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2012-08-15李娟娟

文教资料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李娟娟

(南通市启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1)

文言文是陶冶学生情感、丰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学生吸纳写作“养料”的理想途径。文言文集语言的凝练、构思的独特、史料之丰富于一体,宜是孜孜不倦而开拓的文化“聚宝盆”。品鉴古典作品能对学生艺术敏感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文言文教学直接影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及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多年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在“活”与“死”两个端点间摇摆,过于追求“知识、能力”,文言课堂“实则实矣”,却总免不了沉闷乏味之讥;倘尝试使课堂生动活泼些,又易令教学飘忽玄虚。针对这种现状,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文言文教学到底首先应该教些什么?“文言”、“文章”、“文化”等要素何者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文言文到底该怎样教?我具体地结合文言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探究,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重字词理解轻文章诵读。

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学习时比较吃力,常为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所困惑。于是,教师将大量时间花在字、词、句的讲解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很少留时间给学生诵读课文。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只需要掌握字词,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不会花时间朗读课文。

(二)重课文分析轻情感感悟。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做法,即按照串讲的方式在讲字词的同时,对课文条分缕析,不大注意利用文章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学习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使得学生的情感日显苍白。

(三)重教师灌输轻学生自学。

以串讲为主的文言教学方法,沿用多年。“一范读二正音三串讲”,务求学生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于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教师不能因势利导,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对文言文一味串讲、直译,以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日复一日,离享受文言文之乐趣的目标渐行渐远。

(四)重课内知识轻课外联系。

教师对所选的文言文极其重视,花大量时间精讲细讲,但面对文辞优美的文章有时便草率肢解,不太重视将课内知识应用于课外,使得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无法提高。

二、成因透视

(一)考试模式的影响。

在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对文言文的考查大多集中于字、词、句的理解,虽然考题是课外内容,但由于知识点基本来源于课内,因此一些教师急功近利,文言文学习以字词句的理解应对考试,对文言文的情感感悟较少。

(二)教学观念的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最大价值几近于为了应付考试中的文言试题,一旦离开毫无价值的考试,文言文教学就几乎失去效用。而实际上,文言文教学怎能失去育人功能呢?古人所强调的“文道统一”在何处体现呢?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课标 (高中部分)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从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可以发现:文言文阅读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兼备。文言文该如何教?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要做到“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的统一。其一,“山的沉稳”指牢牢把握住文言文教学的宗义。文言文教学首先是古代汉语的学习,我们第一要达成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目标达不到,其他就成了空中楼阁。其二,“水的灵动”指在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上,从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出发,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一)沉稳的知识学习。

1.诵读。

徐世英曾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诵读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减少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以读代评,让学生充分融入文章的意境之中,真正体味到文章的美妙之处。

2.摸读。

学生诵读两三遍之后就可摸读了。所谓摸读,就是拿起一篇文章,不管多难,一定不借助其他任何手段,包括字典、看注释、看译文等,而是靠自己的理解把文章读完。对于较为简单的文章,许多学生通过诵读摸读两遍之后就可以推敲出文章的大概内容,读到三四遍就可以反复推敲一些难字难句,因此整篇的意思理解之后,个别句子个别词语的理解也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出来。例如韩愈的《师说》,学生看一遍后基本就已经明白本文所谈论的是关于“从师”的问题,因为文章第一句话“古之学者必有师”非常直白。而其后孔子的那句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也能很好地传达出本文的内容。既然“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后为什么会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么一句话呢?在这里,“师”指的是什么呢?通过对第二三自然段的反复阅读,就可明白,这里的“师”指的是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摸读这一做法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收到显著效果。

3.存疑、讨论、解疑。

学生经过反复几遍的阅读之后,尚存在一些问题,当堂提出来,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互相解疑,不必再讲。个别太难的,可以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还有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存疑”,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学贵存疑”,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解疑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点,拓展教材内容,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各种能力,合理地推理,正确地判断。

