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现象研究

2012-08-1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新义语素用语

陈 丽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登封 452470)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的三四十年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引起了全民用语的极大变化,其中较突出的现象是行业语突破其行业限制在全民生活中闪亮登场,进入全民用语语汇中。因此,对行业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该系统形成演变过程的认识。

一、新时期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现象

所谓行业语是各行各业使用的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专门的词和语。就现代汉语的行业语而言,它是汉民族社会中,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在本行业中使用的专门的词和语。[1]

“行业语”这个词本身是一个新词,由于汉语语言学界对“词”与“语”的定义没有定论,因此本文中提到的“行业语”涵盖了“词”和“短语”两种形式。

对于新时期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现象,我们确定的标准大致有两点:一是行业语出现在全民用语的使用频率;二是非专业人士的知晓度与理解能力,这些行业语均已为大众或全民所熟知,并经常应用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可以说新时期的行业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所有行业、所有领域。

二、新时期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的方式与特点

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在新时期有新的特点,主要有:一部分行业语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与意义,且也不衍生新义;一部分行业语在保持原有形式与意义的基础上,又随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新义;还有部分行业语以构词成分进入全民用语中,为反映新事物及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构词材料。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整体进入,意义不变

所谓整体进入,意义不变,即那些行业语保持原有专业意义的单一性而进入全民用语中,词形也基本保持不变,只是使用范围有所扩大。这类行业语的使用范围原来只是在其行业内部,后来随着其所在行业受关注程度的提高,就愈来愈被行业之外的人们接受并使用起来。这部分多为网络信息、房地产、股市行情、电影业等行业用语。如网络信息业内的“因特网、杀毒”等,教育界中的“考研、高校”等。提及“三农、三个代表、双规”人们总会想到政治,如“寻租”,即指某些单位或个人利用行政手段,寻求将公共财富转移到个人手中的行为,如权钱交易,特权交易,是英语 rent-seeking的直译[2];如“双规”,即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3]相信刚开始有极少一部分人能理解,更不用谈使用了,如今只要翻开纸页媒体,“双规、博弈”等词语总会扑面而来。

(二)整体进入,旧义不变,又添新义

我们发现近20年来,已有更多的科技术语和行业语以不同程度的词义泛化汇入到共同语的洪流中,即这些专门用语在固有专业语义的基础上已突破语义内涵的单一性,所指范围推广到专业、行业以外,衍生出非专业语义的新义,但词形基本不变。如:医药行业的“小儿科”一词,原指“专治小儿疾病的医学专科”,现在也指“认为某事意义不大,不予重视”;“黑洞”原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半径收缩到引力半径以内的天体,其内部引力场极高,物质和辐射只进不出,现在人们用它喻指“社会上存在的贪婪地消耗、糟蹋、侵吞国家集体财产的现象”。

“硬件”本为计算机专业术语,是“计算机或数据处理系统中实际有形耐用装置的总称”,与“硬件”相对的“软件”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所必需的各种程序及相关资料”。自80年代末始,这两个专用词语超越专业领域逐步扩大其使用范围。例如:

广东各地从资金、生产资料和技术等方面,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这些是物资投入是硬件,但要农业稳定还要注意抓好“软件”,如搞好农业管理改革,健全服务体系等等。(《每周文摘》1989年5月31日)

从例句上看,“硬件”和“软件”的新生义分别指“从事某项工程、事业的物质设施、条件”和“物质设施条件之外的一切相关因素,如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

(三)部分进入,采用“X+Y”式的结构

许多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时,为了适应交流的需要,有的以词的身份和其他词构成短语后进入全民用语,有的以语素的身份和其他语素构成词后进入全民用语。对于这种构词、构成短语的方式我们不妨用“X+Y”表示。根据以上所述,“X+Y”有两种情况:其一,X、Y都是词,“X+Y”做为一个短语进入全民用语,其中或X是固定项,Y是变项,或X是变项,Y是固定项。其二,X、Y都是语素,“X+Y”做为一个词进入全民用语。其中或X是固定项,Y是变项,或X是变项,Y是固定项。它们的组合顺序具有约定俗成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或要求。下面分别详细论述:

