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共融与推进
2012-08-15郑颖颖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 周 洁 郑颖颖(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1、前言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使全国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到全面切实的推动,从而为群众性体育的铺开带来新的热潮。使得在学生心中深入“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观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此项政策的出台说明了青少年的体质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研究目的与方法
2.1、研究目的
就笔者了解到,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六年时间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很多高校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是按照原来传统的方式实施,主要问题还是由于阳光体育运动缺乏长效监督机制,从而导致被渐渐淡化的趋势。如何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内在要求。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监督机制的开展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充分享有体育运动的权利,提高体育健身的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增强体质健康,促进高校阳光体育向更深层次和持久发展。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浙江省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大学图书馆等途径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采用各种检索手段广泛查阅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体育文化等相关学科的资料。
2.2.2、调查法
到各高校团委翻阅查找关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文件,主要对比赛项目、时间、参与者、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2.2.3、访谈法
对相关部门领导和在校师生进行访谈,了解目前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现状。
3、结果与分析
3.1、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文化共融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广大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享受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的成长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去沐浴和享受阳光的温暖。阳光体育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主要是以基本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活动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突出和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明确了课外体育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确定了未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第四,通过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为基础,发挥阳光体育运动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测和调节的作用;
第五,提出制定各级学校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列出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和落实。
阳光体育运动按其结构来分,可以分为物质部分和精神部分。物质部分主要包括体育的各种资料、体育环境、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场所以及有关的体育人工制品和物体,是整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载体。精神部分主要是指各种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学校体育娱乐方式、以及体育思想意识、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精神面貌等,相对比较抽象的部分。
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普通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效果又如何?
第一,阳光体育运动缺乏行之有效的物质保障
第二,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因素是导致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直接因素。学生上体育课,经常因为缺乏器材,而只能参加单一的体育活动,比如跑、跳、徒手等练习,从而使学生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失去对其兴趣。
第三,农村学校更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经费的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投入微忽其微,很难容纳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只能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广播体操或者围绕操场跑步,造成学生极不情愿参加体育活动。
第四,家庭教育观及社会环境误区的影响
重智力、轻体育是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家长对子女培养的方式。学生放学后以及双休日,都被家长安排参加各种培训班,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甚至有个别家长把体育活动和学习成绩对立起来,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担心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受伤,就让子女远离体育活动。
3.2、阳光体育运动对高校体育文化推进
如何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发现深层次问题,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第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保障和监督机制
成立相关智能部门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从而从另一方面反映学校重视程度,争取得到其他部门,比如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等部门的支持。组建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基层体育组织。主要观测学校注册的学生体育社团数量、覆盖面,会员人数以及是否校长牵头、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等相关方面
第三,建立校园体育文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体育意识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体是人,归宿也是人,人的体育意识是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使学生能够自发、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达到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体育快乐、修养思德、欣赏运动美,最终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形成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观。
第四,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充分发挥它对体育课程的导向、激励、监测和调节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相关制度在未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进程中,全国各地均要分阶段、有计划地部署工作,开展各类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85%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同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制度、测试结果通报制度、颁发阳光体育奖章。此外,要寻找解决学生数据上报中存在硬件及软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和反馈、数据个性化与标准的合理性、标准实施与学校体育其他工作结合等问题的途径。
自“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大家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解可能不一。其实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并不矛盾,是强化学校体育全面工作的新提法与新举措。在阳光体育运动未来深度推进过程中,应将其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开展出有特色的校本、区本、甚至更大范围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树立典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从制度建立、理念宣传、目标制定、内容创新、形式拓展、评价改革、督查反馈等视角进行深度研究和积极探索,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得阳光体育运动长盛不衰。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S].007,4:26.
[2]郝小刚,高雪梅.“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的“冲突与共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5).
[3]宋吉杰,管小淮,陶宏军.安徽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J].岱宗学刊.2010,(1).
[4]陈雁飞.我国“阳光体育运动”初始阶段的现状与推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5).