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与心的交融——新课标中的审美体验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2-08-15张苗苗

文教资料 2012年3期
关键词:情境情感音乐

张苗苗

(宿州市第九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音乐是人类最原始、最具广泛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通过特定的声音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内容和方式,蕴含着丰富的底蕴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的历史一同向前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已经成为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引进,影响了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旧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已经阻碍了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标中对音乐价值的描述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是它的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内容是在教学当中进行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以这三项基本内容为主的审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多种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铺垫坚实的基础。”

理解了新课标中对音乐审美体验价值的精髓后,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新课程标准中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运用到教学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祖国蓬勃的建设事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

要在教学中运用新课标的审美体验价值,以审美为核心,我认为就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用心,让心灵与音乐产生共鸣,达到音乐与心的交融,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表达美好的情感。具体教学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用心去听,使音乐情感走进内心;其次,要用心去唱,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关于以上两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构建内心情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更好地实现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

1.转变教师的身份特点,才能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

随着音乐新课标的推进,音乐教育形式由以往的“言传身教”向“师生互动”再向“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同时教师的身份也由“教书匠”转为了“设计师”、“指导师”继而达到现阶段的“合作伙伴”。有了身份上的转变,教师的心态起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已经一去不复返,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严指导师的态度,学生自然就解除了紧张畏惧的心理,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这就为“用心去听”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也为“大胆地唱”创造了轻松自然的环境,克服了学生演唱时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演唱时感情的抒发。

2.教师以积极真诚的心态和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学生。

(1)教师的心态

创新能力教程中告诉我们:“保持快乐与良好的心态,对事物的高度热情,以及适当的情绪激活水平等都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中应具备的积极情绪状态。”只有教师自己先具备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才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和带动学生。热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师就会在不经意间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后,更会有自信,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这样,无论是歌曲鉴赏还是歌唱表演都会更加认真和投入。

(2)教师的语言

有一位语言学家曾说:“生动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使用语言教学的教师们更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要用美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确定自己的语言节奏和语调,使声音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使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教学,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有高昂的求知欲望和饱满的精神,学生更容易被音乐感染,也更容易用歌声感染别人。

3.了解歌曲的背景。

(1)歌曲地域文化背景

根据对全球地域的划分,首先可以分为不同的洲,再分为不同的国家,国家领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民族。每个不同的地域的音乐代表着本土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特点和风俗习惯。歌曲地域文化背景就是歌曲本身的风格特点。

(2)时代背景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期的音乐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与状况。例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都是抗日和斗争题材的歌曲较多,现阶段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这些歌颂祖国蓬勃发展的歌曲。

歌曲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体现,所以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就是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

(3)作者创作背景

了解了大的时代背景,再进一步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歌曲时的个人生活和思想状况,更能够理解歌曲。例如: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壮丽的诗篇》中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取材于方志敏烈士的不朽名著《可爱的中国》,这部名著就是方志敏烈士在被捕后,在监狱中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抒发了他在监狱的艰难环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对学生进行歌曲三个方面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歌曲的风格特点、创作来源和作者创作歌曲时的生活与思想状况都有所了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音乐。

4.歌曲情境的模仿与表演。

图画是在教学中描绘情境的方式,用课本上的歌曲插图或学生欣赏后所画图片把歌曲内容形象化,实际上就是再现歌曲所描述的情境。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教师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音乐情境创设接近的图画。把歌曲形象化在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当中,让音乐走进生活,使生活再现音乐。

创设了歌曲情境之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表演。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种倾向:(1)担当自己喜爱的角色。(2)表演喜爱的故事情节。喜爱,是顺应了学生兴趣的情感方向。对角色的偏爱使他们带着深深的情感和美丽的憧憬,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模仿情境和表演情节,把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在舞台上学生化身为歌曲情节中一个活生生的角色,这样可使音乐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变“单调”为“多彩”。情境的引入和角色的转换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的推动下,学生渐渐由“扮演角色”过渡到“进入角色”,继而全身心投入,学生一旦投入,无论是听赏歌曲还是歌唱歌曲都会成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5.升华歌曲主题。

教材是由精心挑选的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组成的,每个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有升华歌曲的思想内涵,才能赋予歌曲教育意义。教材中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多样的,有表现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的音乐作品,如《歌唱祖国》、《祖国颂》、《保卫黄河》,等等,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热爱祖国,十分鲜明,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赞美青春和劳动的,弘扬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等许多深刻的歌曲思想内涵。在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中,突出的还有注重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如《众人划桨开大船》等。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与集体思想,个人本位思想较重,有时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方面,以个人为出发点,将集体利益,置于次要地位。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

歌曲的思想教育意义是教材歌曲的灵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针对歌曲的不同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这样就把单纯的音乐提升到了教育学生思想的境界,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把每一个学生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极优秀的程度。有了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做基础,无论是听到的音乐和表现出来的音乐都会是心灵与音乐的共鸣,达到音乐与心的交融。

音乐源于人心的至真、至善、至美,只有用虔诚之心来实现至真、至善、至美,真正的音乐才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我们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和听到的音乐才能够深入心灵,感染人,达到情感与心的交融。演唱与欣赏歌曲的全部情感内涵在于充分展现人们心灵最美好的愿望与渴求。只有内在的感情化的歌声,才能触动人的心灵。

猜你喜欢

情境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