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李光胜
李光胜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5)
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同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又联合制定并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自此,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活动不够充分,而且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因而存在不少问题,并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
首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来说,和其他任何学科教学一样,它也是一类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也有自己一套严密的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的、有明确的教学驱动和教学目标,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时和学分,有与理论课紧密相连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组织性。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大纲,安排一定的课时,由老师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开展实践的教学活动。当然,这种实践教学是不同于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目的的专业实习,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外延来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具有实践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亲身参与现实生活,而不再是纯粹被动地接受,都可以称之为实践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是课内实践,如就某一话题分组讨论、辩论,或是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资料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也可以是校内实践,如学生会举办的社团活动,或是课外阅读马列著作写读后感,或是在重要纪念日举办的各种文体性活动,主题演讲等;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校外实践了,如参观、考察革命圣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是深入广大的农村,感受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绩,或是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性劳动等。同时,各高校的学生处、团委和宣传部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也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来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的环节,们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整体,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之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二者的区别在于,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对课本理论的讲解与阐述,为学生宣传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理性认识和外显性的教育方式,而实践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侧重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实际运用,逐步实现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向现实行动的转化,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优化,是感性认识和内隐性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仍然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和手段,重点仍然是理论教学。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然而,存在于实践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依然困扰着实际教学过程,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认识不到位:从领导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首先,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总认为它可有可无。结果是家长忽视要求,领导疏于指导,教师没有积极性,学生失去动力,整体教学组织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效果通常不理想。
其次,领导者和实施者的责任意识模糊不清。领导者认为,自己是监督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责任应该是授课教师;反过来,教师则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有赖于领导和组织者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有赖于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否则就难以执行。二者认识上的差异和不协调,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再次,就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方法来说,教师之间的认识也不统一。在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资力量相对不够,知识结构和学历相对薄弱,与专业课教师相比,能够得到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更少,使得部分思政课教师会错误地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这种否认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等形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立起来的做法,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最后,学生对实践课教学的错误认识和逆反心理,深深地影响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一是很多内容与中学的政治课有重复之处,二是学生思想中思政课“无用论”观点的作祟,三是当前社会复杂多变的形势的影响。在重技术、重专业思想的指导下,他们觉得已经掌握的思政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没有联系,现在以及未来,不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很少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体系不科学:相关制度和措施存在缺陷,缺乏有利的机制保障
首先,教学管理上,很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无论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统一的安排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像理论教学那样,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和相关的文件等,更没有明确的教学评估标准;另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固定经费投入和稳定的教学基地建设不到位,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实效。
其次,教学实施上,组织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基本是一种原则上的规定,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思政课实践教学虽然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但远比理论教学复杂,涉及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安排和评价等一系列方面,更何况常规数学中往往是一位老师要带二、三百学生,这个教学过程是需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的。实际数学又是无大纲、无规划,老师只能各自为政,难以深入、全面地开展实践教学,严重地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不健全。对实践教学的评价考核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和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两个部分,但在实际中,部分高校往往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完善的:“对老师的评价一般不太严格,没有科学的标准、内容和方式也单一,甚至因为疏于管理或考核困难而难以落实”;[1]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太准确,要求较松,经常是要求学生交一篇实践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之类的文字性东西,再根据这样的材料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这样的评价考核只注重形式和结果,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学生的实践情况,甚至会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核而从网上下载或抄袭的不良学风的产生。
(三)实际操作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广泛性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较强的“独立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由相对独立的几门课所构成,它不是一门系统、连贯的课程,理论上其实也有重复的地方。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课程内部不同课程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缺乏有组织、有序列的安排,重复现象严重。
其次,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像理论课那样规范、统一的认识,他们总认为,既然教育部和学校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那就应该可以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是一位老师一种模式,这不利于整合师资资源,不利于节约人力和财力,不利于规范实践教学,难以提高教学实效。
再次,教学内容和形式单调、创新不够。虽然广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摸索出了很多健康的内容、操作性强的形式,效果较好,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实际数学却是由于受到课时、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不断更新,因而内容陈旧单调,形式过时简单。
最后,教学班级和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面普遍缺乏。近几年,各大高校普遍扩招,一位教师往往要带十多个班,几百名学生,基本是大班教学,授课任务很重。“在缺乏相应机制的监督下,教师的时间和经历相对有限,难以确保学生参与的广泛性:这种教学已经是被‘异化’为只是少数班干部、少数党员和学生骨干参加的实践活动,即使是在假期集中进行的、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的实践活动,也不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的,真正得到教育、受到锻炼的还是少数学生。”[2]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而实践教学无疑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不断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认识:从领导到学生要不断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和强大生命力所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是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又取决于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认识程度。为此,着眼于新的情况和新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大课题。
