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岗施教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周赣琛
周赣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
商务英语就所属学科而言,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指人们在从事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的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根据英国商务英语专家尼克·布雷格的观点,商务英语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交际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content)、管理技能(management 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 awareness)。就高职教育专业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应培养的是从事国际商务领域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俗地说,英语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职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既具适应性又具针对性的国际商务人才。
1 深入行业调研,找准专业定位
1.1 国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专业定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的人才规格要符合市场需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在专业定位问题上各院校分歧很大。中西部地区的院校多定位为培养外语人才,即商务翻译。外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多将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为培养外贸人才,少数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的职业院校将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外企白领,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甚至有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班组长①。
1.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产生分歧的原因分析
影响各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定位的因素很多,如:生源质量、就业地域流向、校内教学资源等。此外,国内相关教育文件也是导致这种分歧的重要因素,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商务英语(专业代码:660108)属文化教育大类,语言文化小类。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或英国语言文学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从一开始就是上述两个本科专业的压缩版,定位为培养教师和翻译。随着本科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在下降,而翻译岗位所需的人才规格较高,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很难达到翻译人才的规格要求。此外,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显然,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仍然面向文化教育行业,培养英语语言文字工作者是不合时宜的。
1.3 深入调研,准确定位
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为已任,只有通过对人才市场及行业的深入调研,找准行业需求,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才是高职办学的根本出路。
按照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与国家的职业分类相对应的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及以此大典为依据制订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2002),商务英语专业应当对应的行业是国际商务,应培养国际商务人员(职业代码:?2060500?)。
为了对中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准确定位,2007年春季,我校组织专班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同时也对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国际商务企业进行调查,认真听取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评价和意见。对国际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际商务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商务沟通能力,能从事涉外企业的基层管理及进出口业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总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能用“英语”从事“商务”的人才,而不是了解“商务”知识的“英语”人才,英语只是工具而非职业。
2 借鉴德国经验,确定专业方向
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时,一定要确定合适的专业口径。专业口径过宽,虽然学生毕业后可供选择的岗位较多,学生的适应性较强,但可能宽而不精,所学知识与技能岗位针对性不强,难以很快胜任岗位职责。专业口径过窄,虽然岗位针对性强,学生上手快,但学生的转岗能力较差,一旦工作岗位的需求发生变化,学生的适应性会较差。如何设置合适的专业口径,使专业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统一是高职院校在制订每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德国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近年来我国对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比较深入,德国职业教育中有许多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在专业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多,现以德国的金工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德国专业设置如何做到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该专业学制三年,第一年设置金工技术专业,向学生传授该专业共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年该专业分六个专业方向:工业技工、模具技工、切削技工、结构技工、设备技工和汽车技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和劳务市场需求在六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接受所选专业方向的一般专业技术教学;第三年每一专业方向又分若干个工种,学生再在所选专业方向中选取一个工种学习从事该工种所需的专业操作技术。如工业技工方向又分为生产技术、工厂技术、机械系统技术、仪表与精密器械技术四个工种。
借鉴德国专业设置的这种做法,2007年我院与行业专家一起对国际商务领域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我们的教学实际,确定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对应涉外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商务翻译三个岗位。于是我们决定在制订2007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商务英语专业分为涉外商务助理、进出口业务和商务翻译三个方向。
3 重构课程体系,实行对岗施教
3.1 根据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国际商务领域人才需求的状况,确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课程体系。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按五个模块重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公共类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国际商务操作能力为核心的国际商务类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办公设备使用能力为核心的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以拓展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前两个模块主要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后两个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国际商务类课程模块按商务助理、进出口业务员及商务翻译三个职业岗位的需求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增强人才的岗位针对性。以上五个课程模块在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有利于形成符合现代国际商务领域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
3.2 实施分段式、分方向教学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至少6个月,这就意味着校内教学时间不超过五个学期,而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跨专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所学课程至少跨英语和国际商务两个学科,如果不采取分方向教学,学生每个专业方向只能学习一到两门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只能如蜻蜓点水,根本无法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外,我院当时在校的05,06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届有300人左右,8个教学班,按同一规格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于是我们在商务英语专业实施分段式、分方向教学。以下是我们实施对岗施教、分方向教学的具体做法。
商务英语专业第一学年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进行公共类课程模块和语言类课程模块的教学,为国际商务领域所需的各类人才打下基础,学生不分方向,学习相同的课程。第一学年结束前,为学生开展一系列讲座,介绍涉外商务助理、进出口业务员及商务翻译三个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三类岗位的就业前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和劳务市场需求进行方向选择,在学生初步选定专业方向后,专业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已的专业方向。例如,学生形象、气质较好,交际能力强,英语和汉语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较好的学生,建议选择涉外商务助理方向;英语和汉语基础都很好,知识面广,头脑灵活、反应快的学生,建议选读商务翻译方向。在各专业方向的人数比例上也应按市场人才需求状况适当控制,如商务翻译人才虽然报酬较高,但岗位需求数量较少,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见于高职高专生源质量不高的现实,此方向人数应限制在专业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以下。第二学年,学生按涉外商务助理、进出口业务与商务翻译三个不同专业方向分别组班上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国际商务类课程模块,不同专业方向学习不同的课程。
第三学年的教学主要是进行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的教学,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两部分。校内校外教学时间各一个学期。校内实训主要是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的训练和各专业方向的操作技能训练。校外实习则主要是到涉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涉外商务助理、进出口业务员和商务翻译的顶岗实习。
通过实施分段式、分方向教学,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宽厚的商务知识,还具备国际商务领域涉外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及商务翻译相关岗位的商务操作技能,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1 Nick Brieger,Jeremy Comfort.Success with BULATS[M].Summertown Publishing Ltd.,2006.3.
2 吕晔,周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J].职业技术,2006(24).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
4 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外国教育研究,1994(1).
5 马永红.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