1.“X+Y”(X、Y 都是词)短语系列。

从图5可以看出,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在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减小。在冻融循环20次、60次、100次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0.94%、2.65%、7.19%。由图5中的整体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冻融初期,由于混凝土试件中本身存在部分缺陷,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内部微裂纹进行了少量扩展,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速度相稳定,损伤不大,因而在该阶段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的速度缓慢;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影响作用也愈加强烈,在老裂缝不断扩展的同时开始出现新的裂缝,混凝土试件的损伤程度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速度随之加快[14]。

(1)“X+Y”(X、Y都是词)短语中,X是变项,Y是固定项。

这种构词方式构词能力强,在行业语转化的过程中大量涌现。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解说:

“污染”本为环境术语,仅指“空气、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东西”,现在和“污染”一起组合的一般词汇比比皆是,例如:白色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形成“X+污染”式。“污染”以短语构成成分的身份进入了全民用语,同时“污染”的意义也泛化、抽象化了,使用对象也随之扩大。

再如:由“恋母情结”推衍出“自卑情结、乡土情结、文学情结……”等,形成“X+情结”式,使得“情结”这个词语义泛化,由心理学领域进入其他领域。

(2)“X+Y”(X、Y都是词)短语中,X是固定项,Y是变项。

“网络”为网络信息术语,在它的基础上又陆续增加了很多人们所知晓的新词。如“网络营销”,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销”而行成的,指通过因特网或营销网点进行营销活动,它具有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的优点。同时形成的还有“网络警察、网络会议、网络文学、网络银行”等。例如:

网络警察一直存在,现在从后台走向了前台,是为了解决当前互联网管理者形象缺失的难题。(《南方周末·时政版》2006年5月18日)

2.“X+Y”(X、Y 都是语素)词系列。

(1)“X+Y”(X、Y都是语素)词中,X是变项,Y是固定项。

在这种构词方式中,作为固定项语素的行业语,并没有失去固有之义,以语素的身份进入全民用语。人们不一定懂得“X+Y”这个词的具体意义,但是只要看到Y这个固定项语素,就会不自觉地将之与其所属行业联系起来。

股市术语中几个高频率语素,它们是“股、市、盘、仓”,所谓“盘”是指发布股票交易行情的电子显示盘,它们与其他自由语素结合成的新词语已在全民中广泛使用。如:洗盘、开盘、清盘、盘跌、红盘等。一个人不一定懂得什么叫“绩优股”,但因为有“股”这个语素,他一定知道这个词与股票有关。

在文娱传媒中,“X+Y”构词方式也不胜枚举,如《“漂”出系列流行语》,对于“漂”这个语素,因于“漂泊”有关,形成了最初的“北漂、南漂”族(即在我国北方具体指北京或南方创业的人或行为),他们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创富性及冒险性等。如:

“北漂”18年,闯出身价百亿(《北京青年报》2004年5月7日)

现在以“漂”为常项语素的新词在大众传媒中又广为流传,如“东漂”、“校漂”,它们与“北漂”有相同的特征,就是工作不固定,大多是背井离乡。如:

有关人士指出,这一举动在打破公务员人才跨地域甚至跨省流动桎梏的同时,也暗示着公务员人才中的“东漂族”有可能就此出现。

“漂”本是一个动词,现在发展成了一个新的语素义:背井离乡,工作不固定的一类人。这个新的语素义现在再次进入全民用语。所以,“漂”由一个一般词汇被赋予新义引入行业语,然后又由行业语再次进入全民用语,“漂”了一圈的结果是增加了一个新义。

(2)“X+Y”(X、Y都是语素)词中,X是固定项,Y是变项。

同上一种格式一样,在这种构词方式中,作为固定项语素的行业语,并没有失去固有之义,以语素的身份进入全民用语。

如从“海龟”(由海归谐音而来)这个词中,抽出“海”作为常项语素从而类推出“海”系列词语,它们都与“海外留学人员的归国创业或在海外创业”等现象行为有关,然后借用谐音手段构成“海X”等系列词语。这类词较为新鲜,数量也不少,如:“海带”,指许多“海龟”暂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媒体把暂时待业的“海龟”又叫做“海待”,由于谐音又写作“海带”。此外诸如“海鸥”、“海参”等词亦在此列。

