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晚清民国词籍校勘的校记处理艺术

2012-08-15王湘华

文教资料 2012年7期
关键词:朱氏异文

王湘华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校记为词籍校勘成果的重要表达方式,可以准确、扼要地把校勘内容表达出来,以便利于阅读者。校记好坏是词籍校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晚清民国词籍校勘者对校记处理采取多种方式,体现出校勘者校记处理的艺术性。

一、集中以校勘记的形式,在每一家词集卷末出现

王国维《南唐二主词校勘记》,王鹏运、朱祖谋合校《梦窗甲乙丙丁稿》,朱祖谋《疆村丛书》大部分校记,疆村老人手校足本《云谣集杂曲子校记》,吴昌绶、陶湘辑《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如式刊刻宋人罗泌所撰《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校记》,易大厂校编北宋三家词,多在每家词集卷末集中以校勘记形式出校。王氏《南唐二主词校勘记》置于《南唐二主词》及《补遗》卷末,对三十二阕词撰有校记。依据《全唐诗》、《历代诗余》、《花间集》、《阳春集》、《尊前集》、《花草粹编》 等词籍资料,校列异文,并间有是非判断或提出校疑,如校第二十四阕《阮郎归》:此阕别见《阳春集》、《六一词》,唯《草堂》题后主作。[1]P14

朱祖谋《疆村丛书》校记多以卷末出校的方式,依统计,其卷末出校共三十九家,占到《疆村丛书》总校数的百分之八十三,且校记具体完备。朱祖谋此类校记主要校勘以下内容:对伦敦本、巴黎本等版本作比较,校列异文,吸纳时人如董康、龙沐勋、况周颐、杨铁夫等人的校勘成果,并做出判断或提出疑问。

王、朱二氏共校的《梦窗甲乙丙丁稿》,主要以卷末集中撰校勘记的形式,间亦有句下出校,“是刻据二本对勘,参以诸家总集,凡讹字之确有可据者皆一一为之是正,若‘向’误‘丙’,‘梅’误‘悔’之类,必胪举原文,则亥豕纵横,触目生厌,故卷中不复标明,另为劄记坿后,以备参考。 ”[2]P887王氏在《梦窗甲乙丙丁稿述例》里概述了其出校原则、范式。对讹误能校改者或存疑者,列于卷末校勘记。王鹏运与朱祖谋校勘梦窗四稿,最初是随手于底本校处出校,至写定刊刻之时,朱氏将校记排列附于卷末。王鹏运撰有《校勘梦窗词劄记跋》。校记条目清楚,既有异文校列,也有校者的创见,纠正毛刻和杜刻讹舛良多,是阅读、研究梦窗词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二、将校记置于词行间

将校记置于词行间,赵万里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沈》,朱祖谋《疆村丛书》部分词籍校勘,《四印斋所刻词》校记,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等词籍,都有这种特点。朱祖谋在 《宋徽宗词》、《张子野词》、《箫台公余词》、《舒艺室余笔》、《东坡乐府》等的校勘实践中,采用词行间出校方式。据王鹏运跋言,校字主要由况周颐完成,《四印斋所刻词》仅以“别作”言之,所用版本不详。校记杂于词中,条数较少。

赵万里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将校记置于词行间,以小字体辨之,校记繁多,以校异文为主,亦涉是非判断;对词牌、词题多列校记,随词牌或词题出校;对所涉版本均详为列出,位置于每首词词末。赵氏校注甚详,既有校列异文,也有校是非。周泳先多仿效赵万里词籍校编体例,其校记形式亦同赵氏所校。

吴昌绶、陶湘辑《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旨为保存原版面貌,故刊刻一任原样,校记亦有置于词行间。吴、陶氏意在存真,只列原校异文,不定是非。

三、将校记置于每首词后

杜文澜、朱祖谋、陈匪石等人的词籍校勘,或列异文,或做出是非判辨。陈匪石编著《宋词举》,虽不以校勘为重点,但其编排体例是“校记”、“考律”、“论词”三者并有,每首词后先列“校记”,从不同版本校异,做出自己的校勘判断。

有的几乎每首词都有校记,如杜氏校注、朱氏校记。清杜文澜等校注清万树编著《词律》,所校宋刘过《四犯翦梅花》(93字):万氏按,此调为改之所创,采各曲句合成,前后各四段,故曰“四犯”。

朱氏对《梦窗词集》词的大规模勘校,有对词牌、宫调的校勘,有对字、词的校勘,勘校细致而全面,这在朱氏校勘中是很特别的,体现出校者的校勘理念和审美旨趣。如朱校宋吴文英《玉漏迟》,于该阕后出校校韵复:浮空,张廷璋藏明钞南词本“空”作“云”,毛本同,与上“碧云”字复,从《铁网珊瑚》。朱氏词学梦窗,自然对梦窗词集情有独钟,故在校勘中倾注大量的心血,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朱祖谋编校《疆村丛书》,除极少数词集与人合校外,如《云谣集杂曲子》由龙榆生、杨铁夫参校,《天下同文》有吴昌绶参校,其他基本由朱氏一手而为,校记大都详细而可信。

