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企业团委工作创新*

2012-08-15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博客用户信息

罗 方

(常德市中心血站,湖南常德415000)

一、微博客的兴起及特点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其概念最早来自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2007年3月,埃文·威廉姆斯和朋友杰克·多尔西联合创办的Twitter网站正式上线,网站首页有一句“What are you doing?”,网民可以用140字以内的简短语句把自己所思所做发布出去,这正是微博客的雏形。维基百科定义为“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消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实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或者网页。维基百科:微博客的定义: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AE%E5%8D%9A%E5%AE%A2,2011年3月3日查询。它以随时随地记录并发布信息为核心理念,以“关注和被关注”为基本模式,承载起广大用户最精炼的生活片段记录及个人思想表达。从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再见、谷歌”,到引起温家宝总理关注的“微博解救被拐儿童”,再到两会期间通过微博征求网民意见的省委书记张春贤,微博让我们看到新技术的更迭给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这种影响正随着微博客应用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如一股浪潮不断地拍打着我们生活和思想的每一个角落。

与传统博客的相比,微博客有着其无法比拟的特点。

信息发布简易化。传统的博客写作意味着要将丰富的思想用系统而又富有逻辑的语言来表达,这不但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还需要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提高了信息发布的门槛。同时,博客用户为了维护和满足自己的受众群,还要考虑到行文风格、语言措辞以及更新率等因素,微博则给予用户更为充分的创作自由。140字的碎片化写作方式相当于两条中文短信的内容,让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能享受到轻松传播信息的快乐。这种低门槛的简易信息发布方式凸显了微博客草根与平民化的特性,更易满足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现代大众,激发普通公民的表达欲。

发布渠道多样化。传统博客主要以电脑客户端为最终传播终端,以移动通讯设备浏览手机网页作为主要浏览方式,虽然博客用户不需要高深的网页制作技术,只需凭借一台联网计算机就可以记录和发布个人信息,但是相对于在3G时代打通多种传播途径的微博而言,博客的信息发布和接受途径仍比较狭窄。微博客在传统博客的基础上整合了多种平台,目前我国国内的微博客可以通过客户端、手机上网、web网页、IM、多种页面插件等方式即时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Iphone等有网页浏览器的多种移动介质传播信息,这使得微博用户能随时随地发布和接受信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用户页面上信息流更新的即时性。尤其是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微博信息发布具备了低技术门槛和低经济成本的优势,更加符合即时通信软件的需求。

不对称的跟随关系。微博客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摆脱了传统博客“点对点”的束缚,其关注与被关注功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关注功能是用户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用户进行关注,成为这个用户的关注者(即“粉丝”),该用户(被关注者)的所有更新内容会即时同步呈现在关注者(“粉丝”)的微博首页上,即用户可以任意关注他人,而不需要像传统博客以及其它即时通讯工具一样,需要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才能进行信息查阅与沟通。微博提供的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模式,用户“被关注”以及需要接受者回复的暗示性被削弱,类似于一种“背对脸”式的交互方式。这种跟随关系摈弃了社交网站信息传播互动中过于紧密的人际关系,代之以更简洁随意的单向松散的人际关系,反而以适中的距离带给用户更适宜和轻松的体验。

信息聚合便捷化。文本链接是博客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也被称为“最有力的武器”,它使得博客不仅能不断地收集提炼信息,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和整合,凭借大量链接工具和RSS(简易信息聚合程序)工具在有限的空间里聚合无限的信息,从而达到“博”的效果。但与微博客相比,受限于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滞后,信息的交互和聚合也随之滞后。微博客具有的转发功能使用户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内容一键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首页上,并保留原帖。在微博界面上,转发及评论功能将信息再次传播并重新组织和升值,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汇聚成为信息流时,这个主题就可能成为热门话题而引起众多用户的“围观”,“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话语权”。