三、新时期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现象的动因

(一)认知与心理因素

认知科学认为,语言理解不完全是被动接受语言输入的过程,而是有一个主观能动的加工过程,也就是说,你可以按照你的意思来理解句子,这个“主观能动”或“你的愿望”的基础是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型”。[5]271

行业语向全民用语过渡的认知心理因素主要是人类普遍的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模式。

1.隐喻产生新义。

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5]99,隐喻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即相似是隐喻的本质。

行业语通过隐喻产生新义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如医疗行业的“小儿科、强心剂”等,交通运输业的“开绿灯、末班车”等,体育界的“二传手、擦边球”等,戏剧界的“跑龙套、走过场”等行业语均有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全民用语中。下面我们试着从日常生活中举几例来解说行业语是如何通过隐喻产生新的意义而进入全民用语的。

“井喷”原为地质术语,意为“钻石油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油等突然从井口喷出”,近年来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意义。如:

(1)饮料市场突然井喷。

(2)十运会带来真正黄金月,南京商家销售井喷。

(3)是什么让离婚成了“井喷”?

(4)电子路考将启用:驾驶培训现“井喷”。

上例(1)、(2)中的“井喷”指的是销售额飞速上涨,例(3)、(4)指的是人数突然猛增。“井喷”本义有“大量、迅速、猛烈地进行”的隐含特征,对于因“短时间内销售额巨幅上涨或是数量突然猛增的新事物”则与“井喷”原义相似,于是“井喷”被隐喻成“时间短、速度快且能大量涌现的现象”的意思,意义由具体化为抽象。

按隐喻方式产生新义的其他行业语也不少,如时下最为流行的“博弈”、“擦边球”、“风暴”之类的词。“擦边球”原是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新义为“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采取巧妙或模棱两可的方法做事称为打擦边球”。如:

有些作家专打擦边球,写些合法与非法之间的东西。(《人民日报》1995年11月16日)

2.转喻产生新义。

转喻,是指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领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5]116

“隐喻是两个相似认知模型之间的‘投射’,转喻是两个相关认知模型(属于同一认知模型)之间的‘过渡’,隐喻的来源域要具体,转喻的来源域要显著。隐喻主要是一种理解手段,转喻是一种指代手段。”[6]转喻的实质也即一种引申关系。如:

“下海”,《中国秘语行话词典》释为:“清末民初戏曲行业称业余演员转向专业演出”,其本义具有显著性。它的本义与“行业或工作岗位的转换”相关。新时期,对于出现所谓“吃公粮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离岗去搞商业或实业”的现象,“下海”刚好能指代这一现象,因此,它便有了新义,“指科技人员离开研究单位去办公司、搞实业”,如今工作人员离开机关去办公司、搞实业,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去办公室等也叫“下海”,甚至不脱离原工作岗位,在公司兼职、搞实业也称“下海”。

(二)社会因素

新时期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经历着历史上空前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等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原有的词汇、语汇系统已远远无法满足这种变化,但是造就新词又非一朝一夕的工夫,于是大量行业语的转化恰巧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一个行业语往往可以承担多个词义。此外,新的行业的行业语大量涌现,如网络语言中的“版主”、鼠标等,又如流行语中的“动漫、黑哨、零距离”等。

不难想象,要想造出许许多多的“形式是新的,意义也是新的”新词毕竟有一个限度,而利用现有的丰富的词形附加各种词义,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各行各业中出现的现象借助当今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宣传,迅速而广泛地为大众所了解,成为大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反映这些现象的行业语也随之很快进入了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系统。行业语的涌现为现代汉语的发展、词汇的更新、语义的衍变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行业语进入全民用语这一现象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语言研究工作者来说,这一现象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可以展开纵向的历史探讨和横向大规模调查及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研究,为现代汉语语汇和语义发展探寻规律性的东西。

[1]张旺熹.现代汉语行业语初探[C]//对外汉语研究与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K].北京:商务印馆,2003.

[4]周祖亮.“漂”出系列流行语[J].修辞学习,2006,(4).

[5]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周静芳.新时期专用词语的语义衍生[J].江南学院学报,2000,(3).

猜你喜欢

新义语素用语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旧裙新义
用上礼貌用语,写“打电话”的故事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