka,Dingguang Buddha,Zheng Ziyan,folk belief,the reflection of human nature

B948

A

1674-2109(2012)01-0028-05

2011-05-17

林清书(1962-),男,汉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汉字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苏格拉底的信仰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祖国,你就是我的信仰
论信仰
信仰的力量
铁的信仰
爱是最好的信仰
坚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