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2012-08-15刘玉光
刘玉光
(安徽省怀远县古城初级中学,安徽 怀远 223400)
《语文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春风,课堂教学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绝大多数教师较快地适应了新形势,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弄潮儿。但我们在肯定成绩取得的同时,不能不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那就是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致使教学偏离了轨道,走向了虚无。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语文教学走向误区这一问题。我对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误区
1.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轻知识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古人云:“学文如堆沙。”意思是说,语文学习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基础知识是语文大厦的基石,基础不牢,大厦怎能安稳矗立?然而,现实中有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就是走老路,对课程标准中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他们机械地认为:实行新课改,就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颠覆,在教学中刻意培养所谓的能力和过度追求情感教育,而对知识教学涉及甚少,唯恐别人说自己仍在进行传统教学。其实这种认识存在误区,新课程改革是对现行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完善,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认识,思想的升华,绝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石。失去了这一基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定是谈空。我认为,走出这一误区,首先,教师不应轻视知识教学,其次,在知识教学方式上由传授、输灌形式转变为使课堂成为一种民主的、自由的、开放的生成过程,变成师生人际交往、交流的互动过程。
2.跟着感觉走——教学目标随意化。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语文活动的预期结果,它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语文课程目标》把语文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许多教师头脑里都有这个概念。然而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理解的片面和盲目性,抛弃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优良传统。课堂上信马由缰,教师自己教学目标不明确、模棱两可,上课跟着感觉走。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完不成,反而把很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内容引入语文课,还美其名曰:拓展延伸。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了起来。
二、标新立异——对教学内容的曲解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转变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语文课本的多样性,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确实能让人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但鼓励创新并非鼓励否定一切。比如课本中有一些例文,意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其教育功能不可忽视、低估。对这一类文章、题材的核心思想加以质疑,往往会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走入误区,所谓的创新实际是对内容的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宣扬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美德,比如,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孔融让梨的N个理由”,如此这般“搞笑”的所谓发散思维,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和糟蹋。又如,一位年轻教师在讲授《背影》时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没有给“儿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种“创新”,不仅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反而误导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误区
新的课程标准把合作式、探究式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如何运用这一方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方法的优势和长处,却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由于受教师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及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闹”的教法。
为了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课堂上很少讲或基本上不讲,把讨论辩论当成教学的全部方式。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讨论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发言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而实际效果如何呢?程度好的学生能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而那些程度差的学生,本来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善于互相配合,就不得不沦为“看客”或“听客”。还有的教师把课堂变成了辩论会,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问题,辩论双方纠缠不清,无休无止,课堂时间都被白白浪费了。
诚然,脱离了文本的活动,课堂确实热闹,但越是热闹往往越是忽略了课堂教学本身。课堂教学毕竟受时空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变成漫无目的甚至无休止的自由讨论。对于一些古今诗文,交流和讨论是不能代替学生的诵读、领会的。实物和实景也代替不了对具体文字的揣摩和品味。
2.“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缺乏层次和深度。
“注入式”教学的标志就是“满堂灌”,在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满堂灌”慢慢失去市场的时候,一种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满堂问”风行课堂了。它的重要标志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连续不断,一节课少则十几个问题,多则几十个问题。看起来很红火,其实是该问的没问,不该问的乱问。很多问题十分浅显,有的问题近乎浅薄。由于问题设计缺少层次和深度,根本谈不上什么价值。试想,所提的问题都有价值,还需要问那么多吗?表面上看似师生合作互动,实际上老师牢牢地控制着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老师接连不断抛过来的问题。这种形式实质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满堂灌”。
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现代多媒体技术拥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态感好、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独特优势,其在语文学习中的使用,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不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盲目追赶时髦,不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从而使多媒体的使用误区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以机代人”或“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适当地配合一些画面和音乐,可以使语文课更生动、形象;若把语文课上成近似美术、音乐欣赏课,教者则只顾在课堂上播放预先制作的课件,既不深入讲解,又没有重点、难点的板书,那就是末本倒置了。教学活动更多地要让学生认真地听、说、读、写,其他的活动形式都是次要的,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2.避免轻视内容,注重形式。
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为了“表演需要”,平时不用,到了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时才临时搬上课堂,忽视了教学规律,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 “花架子”,这无非是“穿新鞋,走旧路”而已。抛开教学内容不谈,只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一形式,不见教学效果,就不能提倡。
其实,语文课的魅力,应来自课文的本身,课文丰富的词语、精妙的表达及中华民族语言丰厚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要在诵读、揣摩、体味、分析等过程中逐步实现。如果忽视了文本,那么一味地用直观的形式肢解、图示文章浅层的内容,不仅不能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神韵,反而会限制了思维和情感的自由空间。
电教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其作用仅仅是辅助。过于注重形式,为了电教而电教,电教就成了花架子,就会喧宾夺主。
总之,语文新课程实验要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求真务实,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我们要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切不可打着课程改革的旗号,使语文教学走入新的误区。只要语文教师更新观念、认真钻研、勇于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努力工作,就定能掀开语文课改崭新的一页。
[1]黄文祥.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安徽教育科研》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58期.
[2]王方鸣.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总第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