朱祖谋于东坡词发凡起例,校勘精详,笺释密细,其校《东坡乐府》,将校记置于词后。既有对一般字词讹误的纠正,也有对误收之词甄别,当然校者花精力最多的在于考证,对词中涉及名物予以校笺。

四、校记内容于案语中体现

唐圭璋校编《全宋词》(初版)共二十册,1940年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其校勘记未专门列出,多于卷末案语里集中予以说明。其所撰案语在功用上相当于词跋,对校勘底本和校本予以说明,比较版本优劣,对卷中讹误斠正,后者又是案语重心所在。

初版《全宋词》有大量跋语,几乎每家词人词集后都有校者案,具有重要的校勘、版本研究价值。校编者将校记内容融入案语之中,如《演山词案》[3]。唐圭璋案语中交代了所校黄裳词,以清江标编《演山先生词》二卷为底本,以四库本《演山先生文集》作校本,校得底本讹舛数处并加諟正。原刻讹误在两个方面:①字误,如“犹”、“尤”,“霖”、“霜”,“乌”、“鸟”;②脱字,如脱“个”、“辛”、“丈”。 限于版本,所校可能未尽,“此外仍有讹脱,则无从校正也”,体现出实事求是的校勘学风。

朱祖谋词跋重在版本源流考述,交代与词籍校勘有关的人和事,而唐圭璋卷后案语除了简要介绍校勘所用版本外,重点在校勘内容阐述。两者虽侧重点稍有不同,但都是词籍阅读、研究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相较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唐圭璋案语更贴近词籍校勘实践。

五、以校勘记专书形式

朱居易校辑《毛刻宋六十家词勘误》,校记汇为一书,刊印于世。“感毛刻之多疏舛,欲整治之使无疵颣,兼以见诸家钞刻之异同善否,遂发箧为勘误一书,钩考综贯,以存作者之真,而匡汲古之谬。”朱氏就明代毛晋所刻《宋六十名家词》词中的讹夺,依据其他词籍版本,予以补正。其用词籍有毛斧季手校六十家词稿本,吴氏双照楼、陶氏涉园合刻景宋本,“四印斋”所刻词,《疆村丛书》,等等,对所依宋元旧椠,如有讹误,朱居易又用其他词集互勘,并在校记内容前加“按”字区别。

朱居易勘误编排体例,首先是词人词集及校勘所据词籍版本,然后是正文,词题下校列异文,并间有校者是非判断,如韩玉《东浦词》,据涉园影汲古阁钞本校。

朱居易校勘以校异为主,罗列各本差异,时有校者按语,对讹误諟正。勘误条理清晰,内容简洁,少有过多的论述,客观真实地展示勘校概貌。“其为毛氏之功臣则无疑”(叶恭绰序语)。校记以专书形式出版,这在晚清民国词籍校勘史上实属唯一。

六.以札记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

王国维词籍校勘,还有一种校记形式就是后人抄录其校记,以札记形式发表于学术刊物,如上虞罗庄抄录王国维《人间校词札记》,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十卷第一号。该札记收录王国维校勘《乐章集》、《山谷词》校记,有录者罗庄小序、小跋数则。

此外,还有综合运用校记形式的,如朱祖谋的《疆村丛书》校记,王鹏运、朱祖谋合校《梦窗甲乙丙丁稿》劄记。朱氏出校形式多样,或置于卷末,或置于词后,或随行出校,这与古代注疏一脉相承。最开始原文与注文或疏文是分开的,后注疏附在原文之下。这一做法盖肇始于东汉郑玄。古代注疏是与原文连在一起,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找寻。注疏形式一般是原文用单行大字,注文或疏文用双行小字,置于相应正文之后。朱校继承这一体例,并有变化。

王、朱二氏所撰梦窗词校记,除以卷末集中出校的方式外,还采取词行间出校和词末出校的形式,将多种校记形式融于一集。

晚清民国词籍校勘在校记处理上出校精到,内容扼要,叙例简明,是乾嘉以来朴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词籍校勘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词籍校勘之前的经史校勘比较常用的做法如校释专书,札记并行;校记独立,附于卷末。词籍校勘在这两类校记处理的基础上,还采用以案语、学术刊物发表等形式,使校记处理艺术更为丰富。尤其是随着近代石印技术的运用,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刊印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出版数量激增。其中,精校细勘的词籍深受读者、书商的青睐。学术刊物的增加,为校记的发表提供园地。包括校记在内的词籍校勘在晚清民国取得重大成就,词籍校勘成为清代词学发展史上四个鼎盛期之一。词籍校勘将会受到后世研究者的关注。

[1]王国维编校.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M].上海:六艺书局,民国二十一年(1932).

[2][清]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3]唐圭璋.演山词案.唐圭璋编.全宋词(卷四十五)[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猜你喜欢

朱氏异文
朱氏正骨结合圆利针针刺代秩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下肢放射痛的临床观察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宝应图书馆馆藏稿本《朱氏诗文世珍》考论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
李白诗歌异文浅谈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