首先,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课外运用的错误观念,加强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当前这个开放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高校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和学生,都应当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领导者和实施者要认清责任,增强协调性和统一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增强领导和实施者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领导者既要做好监督和统筹规划工作,也要在实际中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组织实施者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选择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教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深刻内涵和形式。作为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同自然科学的实践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以社会为场所的富含‘社会实践性’的教学”[3],其实质是老师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因此,内容上,教师要努力把社会变迁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再“结合专业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拓展,把抽象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做到“在做上教,在做上学”[4];形式上,教师应尽量探索多样化的形式,加强“第一课堂”——影视观摩、演讲辩论赛、情景剧等形式的课内实践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实践、课外学生活动实践、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教学基地活动等形式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融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最后,广大学生要转变思想价值观念,充分认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务必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阅历丰富了、是非辨别能力增强之后,坚决摒弃“一些大学生把西方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理论看作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主张用他们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必要性产生怀疑”[5]的想法和做法,充分认识自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要通过实践锻炼,把理论融入进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自己宽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避免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
(二)完善体制:规范领导、管理和组织体制,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要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事物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科学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合理的制度保障。
首先,教学管理上,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健全实践教学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空间广阔、组织复杂的过程,需要宏观指导和统一规划,需要有力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实现。要成立由学校领导到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机制。“近年来,许多高校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宣传部、教务处、马列部(思政部)、团委、学工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这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值得继续推广和改进的做法。领导小组应定期研究计划、方案、措施等问题,协调各部门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应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或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6]只有学校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了,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体制,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持续、健康、有效地开展。
其次,教学实施上,加强组织指导,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在组织上注重自主性(学生的、教师的、课堂的自主性)和指导性(包括教育部门的、学校的、教师的指导性)的结合;在实施上注重开放性和引导性(即可控性)的结合;在操作中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随机性和规定性。”[7]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其各种价值观念的成熟,做到有章可循,教学目的、方法明确,对教学过程监督有力,对教学结果评价有效,切不可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根本就不去落实。
再次,考核机制上,过程和结果、老师和学生并重,均要严格要求。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科学的考核制度不可或缺,否则实践教学就有名无实了。学校应当建立恰当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也包括对老师和各部门的考核。这一制度让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组织部门都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对学生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不仅要进行指导,更要记入成绩,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并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8]通过“指导”和“交流”,真正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又能准确反映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构建长效机制:统一内容和形式,建立正常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加快基地建设
要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必须要构建长效机制,做到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首先,统一并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必须要和理论教学一样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为此,要在“坚持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假期实践和学期内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9]下,结合教学要求和课程特色,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对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设计:安排相应学时,设计一定学分,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学生实践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的时间、考核方式等,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加大并落实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保障。没有直属管理的学生、没有专业、较弱的社会服务等原因,使得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部门创收能力很弱,因而经费投入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牵涉到学校的所有学生,人数多,规模大,且不能在实验室进行,有限的专项经费难以支撑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普遍性实践活动。这与保证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是相违背的。为此,经费问题就成为了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瓶颈。对此,建议学校要落实中央提出的“提供必要经费”、“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达到生均15-20元”的要求;教学主管部门,在做经费预算时,一定要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另外,学校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也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投入一定的经费来改善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通过各种途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社会实践研究经费和实践教学奖励经费能够落实到实处,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有序、深入地开展。
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其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功底、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理解能力、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的积极性等构成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学校应“以教师为本”,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教师对适应实践教学要求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要适当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校外参观、考研考博的深造,或是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每隔一段时间为在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机会,聘请知名院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强的教授开设讲座”[10];广大教师自己也要转变观念,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积极从事联系社会实际的课题研究,以增长阅历和才干,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最后,加快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发生了明显的空间变化,需要有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保障。建设好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要本着双赢的原则,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适当投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功能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一是认知类实践教学基地,供学生参观、访问等,作为固定手段坚持下去;二是体验类实践教学基地,配合理论教学的需要,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去体验感受,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三是践行类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加强同社会的广泛联系,以培养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11]因此,搞好思政课实践教学任重道远,需要广大的教育者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不断总结,既要有长远的思路,也要有现实对策;既要有整体统一规划,又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1]高兴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79-80.
[2]方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探究[J].经济师,2007(6):137.
[3]王荣发.实践性:德育教学的本质要求 [C].求实与创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研究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62-63.
[4]汪章胜.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 [D/OL].2011-05-01[2012-02-11].http://wenku.baidu.com/view/3acbefed0975f 46527d3e165.html.
[5]吴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C].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5:41.
[6]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245.
[7]靳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6-7.
[8]王春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J].沧桑,2011(1):40.
[9]皮艳清,胡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析 [J].今日南国,2009(10):86.
[10]何法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学理论,2010(10):328.
[11]邵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惑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