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生辉的历史课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2012-08-15毛铭丰
毛铭丰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高中,浙江 临安 311300)
新课程实施以来,面对课程转型,历史教材由通史体向专题史过渡,教师中产生了一些困惑:构建系统知识结构的平台——教材已失去原有的框架,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难以从传统课堂中摆脱,考试分数仍然是困扰教师课改的“紧箍咒”……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广大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新课程实践中对课改的看法和认识。
一、根据学生差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目前教师普遍存在重教材和教法研究,轻对学情、学法的思考的现象,而学情恰恰制约着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课程改革面临着学生在基础、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是教师进行教学思考与设计及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目标的设计与呈现方式以梯级分布最为适宜,每节课的目标不要制定得太多,而要符合学情,以能够实施和落实为好。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首先,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职能、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分析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对比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和对比能力)。“跳一跳,摘桃子”就是根据学生差异逐步抬高达标的尺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感受,能力都有相应的发展。
二、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选择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选择要以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中心展开思考,尤其要强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资源开发,这是新课程理念突出的体现,也是国家对历史课程社会功能重视的体现,必然要求一线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考虑三维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优化。
我在讲授“科举制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隋炀帝大业元年某日凌晨(公元605年),都城长安各地张贴了一张新告示,引来了不少百姓的围观。告示上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表皇恩浩荡,特开恩科,设明经、进士二目,上至皇亲国戚,下至三教九流,一律分科取士,择优录取。钦此!”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如果你是当时的士族地主、庶族地主、平民百姓,你会分别抱以怎样的态度看待这则告示。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展开,学生既掌握了科举制度的意义这个知识目标要求,又学会了分角度换位思考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的活跃气氛中培养了集体合作感和荣誉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了培养。
三、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形成问题模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与老教材的编排不同,它是按照专题形式编排的,既然是专题就肯定是围绕某个中心的,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切忌偏离甚至远离课时中心。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是教师创造性智慧的体现,是教学理念的实践,是教学规律在课堂的演绎。
科学灵活的处理教材就要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有效的整合,以求得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材的处理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述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时感到这是一个难点,李贽的思想主张是课标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问题先易后难,层层深入:①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学生阅读教材很快找到答案,并做出标注,条理清晰,易于理解)②形成李贽思想的原因是什么?③李贽有哪些性格特征?哪些生活经历造就了他这种性格?教师介绍生平。④其思想主张与其性格特征、时代有什么关系?这样虽然打破了教材的先后顺序,却使学生对问题的探讨由易到难,克服了学习中畏惧的心理,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又逐步提高。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倾向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成为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1.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本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是“一讲到底”、“目中无人”,讲授和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学生很少有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不堪,逐渐成为学习的“奴隶”。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变化,杜威曾这样描述:“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教师再也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者,而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眼中有人”。例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节教学过程中,我课前准备了补充课本史实的相关史料和图片,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中把甲午战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分角色对白表演出来,共分五种角色: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为首的清政府、爱国官兵、腐败官兵、日军、广大人民群众。把全班同学分五组各代表一种角色,先阅读课文,组内合作交流学习,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按课文情节适当雕琢写出所承担角色的对白词,每组选出三名代表发言表演(一名主说两名补充),学生饰演得惟妙惟肖,十分贴切。课后许多同学积极查阅报刊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料,密切关注祖国统一问题。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课内外浑然一体,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2.恰当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就是照本宣科,重复教科书上的内容。这样长时间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渐渐地会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历史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生动、直观,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这是由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完全否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教师生动的叙事,严密的逻辑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生成对历史的兴趣、爱好和学科思维方法。
3.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往往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教学评价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的评价是历史课堂教学必不可分的环节,其科学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学生,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信心。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对学生评价简单、有失全面的现象。一是教师忽略或回避了对学生不足甚至错误的答案的评价,所有回答都用“好”、“不错”、“真棒”等评价,或对学生不同的意见,用“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等评判,对回答不再有批评指正。其实,学生的回答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会有部分认识存在缺陷与不足,教师一味表扬,有失中肯和真诚,也造成了对教学内容的曲解。二是教师对评价全部包办,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行为优化。有了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的教学就会更富成效。
历史新课改已起步,只要我们重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