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世纪大学的职业性探析

2012-08-15刘国磊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术性职业性中世纪

刘国磊 王 燕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从已有的概念界定来看,所谓教育的职业性,是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作预备,为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合适的人才,为国家和家庭培养出良好的公民与家庭成员”。[1]职业性主要是指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的生活、求职、工作和创业做准备,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职业性是与学术性相对的一个概念,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强调理论研究,以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为目标。而职业性是指高等教育对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是社会导向的,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强调高等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表现形式是高等学校中的教育活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和学生需求,以职业为导向设置实用性专业;课程内容具有职业性与可操作性。

中世纪大学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它是适应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会和世俗人才。作为“黑暗时代的一朵奇葩”,中世纪大学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一、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中世纪早期,欧洲处于宗教蒙昧主义的笼罩之下,经院哲学盛行,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知识,宗教色彩极为浓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社会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更,专门的职业开始出现;城市中知识分子出现,要求成立自己的“行会”组织,这两个方面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性需要。十字军东征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阿拉伯文化,以及重新发现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唤醒了欧洲人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中世纪大学最初是由学者或学生自发创办的,如早期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是由学生组成的“同乡会”发展而成的。为获得一些在当时颇为流行且实用的法律知识,学生们自己雇佣教师(多是神学或法学方面的专家),订立年度契约,规定教师们的薪金。[2]大约在12世纪初,中世纪大学的典范——巴黎大学成立,由此开始,一个以培养中世纪牧师、教师、医师和律师等职业人员为主的正式机构开始走向成熟。到了14世纪以后,随着大学重要性的日益显现,国家和教会开始积极创建大学,中世纪大学的数量急剧增加。

二、中世纪大学职业性的表现形式

中世纪大学的培养目标以实用性人才为主,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具有职业性的特点,毕业生大多在教会和市政部门从事非学术性工作,这时的大学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一)中世纪大学的培养目标

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其目的是为精英人才提供服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满足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牧师、律师、医师及具有专门知识的市政人员。如12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以培养法律人才为主,满足了解决商业贸易纠纷的需要。13世纪的巴黎大学,神学学习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神学院授予“神学博士”学位,获得学位是担任教师或神职人员的一种资格。“作为职业性机构,中世纪大学为满足世俗和教会的管理及统治的多方面需要而培养所需人员,在这方面它是成功的。大学的毕业生就职于各级国家机构和教会机构”。[3]

(二)中世纪大学的专业设置

作为社会需要和经济复兴产物的中世纪大学,其专业设置与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主要包括文、法、神、医四科。其中文学院提供的是 “那些需要成功加入师生团体所必需的入门基础知识”,[4]它是学生进入其他学院学习的初级阶段,具有后世大学预科的作用。学生在文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升入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接受更加专业化的职业训练。如巴黎大学的神学科、萨莱诺大学的医学科和博洛尼亚大学的法学科就是当时为培养教会和世俗政权的管理人才设立的。这种基本按照当时的职业划分的教学和组织形式影响深远,直到近代一直影响着西方大学的办学模式。

(三)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内容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由文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组成。学生进入大学先在文学院学习,文科课程约为6年,内容一般由“七艺”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组成。“七艺”全称为“七种自由艺术”,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古希腊、古罗马学校中设立的一般文化课程的称呼,它一般包括文法、修辞、辩论术、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和《解释篇》是逻辑学的主要教材。

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注重讲授专业知识,并辅以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蒙彼利埃大学为例,在医学院中,据正式规定的医学讲座一览表显示,常用教材有盖伦医学方面的著作《医技》、《小技》或者《医术》,希波克拉底的《箴言》,以及阿维森纳的《医典》。此外,还开设临床实验课程,1340年的章程规定,一年或者两年必须指导学生进行一次人体解剖。对古典医学实用性的学习,对人体解剖和临床诊断的细节内容的关注,使得各门课程相互协调,从而更好地培养从业者。同时,医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积极从事这项工作。

三、中世纪大学职业性的总体特征

(一)中世纪大学具有明显的职业性

中世纪大学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从培养目标方面看,“这时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5]中世纪大学的专业培养引进了医学、法学等世俗性职业,比较注重职业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之相适应,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也带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如当时人们急需接受信函、起草法律公告和发布政府文件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写信艺术”便作为修辞课程的一个实用分支发展起来了。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院虽然是预科性质的学校,但是同样体现了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对于这一点,哈罗德·珀金论述道:“如果有人认为,文学部与专业学部相比,较少具有功利性和职业性,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不再继续就学,文学部为他们在读写、辩论、思维、计算、测量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方面提供的有用训练,使他们适于承担教会和世俗政府中的种种职业。以辩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个个变得能言善辩。学生们正是依靠这种本事在布道、法庭听证和政府讨论中崭露头角的。 ”[6]

(二)中世纪大学的职业性建立在学术性基础之上

在中世纪大学中,职业性占据重要位置,但这种职业性是建立在学术性基础上的,二者是融合发展的。中世纪大学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与现代不同的是,中世纪大学职业性的内涵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神职人员,兼为世俗的统治阶级培养官吏和高级职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职业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术性内容的传授,将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融合起来。其次,中世纪的大学确实为社会培养了一些世俗性的专业人员,但是它并不总是职业性或功利性的,“大学也培养出社会舆论的制造者、法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神学家,他们对中世纪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7]相当于大学预科的文学院,其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院哲学的辩论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学生必须有此基础,才有资格进入神学、法学和医学等职业性学院。文学院提供了大量基础性和研究性课程,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院学习做好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大学的职业性是建立在其学术性基础之上的。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转型时期,都会引起新的争论和审视。随着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学术性一直被强调,而职业性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是关系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作为高等教育起源的中世纪大学,其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的职业性特征,对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职业性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在当前的改革中不可忽视。当然,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日益频繁,人们在获取职业能力的同时,需要奠定更加宽厚的理论基础。中世纪大学的职业性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合职业性与学术性教育的思路,即加强职业教育的学术基础与增强学术教育的职业性。从实践层面来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上移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下移,职业性与学术性最终会走向融合而实现共同发展。

[1]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14.

[2][4][瑞士]瓦尔特·吕埃格.欧洲大学史.第一卷.中世纪大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52,193.

[3]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9.

[5][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9.31.

[7]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26.

猜你喜欢

学术性职业性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艺术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