二、微博客下企业团委工作的新发展

(一)凸显学生团员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热情

团员作为社会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和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微博客信息发布所具备的“4Any特性”(Anyone,Anything,Anywhere,Anytime)极大地拓展了他们在地域性、专业性等方面的外延与内涵,使他们能够成为信息的主体,并满足他们关注与表达的需求,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团员通过微博客平台,不断聚集自己的“粉丝”从而实现了微博用户对获取信息类型和品质的自我把关,使得“粉丝”在信息选择上由信息导向转向关系导向,极易使学生团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增强学生支部信息表现力,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在传播模式上,微博客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这种传播形态实现了信息从“One To One”至“One To N”再到“One To N To N”的转变。微博客的这种裂变式传播模式带来的是一个个体向无限广泛的社会群体进行“喊话”和广播的手段,达到的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效应。所谓病毒式传播是指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传播模式。从目前微博客的发展现状来看,它具有明显的病毒式传播效应。首先,微博客具有足够快的传播方式。它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为一体,尤其是移动通讯介质的加入使得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技术与经济、地理和设备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信息;其次,微博客具有数量庞大的易感人群。通过关注与被关注,每个微博用户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源,并且根据其粉丝的数量形成大小不一的信息传播圈,当一条信息发布后,它的所有粉丝都能实时接收到,并可一键转发至自己的微博页面,致使转发者的粉丝也能收到这条信息。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关注”的人越多,他的信息源越丰富;“关注”该用户的人越多,他信息的影响力就越大。按照互联网的“六度分割理论”。“六度分隔理论”由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提出。该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只要这种即时传播的信息具有穿透六类不同人群的能力,它便会在层层转发中通往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核裂变式的传播效能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及新媒介所不能匹敌的;最后,微博客具有强感染力的信息源。目前来说,微博客的信源大都以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圈子为主,如同事、亲人、好友或具有公信力的公众人物,因此信源发出的信息更值得信任和具有感染力,比较容易流传。这拓宽了学生支部信息传播渠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

(三)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形成学生团员话语权

微博客既是一个平等的全民化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一个具有强互动性的社交平台。微博虽然用户分散、内容简短,但其移动性、即时性和强互动性更易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大聚合效应。《南方人物周刊》将微博评选为2010年度“人物”时总结道:“这一年,Google退出中国、王家岭矿难、南平杀童事件、玉树地震、富士康连环跳、宜黄血拆、上海火灾……无数的新闻背后,人们在微博上分享信息、PK观点,一个话筒搭上了另一个话筒,无数的声音开始激荡。我们身边的微博,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微博客在确保用户便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布者和传播者进行单向、双向直至多向互动交流的可能。同时,微博用户的即时互动及广泛的信息生产会营造一种极强的现场感,信息更新速度快、讨论频率高、报道形式多样,让每一个关注相关信息的人更易卷入就某个事件展开的集体讨论中,这都给网民营造了一个群体交往的全新空间,更易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提供新闻或者传播信息。

三、运用微博服务团委工作

(一)发挥网络优势,为服务提供平台保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德育网站群,这些网络德育资源为高校微博客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现有的微博客平台主要是依托商业网站,不利于高校运用微博客开展团委工作。因此,高校要发挥其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依托校园德育网站搭建微博客平台,同时也应搭建与微博客联动的信息平台,如手机短信平台、学生网上支部平台等。手机短信平台所具有的点对点和一点对多点的信息发送功能,实现了手机短信与QQ群联动、保存信息和深度交互;学生网上支部平台则实现了学校党委、学院党支部、班级团员之间的多层次、扁平化、平等性交流。这些平台为发挥微博客实效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二)健全领导机制,为服务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是团委工作者充分利用好微博客这一新阵地的组织保障。微博客作为高校新生事物,其成长与推广离不开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高校可以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后勤集团、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学生党建微博客建设使用领导小组,并由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成立微博客平台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微博客平台的日常管理与运行。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如《微博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微博客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对微博客平台的运营管理、安全保障、信息发布审核程序等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微博客平台正常、安全、有效运行。

(三)加强选拔培训,为服务提供队伍保障

选拔培养一支信息敏锐度高、文字编辑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微博客信息员队伍是发挥微博客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的队伍保障。微博客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其有效运行首先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维护人员保证微博客的日常运行和技术更新。同时,微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强的人才作依撑。为保证与各个层次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高校可从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团员骨干中选拔和培养一批微博客信息员,负责整合、编辑面向学生的相关信息。要定期开展信息员队伍培训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对突发危机信息的应变能力。

(四)凸显教育引导,为服务提供活动保障

利用微博客服务党建归根到底是要对进行思想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博客与进行沟通交流,服务生活学习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主旋律作用。微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独立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以重大节日、热点时事为契机,展开各种主题、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思想素质的提升。高校可以在国庆节、中秋节、青年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通过微博客设置讨论主题和发出活动倡议,引导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还可以建立微博客班级、年级群,针对学生关注的国际时政和重大社会问题,引导学生举行网上班会、团日活动,在探讨交流中澄清事实真相,深化对各种思想的认识。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昊.从网络受众需求谈网络新闻专题编辑[J].编辑之友,2010,(9).

[3]任晓敏.当报纸遇到微博[J].传媒,2011,(139).

猜你喜欢

博客用户信息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博客天下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