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职业发展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2012-08-15闫咏徐璐

文教资料 2012年3期
关键词:全球化职业大学生

闫咏徐璐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大趋势。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的致辞中宣称:“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髦的经济口号。所谓“全球化”指的是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全球化(即Globa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T.莱和特于1985年在其《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来的。他用全球化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的生产、投资及消费领域里的扩散”。

一、全球化提供职业发展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全球化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研究职业发展教育的学者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全球化问题。事实上,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09年,一位从事各种改革运动的工程师弗兰克·帕森斯,在波士顿成立了职业局,它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职业介绍所,是第一个具体的职业组织[1]。帕森斯认为选择职业要比找工作重要,他提出职业辅导的“知己、知彼、决策”的三个步骤。

1950年,美国国家职业辅导协会主席霍布克明确表示:传统的观念正在“粉碎中”,1951年舒伯建议美国国家职业辅导协会将1937年起沿用的“职业辅导”的定义修改成:“帮助个人将自己与工作世界中的角色发展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让这个概念在现实中得到考验,而后再将它修正成与现实接近,最终使自己与社会都感到满意,这个过程便是职业辅导。”舒伯的这个新定义,将个人与职业综合成有机的整体,并将职业行为置于人类发展的架构中加以研究[2]。

60年代,职业辅导特别重视职业决定的过程,Samler职业辅导就是学习做决定的经验。

70年代,“生涯辅导”理论在美国兴起,之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生涯辅导”强调生涯决策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人价值观的发展、选择的自由,重视个别差异,对外界变迁的因变[3]。

80年代,生涯辅导已经完全转变成动态的、包罗万象的、内容广泛的一门学科。国外学校确立了“全人”生涯辅导模式,并辅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入21世纪,随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并附上教学要求的详细规定: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职业发展教育又迈向一个新的层次。

我们需要在全球化视角下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这是因为当代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它需要人类共同解决。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名教育部长邓肯时提出:“我们需要一个21世纪的教育制度。”作为世界教育强国的美国,面对如此快速变化的社会潮流,产生了忧患意识。《时代周刊》甚至认为:“现在美国的学生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几乎与他们的曾祖父母没有什么两样: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用手写下听课笔记,阅读在印刷时就已经过时的教科书,这样的教育方法,显然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有些脱离的。”[4]为此美国教育界、政界和商业界的领袖们开始反思美国的教育,希望能够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美国学生拥有“21世纪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1)了解整个世界,即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与世界不同文化、文明沟通的能力;(2)跳出思维的局限,即拥有创新力、独创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懂得灵活运用新的信息,即具有信息搜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具有良好的合群能力[5]。

我们需要在全球化视角下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和职业咨询、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6]。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将职业发展指导作为大学生人生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大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与事业发展奠定基础[7]。职业发展教育注重个人素养的简历、态度的调适、观念的更新,以及个人能力的提高,这与美国所提出的“21世纪的技能”不谋而合。

时至今日,当人类面临着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问题,贫困饥饿问题,生命伦理问题,以至于“克隆”技术对人类生命概念提出的挑战时,人类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8]。这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正在逐步摆脱过去的整体性存在、单子式存在而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即共生性的存在[9]。也预示了在全球化视角下,职业发展教育的现实需要,即人们在进行职业环境探索的时候,不要把视角只局限在中国国内的一时一地,而应该放眼全球,以及长远的未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多了解、接收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甄别,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就是21世纪技能中的与世界沟通的技能,以及灵活运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全球化视角下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策略

面对以“全人”辅导为主导的生涯辅导模式,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就业能力差,就业主动性差,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教育比较欠缺,等等。可见,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中国的全球化需要积极融入策略,一方面,通过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扩大中国在国际规则形成和发展中的发言权,从而使国际规则更多地反映我国利益。另一方面,在保护好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时,推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走向全球,使之成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全球化的重要任务如下。

(一)全球化为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发展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球化的发展促使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发展,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我们在借鉴西方的发展教育经验,克服本国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资源投入初具规模,在工作比重、经费投入上均有较大发展,但是资源投入呈现较为局限的状态;师资力量投入上有较大发展,师资基础良好,但师资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老师没有相关工作的专业背景,必然在具体学生指导工作中走弯路;学生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有限,虽然很多高校采取了各种方式推进职业发展教育理念的普及,尤其是讲座的方式,但是大多数学校的活动(比如讲座、课程)更多的只是生涯任务的故事展示、教育者的说教,理论信息的提供,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感受并不深刻,效果会打折;高校职业发展工作途径已经呈现多样化特点,但理想的途径和现实之间仍存在矛盾,部分途径的效果有待加强。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职业发展教育途径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极大地阻碍我国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全球化时代为我们借鉴国外在该领域的先进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把握这难得的机会,在比较和借鉴中将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全球化为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在培养世界性人才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中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类型不同,战略定位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要为学生的现实服务,都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选拔时,比较看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实践性强的学生,比较容易适应社会环境,胜任岗位。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可以优化自身的各种能力结构,培养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003年12月10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温总理在演讲中指出,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充满希望的大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后,我国正以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融入世界,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鼓励师生掌握广博知识和面向世界的竞争能力,努力使大学生率先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一直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全球化为我国的职业发展教育面向世界发展,并走向国际舞台发挥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虽然近年来职业发展教育在我国呈现良好的势头,一些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更是经营起了职业发展业务,但总体上看,我国与国外的职业发展教育差距仍然很大。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发展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形式多样,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在我国,只是当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时,职业发展教育才在学校引起重视。大学有责任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确定职业目标,指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行动计划等方面做出更系统全面的探索和实践,这对于中国的职业发展教育理念走向世界、迈向全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陈若璋.美好未来不是梦:生涯探索与前程规划[M].台北:心理出版社,1989.

[2]Crites,J.O.Career Counseling:Modes,Methods and Materials[M].N.Y:McGrawhill,1981.

[3]金树人.生计的观念,生计的辅导[J].咨询与辅导月刊,1987,(1):14-15.

[4]丁山.美国教育与时代脱节,提出21世纪需要掌握的技能[N].新民晚报,2006-12-12.

[5]时代周刊.Skillofthetwenty-firstcentury.

[6]曹红霞.略论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6).

[7]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8]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7.

[9]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全球化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