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地域性资源,搞好德育课教学

2012-08-15丁云亮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课徐州事例

丁云亮

(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德育课在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课的育人功能,是摆在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位教师参加全国中学政治学科的教学比赛,选用当地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作为教学资源,被评为高中组一等奖,专家评价这堂课之所以在众多的政治课中脱颖而出其原因是“教师课堂的例子选用的恰到好处,围绕着土楼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利弊等,本土文化与教材紧密结合,凸显地域性、实效性”。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挖掘地域性资源的教育功能,把地域性资源与学校德育课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挖掘地域性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课的重要内容,选取素材让学生获得共鸣,十分重要。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刘邦从徐州发迹成就一代霸业,建立西汉王朝后封其弟为楚王,楚王定都徐州,延传了十八代,长达数百年之久,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其中汉代三绝——汉墓群、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更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以徐州为主战场的淮海战役则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在教学中,我利用两汉文化、淮海战役,通过大量的史实、鲜活的数据、珍贵的文物,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所留下的光辉一页,激发起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挖掘地域性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中有许多事例,但是这些事例有些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太高、太远,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在教学中选取徐州本地的事例。比如韩玉亭这个坚强的女性,对徐州人来说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再如承担着徐州市西部城区26平方千米范围内32条主次干道附设的10万米下水道和5000多座窨井的疏浚、清挖、维护管理及防汛任务的“下水道四班”,30多年来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四班这个集体的先进本色却一直保持着。十七大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殷切希望四班继续弘扬“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优良传统,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些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令学生倍感亲切、真实,学生很容易接纳,更容易引起共鸣,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地域性资源,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学生对当前就业、创业的形式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往往出现不愿就业、害怕就业创业等一些错误的想法。

在旅游服务专业的班级讲课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徐州正在和准备修建的五星级酒店的相关情况,使学生了解当前徐州五星级酒店虽然很少,但是在三两年内徐州将会有“世茂”、“苏宁广场”、“中央百大”等一批五星、超五星级酒店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这些酒店的开业,必将会需要一大批专业的服务和管理人员,学生的就业前景乐观。我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以前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有的是大型宾馆、旅行社的经理,有的已成为酒店、旅行社的老板。学生听了后备受鼓舞,非常激动,就业创业的热情被慢慢点燃。

四、挖掘地域性资源,对学生法制教育

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进行法制教育,仅仅通过法律的宣传讲解是不够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迈入社会,通过“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观摩执法过程”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接受直观法律教育的机会,培养学生迁移、整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次我带学生到我市某监狱参观,参观过程中这一群在路上还嬉笑打闹的孩子变得十分安静,两位犯人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改造的情况,表达了对受害者、对家人的深深忏悔。真诚的忏悔、后悔的眼泪、啜泣的声音,使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在进行参观心得交流时,一位同学说:“高高的围墙使我觉得神秘,高悬的国徽使我感到庄严,荷枪实弹的武警使我感到紧张,犯人的发言使我感到心酸,他们的话又像是警钟在我耳边敲响。”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五、挖掘地域性资源,提高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职高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基础比较弱,到职高后,绝大部分学生有一种自卑感,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于是便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针对这些情况,德育教师应注意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例子比较感兴趣,比如教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时,在面点专业班级授课,就以本地的“德利坊”、“红跑车”、“兰桂坊”等一些比较大的几家中西面点加工企业为例,介绍这些企业在发展和经营中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例,让学生从这些事例中体会职业道德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讲到这些事例时,我发现一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主动进入了角色,他们往往会积极发言或是参加讨论,有时他们对自己了解的一些事例表现得很兴奋,有的迫不及待地讲给周围的同学听或是站起来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的教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有效。

挖掘地域性资源,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三贴近”原则的过程。在使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到了家乡的人文景观、感受到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做学生不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陈航.因地制宜挖掘地域人文资源丰富职教德育课教学内容[J].现代企业教育,2010,(2).

[2]贾艳.地域文化在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吐鲁番传统民居聚落文化为例[J].大众文艺,2011,(13).

[3]杨红星.地域文化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探究[J].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2011,(10).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徐州事例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