例如《滕王阁序》这篇课文用了很多典故。什么是“用典”?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因为很多学生误认为用典,就是举历史上出现过的名人事迹。其实还不全面,只要某些事迹、某些内容在以前的资料中有过记载的,就算用典。典故的具体内容及所包含延伸出来的意义,学生较难准确理解,所以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典故之后,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及注释,猜测该典故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教师再分析校正。例如文中三个较为难找的典故就是: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三个典故结合课文注释可以体会到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作者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因为作者虽像宗悫一样从小就很有抱负,等到跟终军一样成为成年人之后,终军与班超都投军报国,自己却无人赏识,无人任用,壮志抱负无法施展。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痛可想而知。

4.回译与积累。

学生在摸读、整体理解全文、重难点解疑之后,对课文的各个句子尚不完全了解,所以背诵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要让学生整体把握、各个击破,就必须回译与积累。“回译”就是教师把课文的句子译成现代文之后,再译成古文。回译的内容主要要求背诵的段落和文言的基础知识,如重点回译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等句式和一些带重点词语的句子。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这样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又积累巩固了文言基础知识。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回译可以有所创新,不求跟课文一模一样,只要合理就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这一环节很感兴趣;要求老师在译出课文的句子时,尽可能译得较为简单易懂,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就会产生更大积极性。例如《六国论》开头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这一段可以拿来让学生回译,首句教师可译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兵器不锋利,战术不完善,弊病主要是贿赂秦国。这样学生既较容易结合译文回译成古文,又巩固了文中的重点虚词实词。之后,背诵已是水到渠成。

5.背诵有方。

背诵是学习古文、吸取古文精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教材古诗文要求背诵的内容大大增加,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背诵。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如果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文言语言应用的时代早已过时了,学习文言文的课堂就成了文言语言最直接的土壤。另外,十七八岁的学生正是争强好胜之时,在课堂上当堂背诵并检查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关键的是在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古文的背诵。为了解决古文背诵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尝试了几种方法。

(1)分层法

指导学生背诵某个自然段时,可以先对段落分层,用最简短、易记的词语(或句子)把各个层意串起来,这样背诵时条理清晰,尽可能记住每层的首字首句。如《谏太宗十思疏》第3自然段,十思的内容在背诵时容易颠倒或混淆,这时更需分清层次及概括层意再行背诵,可以分为六层,层意为:戒奢侈—戒骄躁—有节度—善始终—兼听明、偏听暗—赏罚分明。这样学生背诵时既可顺着层意来背,又不会颠倒了十思的顺序。这样背诵,就分散了难点。

(2)三步法

所谓“三步法”,即按照“听—看—背”三步完成。首先,教师先范读,要求学生合上课本,抛除杂念,用心记住所听到的信息;其次,要求学生看课本,重读一遍;最后,合上课本背一遍(此过程宜师生同时进行)。需要说明的是,运用这种方法指导背诵,每次截取的字数不宜过多,最好是1—2行。因为背诵课文其实是一个形成记忆的过程,而整个记忆过程是以识记开始的,只有反复感知,才能形成比较牢固的印象。“听”的过程其实是形成“注意”,增强注意的目的性,“看”能使学生心理形成较深印迹。在此基础上,“背”就呼之欲出了。

(3)翻译法

学习古文常常要求翻译,即把文言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指导背诵时,教师可反过来先用现代汉语把意思说出来,再要求学生把这一句用古文加以“翻译”。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重温学过的文言基础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背诵的兴趣,使文章内容更深刻地印在学生脑海中。这一做法可参照上文提到的回译法。

(4)示意法

即教师帮助学生背诵时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优势,用眼神、手势或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如《项脊轩志》中“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这句话,教师可以适当地用手指做出“敲门”这一动作,起提示作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枯燥的背诵生动起来。但是,“示意法”在一般情况下只穿插在其他方法之中。

(5)形象法。

在背诵时,若能将枯燥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记忆起来则会顺畅、快捷。指导学生背诵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整幅画面再现出来,边看边读边记,这样背诵起来,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效率很高。

以上阐述的五种背诵方法,并不是只可单独运用,其实,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首先都应该先于学生背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模范作用其实就是一剂最好的催化剂。

6.善于归纳、整理,做好知识的积累。

新课标强调“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基于此,在文言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掌握词法。具体做法是,以课后练习为载体,分项归纳、补充、巩固,举一反三。

(1)对文言常用实词归纳整理

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使用频率很低的词。实词可按照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不同现象归纳和整理。在整理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需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

(2)对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高考考纲里列举了应该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这18个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者、则、之。本课出现的这些虚词均应亲自动手,下足工夫,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其用法和意义梳理。如《劝学》中“而”字作连词的用法就有三种: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②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表转折关系。可译为 “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对文言语法归纳整理

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所谓的“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等。

通过归纳整理,学生在学习各个知识点时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会迁移。

(二)灵动的课堂策略

1.注重学生整体感知,从整体把握全文。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以独特的性质成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外现。因此,课文是有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然而,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只着力于知识的落实,继续走着“局部—整体”、“分析—综合”的老路,把自觉中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孤立地讲一个段落,一个层次,破坏了融合在一篇文章整体结构关系中的情境、意蕴等格式塔质,肢解了课文的整体美感,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感悟,从而失去了很多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自觉思维能力的良机。文章不是字、词、句、段的任意堆砌,而是按一定的逻辑法组织起来的有机体。因此,文章思路表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动静关系、主次关系、顺逆关系、详略关系、因果关系、内外关系(情与景、人物心理与外表)等。抓思路教学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智力。文章思路不是架空的,是由字、词、句、段显示,并在篇章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如《小石潭记》教学中,景色优美的小石潭为何深藏在竹林而人不知,环境为何如此凄清?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柳宗元的作品,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作者的诗《江雪》,自觉感悟到风景的凄清正衬托出作者因政治上要求革新而遭贬谪的凄苦、忧愤心境,景美情苦。因此,可以说整体感知是以读带悟、以悟促读、以读带讲的循环过程。

2.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领悟结合起来。

由于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汉语距离较大,学生初学文言文在理解语言上困难较多,需要教师的讲解、指点,但是不能因此忽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觉性,而要把教师的讲解、指点与学生的自觉学习、领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觉学习、领悟文言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非常重要,这是他们学得好与不好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觉性,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兴味盎然地学习,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积极状态,自然容易理解深透,记忆牢固,收到良好效果。如对语言的学习,教师既要注意字词的古今差别,又要注意联系古今,加以科学指导。

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问题的情境”,则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途径。一般来说,当人们面对问题思考时,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当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时,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在具体做法上,可精心设计若干问题,思考讨论。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①侯生为何“北乡自刭”?②如何看待他这一做法?通过讲座,有的认为侯生的“北乡自刭”出于对知遇之感的酬谢,即士为知己者死。有的认为是出于忠君的思想,对逆上行为的自怨。对问题②,多数同学不认可侯生自刭,但表示理解。讨论后,学生主动写读后感,分析侯生行为,评价“士为知己者死”“忠君”思想的时代内涵及价值。在引导讨论中,学生提高了探究能力和思想认识。课外延伸法,如《离骚》的教学,教师可补充介绍《屈原列传》的内容及高考满分作文《谏屈原书》《心灵的选择》,使学生消除时代差距,更理解屈原,敬仰屈原。在学完《离骚》后,不少学生深为屈原深沉的爱国激情、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和悲壮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为他的人格操守所折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实现文言文最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偏废。语文教师既要深化语文教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对文言文由“厌学、怕学”变成“爱学、乐学”,又要把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贯彻到各个步骤中,加以归纳,触类旁通,帮学生打下良好的文言基础,使他们拥有“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获得知识和素养的双丰收。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3]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语文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6]李松,陈群.新课标背景下的古诗文鉴赏.语文教学通讯,2005,(7-8).

[7]印军成.文言文教学,我们丢失了什么?.语文教学通讯,2005,(12).

[8]杨帆.关于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